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应斌 王帅 赫荣辉 唐涌涛 黄伟
【摘 要】本文针对参考电站ASG系统汽轮机厂房8M27区域设备管道布置较为混乱,人员操作、检修可达性差等问题,在宁德核电一期等项目设计过程中,依据相关布置原则,基于PDMS三维平台,对M27分区设备和管道工艺布置进行全新设计,并运用专业软件对工艺管道进行力学评价。新布置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已经商运的宁德、阳江等核电工程中。
【关键词】辅助给水系统;9ASG;工艺布置
0 概述
辅助给水系统(ASG)属于专设安全设施之一,其安全作用是在主给水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作为应急手段向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供水。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属各个机组的部分(1ASG和2ASG)和两个机组共用的部分(9ASG),其中9ASG部分设备管道布置于常规岛汽轮机厂房(MX)中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所在的M27分区。
在宁德核电一期工程ASG系统工艺布置设计中,参考电站8M27区域8ASG设备管道布置较为混乱,人员操作、检修可达性差,此外,土建钢结构设计方对M27分区所在的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进行了较大设计修改,基于上述原因,需对本工程9ASG设备和管道工艺布置进行全新设计。
1 工艺流程简介[1]
ASG系统中两个机组共用的设备(9ASG)是一套除氧装置,包括1台除氧器(001DZ),两台循环泵(005PO和006PO),1台再生热交换器(001EX),加热用蒸汽冷凝水贮存罐(002BA)及冷却器(001RF)。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两台100%流量的除氧给水泵分别由两台机组360V交流应急电源系统供电,正常情况下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由常规岛除盐水分配系统(SER)或核岛除盐水分配系统(SED)来的除盐水,通过再生热交换器(001EX)初步加热后进入除氧器(001DZ)内进行除氧处理,分别供给ASG和REA水箱。除氧器内的水由循环泵抽出经160VD分配,在001EX冷却后供给1ASG001BA、2ASG001BA或REA水箱,或者回除氧器循环加热、除氧。ASG001BA的水也可由循环泵006PO驱动,通过165VD、166VD、153VD和001EX,进入除氧器进行再处理。
图1 9ASG部分工艺流程图
2 布置设计
2.1 参考电站布置存在的问题
在参考电站布置中,将主要设备两台循环泵(005PO、006PO)、再生热交换器(001EX)布置在了0.000m设备管道布置区域的中心,导致后期在设备周边布置仪表和管线后,设备操作和检修通道不通畅。此外,部分阀门操作、检修可达性差,如166VD、153VD布置在于2.4m标高处,164VD、167VD、172VD、173VD等阀门过于靠近防甩击钢结构立柱和斜梁,造成人员操作、检修可达性差。此外,部分管道未考虑分层布置,支吊架结构复杂,同时后期安装公司负责的仪表管布置占用了预留空间,造成原本狭窄的人员通道更不通畅。
2.2 布置原则
在设备(泵和阀门)的布置应满足通用要求(如应充分满足泵的有效净正吸入压头)的基础上,应依据MX厂房空间规划,充分考虑设备、管道和阀门的安装、在役检查和维修、设备拆除等方面的可达性和可操作性空间要求。具体按如下布置要求(不局限于下述要求,仅举例说明)进行布置:
(1)除氧器安装高度和下水管管径的选择及布置应进行计算,以满足给水泵(或前置泵)所需汽蚀余量的要求;
(2)设备管道布置应结合汽轮机厂房设备及建筑情况进行,设备方位和管道走向宜与厂房轴线一致;
(3)水平管道交叉较多的位置,宜按管道的走向划定纵横走向的标高范围,将管道分层布置;
(4)管道与墙、梁、柱及设备之间的净空距离要合理,便于保温、检修;
(5)布置于地面上的管道与地面之间的净空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6)管道的布置,应保证支吊架的生根结构、拉杆与管子保温层不致相碰。
2.3 设备管道布置
根据常规岛总体规划,9ASG系统设备和管道布置在1MX厂房西南角的M27区域(东、西方向位于2/A轴与5.1/A轴范围内,南、北方向位于2/1轴和1/3轴范围内),该区域位于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范围内,钢结构共有三层,标高分别为+6.200m、+11.200m和+16.170m。
本项目基于PDMS三维平台进行布置,首先依据外部接口提资建立了MX厂房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重新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以消除参考电站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系统功能,并考虑设备吊装、检修可达性、系统接口位置尽量集中等因素,将主要设备按如下方式布置:除氧器(001DZ)为立式筒体设备,为便于安装和支承,将其布置于+11.200m平台上,设备两侧支耳分别固定于两侧钢梁上。将该设备布置于高位,可充分满足循环泵的有效净正吸入压头。依据工艺流程,将冷凝水贮存罐(002BA)布置于+6.200m平台上。此外,将两台循环泵(005PO和006PO),再生热交换器(001EX),冷却器(001RF)布置于±0.000m地面。
以±0.000m层设备和管道布置为例,主要设备布置于4.2/A轴与3.1/A轴之间靠近西侧(不同设备间留出约2.5m宽的检修空间),东侧留出约2.5m宽的通道,将相关管道、阀门集中有序布置于1.2/A轴与3.1/A轴之间,同时将所有与外单位管道接口位置集中布置于该区域南侧。通过全新规划,为设备、管道、阀门的操作、检修提供了充足空间,如图2。
2.4 管道支吊架三维辅助设计
在三维平台中进行了9M27区域所有管道支吊架的三维模型搭建(如图3),此项工作与管道力学评价并行,并同时进行三维碰撞检查,确保各物项之间互不干涉。相比之前纯二维制图,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图纸质量,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澄清数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图3 管道支吊架三维模型
3 应力分析
3.1 管道应力评定准则和材料性能
该区域管道符合ASME B31.1动力管道规范适用范围,因此该区域管道按照ASME B31.1-2004进行应力分析评定。
(1)管道元件一次应力(由持续载荷引起的应力)需满足方程104.8.1(11B)的要求。
(2)管道元件二次应力(热膨胀应力范围)需满足方程104.8.3(13B)的要求。
(3)管道材料性力学能取自ASME B31.1-2004,强制性附录A。
各符号含义见ASME B31.1-2004。
3.2 分析方法和结果
管道分析采用TRIFLEX V3.3.1专业应力分析软件,该软件由美国AAA-PSI公司在1971年推出,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以设备管嘴和与外部接口单位(广东电力研究设计院)管道接口为分析解耦边界,本区域管道通过6个管道分析模型完成应力分析计算。通过分析与布置工作相互反馈,最终使管道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计算值均在许用范围内,各设备接管嘴承受的最大推力和推力矩均在允许值范围内,部分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4 小结
针对参考电站布置存在设备检修可达性较差,人员通道不通畅等问题,加之本项目主蒸汽防甩击钢结构相比参考电站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宁德核电一期工程设计中,对9ASG系统设备和管道进行全新布置。
新布置基于PDMS三维平台进行,在充分理解工艺流程和相关布置原则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道布置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同时运用专业软件对布置方案进行了力学评价,以满足力学要求。
新布置方案消除了参考电站布置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宁德、阳江等核电工程中。
【参考文献】
[1]苏林森,杨辉玉,等.900MW压水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5,3:182-184.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