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卫军
“课时瘦身”盲不宜目效仿
文/周卫军
本学期起,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率先开始尝试课堂“瘦身”,每节课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为35分钟,每天也从原来的6节课变成了7节课。多出的1节课用于开展学校的特色课程。
其实,有关“课时瘦身”的改革在北京等地早已开始了探索尝试。然而,多年过去,“课时瘦身”改革似乎并没有被作为成功典范在某一地区广泛推广,上述报道中的金康园小学也只是“率先尝试”而已。那么,是“课时瘦身”不好,不符合学生、课程实际,还是其他地区的学校、老师缺少课程改革意识?
笔者认为,二者都不是,而且大家不盲目跟风尝试“课时瘦身”,反倒是一种比较理智的行为。
不可否认,每节课30-35分钟,确实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将“瘦身”下来的课时转化为特色课、活动课等,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去了解这些尝试“课时瘦身”改革的学校,便不难发现,原来这都是一些设施设备一流、教师配置均衡且整体素质极高、家长资源开发极好,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齐全的学校。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课时瘦身”改革不能被作为一种模式广泛推广了。因为,缩短每堂课的时间,会对教师上课和课堂效率提出更大挑战,这对教师知识能力等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则,要将多余时间转换为特色课、活动课等,与校本课程开发息息相关,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又离不开教师的配置和整体素质,也离不开学校设备设施条件和家长、社会的支持等。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几乎都很难达到这些要求,所以,要广泛推广“课时瘦身”无疑是很不现实的。
因此,面对“课时瘦身”改革的诱惑,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根据自己学校现有的硬件、师资等条件,找出最符合学校、教师实际,最适合本校学生发展实际的新课程改革方式,才是我们最现实的、最好的选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