评《江津出狱》:要是几年前看这样的文字我一定会在心里明确答案——到底是谁的错。然而现在我内心很模糊,每个人都是如此立体、鲜活、复杂,经过了吃苦、奋斗、巅峰、坠落,只能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吧。期许美好!
—Ys
在《人物》4月刊上,有4篇报道的微信阅读量超过了10万+,而《江津出狱》这篇近8000字的特稿在其中获得了最高的阅读量,近30万。在“今日头条”上,阅读数在一夜之间就已经突破百万。数据并不是判断报道质量的唯一标准,但作为一家以生产长报道见长的媒体,我们相信这些数字意味着真正的杰作有能力获得读者稀缺的注意力。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门”江津出狱后的独家报道——4篇超过10万+的报道中也没有任何一篇独家,有的采访对象甚至是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明星面孔。但怎样在非独家的人物特稿题材中做出好报道?如《人物》主编张捷所言,“重点是,你不要只写个人故事,要写关系,而且要把周边人物的状态写出来。”正因如此,这是少有的一篇将江津与他同为“国门”的兄长、足球梦因时代而折断的父亲放入同一个叙述框架的报道。这也是为什么读者能从其中获得“立体、鲜活、复杂”以及没有明确答案的复杂阅读感受。
评《无家可归》:其实我很喜欢这样的报道啊,人性本来就不是绝对的,复杂才让我感到真实。做一个理性忠诚的记录者就好,旁人自然可以说自己的看法,但那也只是自己的看法而已。
—猫先生Sirius
看到一个评论:很多事不是单纯的是与非,是你张开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沉默。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关于“南京虐童案”,最近一次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张照片:男孩施小宝和他的生母去接因虐打小宝而入狱的养母出狱,在监狱门口,生母跪在养母面前,孩子则紧紧抱住养母,他们在当时表达了共同的态度,觉得养母受苦了,还想让孩子跟着养母一起生活。这张照片以及背后的故事令许多人感到愤怒,他们觉得这样的表态太过愚昧,与公义不合。但作为一家媒体,我们必须意识到,在这违反常理的照片背后应当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和故事。
世情的复杂其实正是记者这项古老的职业仍旧必须存在原因——今天技术的发展、传递与获取信息渠道的便利让那些浮于表面的新闻消息随手可得,但如果想要深入到事件的肌理,那仍需要记者在漫长的采访中不断发问和观察。在南京虐童案的采访中,我们的记者到得不算早,发稿时间更几乎算得上是最后一个,但在采访之中,记者姚璐几乎每晚都待到深夜才离开孩子家。正因如此,她看到了其他记者不曾看到的关键现场,得以描述两个母亲和孩子如此幽微复杂的心理感受,告诉我们无出路的故事何以发生。
事实是,令人感到愤怒的事件正在反复出现,而记者所能做到的本职之一,就是告诉人们这些事情何以发生。一篇好的报道永远不会只提供信息,或只让读者下简单而轻易的道德判断。
评《黑洞》:这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报道。好的记者会懂得在已经淡出公众视线的问题上,从独特的角度深挖。在理所当然地关注事件本身和死难失踪者之后,很少人把焦点放在活着的人身上。从心理学的角度,MH370应该也是独特的案例,那些悲痛和希望,永远飘在半空没有办法着陆。没有署名的摄影师拍下了三张非常独特的肖像。看到这三张照片的时候,或许你会和我一样不得不停下来,做一下深呼吸,以便能控制情绪继续读下去。读完之后,也许你和我一样最终能忍住眼泪,但是,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却挪不走了。
—Sally
如《人物》副主编也是本文的编辑张卓对《黑洞》的评价:“好的稿子就是你讀着读着会不自觉地进入由记者编织的一张故事的网,而文字的细节就像树木的纹理,好像自己亲自抚摸过一遍。”你所说的心间的石头,大概也是如此吧。
(本期回复:副主编 赵涵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