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珍惜我们的优秀传统教育文化
——访著名哲学家、国学家楼宇烈教授

2016-05-20 03:48陈宝泉
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佛教传统文化

文/本刊记者 陈宝泉



要懂得珍惜我们的优秀传统教育文化
——访著名哲学家、国学家楼宇烈教授

文/本刊记者陈宝泉

记者:楼先生您好。当前教育的话题中,对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有着各不相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大相径庭。有人主张全面复古,也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就是科举文化在现代的翻版。那么请教楼先生,传统教育文化是否等同于儒学文化,儒学教育文化是否等同于科举文化?

楼宇烈:我们目前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盲目抛弃自己的传统,肤浅地接受外来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礼记・学记》里面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强调教育是第一位的。我认为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传统,教育立国。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他们从社会、国家角度来看,目的很明确,“化民成俗”,即教化百姓以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风气,建立秩序。所以传统教育文化不能说是等同于科举文化。中国古代教育文化是有着很深内涵的。

从人的天性来讲,人有精神升华的一面,即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孟子是主张人性本善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发扬这些固有的好的本性,人人都可以向善,都可以具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根本品德。

荀子则不同,他认为人性本来也带有恶的一面,即动物性的一面,“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趋利避害”。所以教育的目的不是恢复本性的问题,而是教化、改变人性的问题。孟子强调教育,主张恢复人性善的一面,认为人来到社会上以后,性本善的诸方面丢失了很多,我们要通过教育找回来。而荀子则认为,人会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各种欲望,如果不加以改变,使人们学会节制欲望,社会就会混乱,所以荀子主张要用各种各样的礼节来约束、规范大家。荀子的口号是:“化性起伪”,(建立起一套制度,让人民遵守礼仪规范,提升人们的气质使得社会稳定)主张教育要起到这样一种作用。

以前我们看孟子、荀子的“性善论”“性恶论”都带有简单化的偏向。实际上人不是生来就是有好坏之分的,而是要通过教育,回复善良的一面,把贪图欲望的一面改变过来。所以孟子、荀子两家都非常强调教育。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则认为“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同样是人人都可以成圣人,也是要通过教育。中国古代先贤强调教育重要的观点,用现在的语言通俗地解释,就是从个人角度来讲,长大成人要脱离低级趣味,提升修养、德行、气质。第一步,通过教育懂得规矩,跟动物区别开来;第二步,成长为君子,起表率、模范作用,跟一般人不一样。归纳起来,中国古代先贤都主张,教育历来的根本宗旨就是教给学生“为人之道”,而非仅仅传授知识技能。这么看,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教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

记者:所谓“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教育不可重器而失道。这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观点、主张,对纠正现在教育的功利现象、过度的工具主义倾向都是有教益的。

楼宇烈: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要注意,这里所讲的授业也不是讲知识与技能,不是讲“专业课”,而是传授“为学之方”,教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教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者: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楼宇烈:是这个意思。知识是要发展变化的,用现在的观点看,知识更新很快,而方法则是相对固定一些,更新得要慢一些。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传道也是指“圣贤之道”,这是儒家一贯的主张。结合当代教育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为人之道”。解惑也不是指解答具体的问题,解开关于某些知识的疑惑,而是解偏执之惑,解片面、机械、障蔽之惑。

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主张,教育归纳起来就是给学生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解“偏执之惑”。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者也是这样,职责是教人做人、求学,强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北师大校训所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为己是指完善自身,提升自己,美其身也,要不断“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落实到心里去,改变做人做事。为人是指“以为禽犊”,把学到的东西当作物质,跟人交换,为了利益,不是为了完善自己。

以身作则还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

记者:中国人在传统上一贯重视家庭教育。老北京百姓居住的小院门上,贴得最多的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其实旧中国教育不普及,能够上学读书的人很少,文化是靠“忠厚传家久”这一渠道传承下来的。楼先生以为如何?

楼宇烈:对,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是主要学做人,二是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其实社会教育也是这样。儒家文化主张社会成员都要以身作则,为未成年人做出榜样。在这方面,我不认同树典型,立榜样的做法。实践证明,人为树立的许多榜样都有过分拔高的成分。事后一些生活琐事传出,难以还原原有的形象。

记者:树立光辉榜样,拔高到不食人间烟火、超越自然规律、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事后各种说法或大量质疑传出,榜样自然立不住。这也是造成社会不诚信的原因之一。

楼宇烈:为下一代做榜样,要取孔夫子“见贤思齐”,“三人行其必有我师焉”,孟子“人皆可成以为尧舜”的说法,人人自律,人人有提升自我、升华自我的自觉,社会将变得美好。大家都是普通人,见贤思齐、知过即改,不是很好吗?

中国古代教育首先是为了让人格更完善,如历代书院。教育的方法是注重启发,排斥一味灌输,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问题来解惑。第一步是让他心里产生“不把问题搞清楚不罢休”的欲望,调动他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步是抓住他心中的块垒,针对他的问题解惑、传道。

现在的学生很多人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是硬着头皮在学。而教师、学校太注重知识传授,只关注学生的智商而忽略他的情商。不去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关注学生学习的目的。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学习没有兴趣,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厌学情绪很重。

记者:有的教育家提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楼宇烈: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需要家长、老师、社会帮助孩子挖掘、培养出来。我们现在教育还有一个问题,太注重智商而轻视情商。我们现在的教育立足点都是开发自己,只关心自己。这使得许多学生心里没有他人,没有社会。

记者:这种偏向又和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重合,使得很大一个比例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完成社会化,相当自我,格局很小,没有情怀,走上社会后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楼宇烈:不注重情商,缺少情怀实际上是人格严重的缺陷。刚解放时,那么多大学者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收入、生活条件尤其是事业前景,毅然回国,甚至冲破艰难险阻回国,就是因为他们的家国情怀。

说到家,这里面也有浓重的传统文化。我这里说的家有大有小,现在中国人说的家,往往是小家,三口之家,甚至是小夫妻二人,“丁克家庭”。其实我觉得在中国传统理念里,三代同堂才是一个意义完备的家。三代人各有其角色、各有其责任,长幼有序,和谐幸福。这种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很多,孩子可以从两代长辈之间看到很多,学到很多。这是小家,再往大了扩张就是家族,由传统的伦理道德关系来规范。讲究的家族有族谱、有家训,强调家风、家学的延续,于是就有名门望族贤人辈出。再往外扩展还有宗族,华人的传统是不论你走得多远,走出去几代了,都不可以忘掉根本,都要回来祭祖,认祖归宗。

记者:近现代以来,全面否定传统,“食洋不化”的倾向常常占上风,宗亲、家庭常常被当成负面的东西,当成包袱。小说、影视作品里经常有“革命青年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情节。

楼宇烈:最近我接到不少邀约,让我去讲家的概念、家的意义。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世上原来最看重家庭的中国人现在不那么看重了,一提家就好像是自私的角度、利己的角度。那么在欧美国家,在最现代的国家、制度文化创新都走在前面的美国,反而不忌讳这些。在美国的历史上,一向都有政治家族、企业家族、财团家族,经济命脉控制在几大家族手中。

家的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教育文化影响很深。我们一向强调,教师要像父母那样爱学生,对学生负责;学生也要像尊敬父母那样尊敬老师。不仅中小学是那样,就是书院,学生已经是青年、成年人了,也是这样。你看传统言情剧《梁祝》里,祝英台情定梁山伯后,也是请师母来帮助做主。

记者:在传统上,越是低幼年龄的保育、教育,幼儿与保育教师,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越像亲子关系。

楼宇烈:我想向幼儿园保育教师、小学教师推荐几篇有益于教育文化的古文。一篇是唐代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比喻教育,要顺其自然。书中的郭橐驼很会种树,成活率高,结的果子又多又大。人们都去请教,郭橐驼说我不过顺其自然而已。不像有的人,今天剪枝、明天整形,整天折腾那几棵树,过犹不及。

另一篇是明代王阳明写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这篇文章批评当时教育中的一些偏向,教师忙于督促学生读这本书、背那篇文章。书中说教育不该这么搞,主张教师在玩中教导、启发学生,不要让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王阳明的这些说法对于现在的教育应该是有启发的。

第三篇文章是清代龚自珍写的《病梅馆记》,讲的是当时社会审美出了问题,过度欣赏病态美。人们种梅树从小就捆着、绑着。龚自珍搞了个“病梅馆”,专门收购这些捆绑着的梅树,剪除约束,还其自由舒展,强调恢复自然状态。书中感叹不能办更多的“病梅馆”,拯救天下受捆绑的梅树。

记者:实际上是受困梅树的“救助站”。

楼宇烈:我主张的教育理念是,“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主张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有好动的,也有好静的;有聪明的,也有愚钝的。教师的责任是启发他的兴趣,培养他的主动性,帮他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还要“导之以行”,落实到生活实践。我们现在的教育强调标准化、规范化,抛弃了因材施教。干涉过多也是一种病态,是不懂得尊重公众,尊重孩子。

记者:读您近来的文章、讲座,知道您对宗教,比如佛教有很深的研究。那么就想请教您,佛教、佛学是从外国传入的,在中国落地生根,又扩展出去。佛教文化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吗?佛教文化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影响?

楼宇烈:佛教在中国是经历了很长很长时间的传播、磨合、改变,才扎下根来。佛教在中原的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是在唐代。唐代佛教文化完全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唐玄宗曾经亲自编纂、注释了三本书,《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诏令天下士子都要研读,开启了儒释道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文化大时代。在那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很少有读书人只读儒家经典,不识佛家经卷、道家文章的。这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既包容他人,又非常注重自我脉络的保持,我们今天也应注重这一方面。

记者:即所谓“和而不同”。

楼宇烈:佛教文化补充了中国文化的不足之处,比如形而上学方面,哲学意义上的时空观念,世界、生命等本质属性问题。

儒学探讨道德实践、行为准则,佛教探讨生命本质问题,促进了儒学的深入思考。佛教的思想影响导致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兴起,从一些儒学大家的地位变化可以窥见这一过程。唐以前,荀子思想的影响占重要地位。谭嗣同曾说过:“两千年之学,荀学也。”荀子认为人性偏颇,需要改造,光实施仁政是不够的,主张刑德并用,“隆礼重法”。宋代以后,孟子地位开始上升。

唐代韩愈的弟子李翱曾讲到儒家衰弱的原因,主张“重整道统”,接续孟子的传统。韩愈评价荀子“大醇而小疵”。宋明理学则评价荀子学说“杂驳”,推崇孟子学说。理学家们原本是认为佛学过于兴盛,主张抑佛兴儒,但怎奈他们自己也深受佛教影响而不能自拔。他们提出了很多命题,“体用一源”、“理一分殊”等等。这些都和佛教思想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主要在日常伦理生活及社会政治制度的构建方面起主体作用。在人的精神生活方面,我们不能忽略佛、道思想的影响。甚至在某一时期,佛道思想产生的作用比儒家的影响还要大。刚才我们说到,理学的复兴就是为了重新恢复儒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但不管怎么恢复,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受到的佛道思想的影响难以改变,甚至影响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

宋明理学以后,儒家也开始倡导人注重精神方面的修养,地位又有所提高。总而言之,唐宋以后三教合流,很难完全撇清。所以很多理学家尽管在排佛、批佛,但他的精神世界里还是有很多佛教思想。所以,此时的佛教已不能算是外来文化了,它已经和中国本土文化完全融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也有深层次原因。佛教在古代印度文化中属于异端文化,是非主流的,其核心理念却和中国文化理念相通。印度的主流宗教印度教认为世界是由神控制的,由梵天控制。佛教则反对世界是神创造的说法,反对人的命运由神来决定,强调因果业报,自作自受,强调人的能动性,认为因缘聚合就有了万物。儒道也不主张神主宰一切,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然形成的。儒家认为,圣贤是自我修炼而成的。道家也认为人可以修炼成仙。佛家则认为人觉悟成佛,都强调人的主体性。佛教的本土化,影响提升了中国文化,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记者:有人统计,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中,来自佛经的就有两千多个,足见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是间接的,但也是深远的。

楼宇烈:佛教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社会教育,民间文化方面。明清两代,民间出现了大量的善书、戏剧唱本、说书,讲的多是因果报应,劝导人们行善,要求人们保持对世界、对社会的敬畏之心。民间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佛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记者:现在社会教育主要由传媒来完成。具有现代科技背景的传媒说话吞吞吐吐,也不见得强过传统民间艺术,比如现在国人出国多有言行粗俗、举止失当之处,很“影响形象”。于是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就出来频频“给您提个醒”。其实举止粗俗的深层原因是人群没信仰、没文化,对世界、对社会缺少敬畏之心,对别人不尊重也缺乏自尊,根本不是“提个醒”就能改变的。

楼先生,继承、弘扬传统与引进先进外来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楼宇烈:我主张在不失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对传统和外来文化都要有所选择,把握其精髓。选择、把握很重要,以往的失误多是没有选择或把握不当,一切照搬或一切排斥。比如,一味批判家族的封建性不对,也要看到家族的重要性,好的家风、家学渊源往往是培养精英的重要基础。

亚洲国家,主要是有着深厚儒释道传统的亚洲国家都有继承与引进相结合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邻居们学习。我在外出访时,就曾在韩国政府的办公厅里看到书写得很工整的大幅题字,“敬业乐群”,对外开放,不忘传统。

猜你喜欢
佛教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佛教艺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