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婉洁++赵慧
“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古人的赞誉,刻画出了山东济南的神态和风貌。济南的泉水,曾经留在人们心里的印象是老舍笔下的“清浅”和“鲜活”。
然而,济南市每年用水缺水达6亿立方米,相当于480个大明湖的水量,虽然有地下水、水库水、黄河水、长江水等多种水资源,但济南的水“并不多”。为保证泉群正常喷涌,如今这座以泉闻名的城市,正在做着“促渗保泉”的工作。
去年4月,济南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先行启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在济南“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目标中,“促渗保泉”排在首位。
《民生周刊》记者在济南市采访时获悉,济南在建设海绵城市时,根据地形水文特点及发展现状,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不用钢筋混凝土来换钢筋混凝土”,是济南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思路,通过对建筑小区系统、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进行改造建设,济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已取得初步成效。
建筑小区系统
千佛山南路11号院,位于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的核心,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就驻扎在这里,这里是济南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挥部”。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28项指标,这里达标22项,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
千佛山南路11号院毗邻千佛山南路和千佛山西路两条交通主干道,由于道路坡度较大,一到雨季,雨水顺坡而下,“马路行洪”屡见不鲜。如今,院落停车场下建造了400立方米的蓄水池,在满足自身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前提下,也分担着千佛山南路雨水调蓄的指标。“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项目相关负责人舀起一瓢清水泼在院内的人行道花砖上,只见水流未做片刻迟疑,不到1秒就全部下渗了。“这种透水砖下面还铺设了利于水分下渗的材料,能使水分一透到底。”该负责人介绍。院内随处可见的下沉式绿地、露出地表的渗井井盖、深埋地下的蓄水模块、窗沿下的雨水罐、青草密布的植草沟等等,这些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工程措施,在千佛山南路11号院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宿舍,占地3.17公顷,也属于既有小区的改造。
以前的小区每逢降雨,雨水沿着陡坡,倾泻直下,不仅行人出行不便,雨水汇聚到市政道路后也加重了千佛山南路的泄洪负担。“对原有的小区进行了改造。在道路上设置截水沟和蓄水模块,对雨水进行滞和蓄。”建筑小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刘凯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7月份,即将进入济南的雨季,考验着11号院以及所有改造过的小区的示范作用。“‘海绵城市不是万能的,它只能缓解。”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发展规划处处长田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应该正确地理解“海绵城市”。
园林绿地系统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部,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景观。千佛山风景区,也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范围之内。
进入千佛山风景区,高耸入云的茂密柏林映入眼帘。拾级而上,偶有柏树横亘路中。据景区负责人介绍,在海绵城市建设千佛山的改造项目中,真正达到了因地制宜,原有的柏树一棵未动,项目工程完全依据地势进行改造。
透过被修剪过的柏树枝丫,阳光突出重围,身处柏树林中的游客不会感到丝毫压抑。沿小路往上走,走到开阔地带,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犹如搓衣板、呈波浪形的导水槽铺设在道路中,导水槽的两侧,一边抬高地势,一边下挖形成下沉式绿地。“通过导水槽层层拦截雨水,将雨水导入绿地,依据地势还分别设置了横向拦截槽和渗透槽,达到滞水、渗水和蓄水的作用。”景区负责人对《民生周刊》记者解释。
建造“接地气”的路面,是千佛山风景区“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在土路上铺一层沙子,修整平坦,即使有小雨,也不会影响游人。新增加的绿地则形成下沉式绿地,通过勾缝将雨水导入绿地里。
雨季来临时,下沉的绿地里蓄满雨水,裸露的岩石人为地堆砌成景观,鸢尾花和菖蒲掩映其中。诸如此类风景如画的“雨水花园”遍布千佛山风景区,雨水不再往外流,导入蓄水模块里,犹如景区的“移动水箱”——雨季蓄水,旱季渗水。“从前的‘大雨冲沟现象不复存在,如今通过改造能把85%的雨水截留下来。”景区负责人说。
城市水系统
距离千佛山风景区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是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另外一个改造地——历阳湖。
历阳湖在暖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泉水从人工瀑布上倾泻而下,水声潺潺,湖面上偶尔掠过几只水鸟。
4月的济南,微风习习,杨柳飘飘,空气中弥漫着月季怒放过后的芳香。临湖而坐的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或独自专注地注视着湖边,等待鱼儿上钩,或几个凑在一起喜气洋洋地交流,“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人越来越多,和这湖水碧绿的历阳湖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的历阳湖和几年前近乎干涸的历阳湖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历阳湖的改造也属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历阳湖水源自大明湖,途中将经过3级泵站、4台水泵。水源以明湖北路为起点,经过西圩子壕、跨过经十路、流经玉绣河等输水管线,最后到达历阳湖,湖区的水流再向南圩子壕、西圩子壕,进入西泺河,最终流向小清河。”据负责历阳湖项目的负责人介绍,经过这样的“引水补源”基本实现了大明湖水的循环利用。
通过历阳湖等河道湖泊补充的部分地下水,可实现补源趵突泉等泉域的作用,在体现景观功能的同时,更可继续循环使用,这也体现了泉水“先观后用”的理念。据介绍,目前湖区每天都能下渗7000至1万吨水,对地下水进行补源,全部建成后,下渗量有望达到每天1.2万~1.3万吨。“如果说泉水流出后第一次在大明湖实现了‘先观后用,那么流至历阳湖后,就是实现了‘再观再用。”相关负责人对《民生周刊》的记者说。
道路交通系统
作为济南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已开展多个项目。“在大明湖—兴隆试点区内,共有40多条道路需要改造,大的道路就有13条,基本都要进行改造。”田戎说。其中,二环南路作为试点区内的重要工程,道路建设的同时就融入了大量海绵要素,使降雨能有效地被吸收和存蓄,其渗、蓄水能力可达近万吨。
“总长约12公里,共有220个收水箱可以‘喝掉高架上的雨水。”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二环南路是南部城区交通要道,将被建设成为一条功能强大的海绵道路,这里集合了10种不同形式的“海绵宝宝”,想尽一切办法留住落在这一区域的雨水,总的渗、蓄水能力可达近万吨。
二环南路东段,这里的高架已贯通,桥面正下方的中央绿化带种植已完成五成以上。在这部分绿化带上,每隔30米左右的桥墩中间,放置有两个蓝色的收水箱,“桥面雨水沿雨落管,经过弃流装置和旋流技术过滤后就能流入收水箱内,不会产生地表径流。”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3毫米以下的雨水会被舍弃不用,之后的雨水才会进入收水箱,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从箱体一侧的两个出水口接水。收水箱每个容量约为10立方米,再加上英雄山路立交桥下将要建设的容量为3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两种收水设施全部接满能够收集5000立方米雨水,可作为绿化用水。包括上述两处海绵结构在内,二环南路全线共分布着下沉式树池带、透水人行道、蓄水池、石笼等共10种海绵构造。
到2020年初步建成海绵城市时,预计济南城区年地下水补给量可从现在的326万吨达到647万吨,实现翻一番。从试点到示范的路还很长,济南正在一步步地摸索。老舍说济南“设若没有泉”会失去“一半的美”,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相信不远的将来,“沉睡”的泉水一定能够被唤醒,活跃的泉水将使泉城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