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娜
绚丽彩湖
文|徐娜
在我们的印象中,宽广的湖泊像大海一样,蓝色是它们的主色调。然而,在世界各地,也有一些色彩斑斓的湖泊。那些绚丽的色彩从何而来?
玫瑰湖
在非洲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东北约40多千米的地方,一片粉红色的椭圆形湖泊宁静地安卧在金色的沙漠之中。由于这个湖泊的水色像是粉色玫瑰花的颜色,掀起的浪花更像玫瑰花瓣,当地居民都称它“玫瑰湖”。这个湖是咸水湖,咸度为8%~30%。由于玫瑰湖的含盐量丝毫不亚于死海,所以它的浮力很大,会出现人平躺在湖面上不会下沉的现象。玫瑰湖孕育了数以亿计的嗜极菌,它们喜欢吃盐,在适当咸度的水中会迅速繁殖。玫瑰湖并非常年都呈现玫瑰色,在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1月的两个月期间才会呈现玫瑰色。这是因为这两个月内湖水最咸,在无机盐类矿物质的作用下,嗜极菌体色转变成粉红色,从而染红了整片湖水。随着阳光照射的增强,湖水还会从粉红色变成紫红色。
在玻利维亚西南部海拔4 278 米的高原地带,有一片红白相间的浅滩咸水湖,被当地人称为有颜色的湖,又称红湖。从远处望去,会看到湖水出现大片红色。当然也并非全红,还有部分湖水呈现蓝色。红湖中有很多硼砂岛屿,这些岛屿的白色和红湖的微红色巧妙地搭配起来,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红湖的红色是由于一些红色的沉积物和藻类在湖中的映衬,再加上湖水中富含钠、镁、硼砂和石膏等物质,一些浮游生物得到了很好的生长,所以使得整个湖水被染上了淡淡的红色。更为奇妙的是,红湖还是红色的火烈鸟的栖息地,因为湖中丰富的藻类是火烈鸟喜欢的食物,而一些红色的藻类正是火烈鸟红色羽毛的色素来源。
红湖
在印度尼西亚佛罗勒斯岛,有一座克里木图火山。数百万年前,在1 639米的火山山顶,渐渐形成了一片奇异的三色湖。三色湖其实不是一片湖泊,而是紧紧相邻的三片湖泊,分别是左湖、右湖和后湖,左湖湖水鲜红,右湖湖水碧绿,后湖湖水淡青。左湖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直径约400米,水深达60米;其他两湖的直径在200米左右。三色湖属于火山湖,不同的湖色源于不同的火山喷发物。左湖水中含铁矿物质,所以呈鲜红色;右湖、后湖水中有不同含量的硫磺,所以分别呈碧绿和淡青。
三色湖
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会变色的湖泊,是一个形成于2.8万年前的火山湖。由于湖中含有大量火山喷发时沉积下来的碳化钙,一年会因为季节变化出现灰、蓝、黑三种颜色。每当冬季来临,由于气温较低,碳化钙沉于湖底,并凝结成晶体,此时湖水呈黑色。当严寒过去,春末夏初来临之际气温变暖时,这些沉睡在湖底的碳化钙便悄悄上升,从而使湖水的颜色由黑色变成了灰色。到了秋天,那些碳化钙结晶几乎全部浮在湖面,由于反光的原因,把天空的蔚蓝色映在湖里,湖水由灰色变成蓝色。由于该湖一年当中变化三种不同颜色,人们又称它“变色湖”。
变色湖
在西太平洋上的帕劳群岛中,有一个十分有名的水母湖。数万年前,水母湖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周围的海床升高,逐渐将它与海洋隔绝,形成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内陆咸水湖。湖中大多数海洋生物都随着养分的消耗而消亡,只剩下了一种低等的、靠少量微生物就可以生存的水母。由于没有天敌捕杀它们,这些水母逐渐失去了防卫用的毒素,可以让游客放心地和它们共游。无毒水母主要是靠海藻分泌的营养素生存,体色呈现黄色。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密密麻麻的黄色水母会浮到水面上晒太阳,令整片湖面出现金色的波纹,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耀眼又壮观。因此,水母湖又被称为金光湖。
金光湖
在四川九寨沟景区有个五花海,又称五彩湖,其中水色变幻多端。从山腰俯瞰,仿佛一个色彩斑斓的水晶宫。有的地方显露出海蓝色,有的地方呈现着翠绿色,有的地方辉映成橙黄色。人们以石击水,那荡漾起的涟漪,反射出粉红色和雪青双色波光,向四周扩散开去,宛如一道道美丽的彩虹。为什么五彩湖会呈现如此斑斓的色彩呢?原来,阳光透过林梢撒向湖面,湖水明澈如镜,倒映出林梢的绚丽色彩;湖底的石灰岩层次高低不同,有深有浅,本身颜色有别;加之多年沉积的古树叶、有色矿物质和各种不同颜色的藻类的染色作用,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五彩湖
在四川黄龙寺风景区黄龙沟中,有多个小湖组成了楼梯状的湖泊群。清澈的湖水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五彩缤纷,有鹅黄、翠绿、淡紫、靛青、湖蓝、粉红等,而且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变换,水色变化多端,时而荡红漾绿,时而泻翠流金,时而泛青溜黛,时而泼墨濡黄,真是其妙无比。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黄龙彩色梯湖”。湖底有乳色和米黄色的石灰岩,多彩水色的形成是这些岩石对阳光从不同角度进行反射和折射的结果。
彩色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