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万里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为主,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会经济价值。
林密境幽,溶洞成群,峰顶轻雾缭绕,山间悬泉飞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攀跃嬉戏于其间,一派宁静祥和。
这里是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区域,亦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被称为“黑叶猴的王国”。
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从沿河自治县城出发,沿着乌江顺流而下,船行近1个半小时,再乘车10余分钟,便到了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看!那边有只黑叶猴!”刚踏进保护区门口,同行者一声惊叹,让记者立刻来了精神。
不远处的步道栏杆上,一只全身亮黑的动物稳稳地坐着,深邃的眼睛左右转动,十分可爱。游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同行的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安康也是位摄影爱好者,“过去拍黑叶猴,要碰运气。如今好了,经常都能看见,这说明黑叶猴和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他的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为主。此外,保护区内还分布着豹、林麝、大灵猫、斑羚、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300余种野生动物,生长着红豆杉、银杏、苏铁蕨、香果树等珍稀植物800余种。
尤其是黑叶猴,据统计,全球仅存2000余只。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76群730余只野生黑叶猴,是目前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
“可以说这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会经济价值。”动植物专家刘克峰对记者说。
然而,麻阳河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具有生态环境易破坏、难恢复的特点,在建国初期,大量的烧炭、炼钢作业,对当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破坏。
为了保护这批野生动植物,贵州于1987年在麻阳河设立了县级保护区,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近年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陆续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气象观测站、水文监测站、黑叶猴监测点、黑叶猴救助站等技术设施,为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针对“点多、面广、战线长、生态环境复杂”等困难,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构建了“管理局、管理站、管理点”三级管护体系,并携手当地政府共同管理,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提高保护工作的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双方建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机制,探索适合保护区周边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和利益公平分享的模式,有效缓解和消除了社区矛盾,实现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
开创黑叶猴野外投食驯化先例
清晨,三声哨音划破保护区的宁静。走近看,护林员肖志坚手里攥着一口袋红薯,正蹲在河边仔细地清洗、切块。随后,他站起来,手臂用力一挥,将食物投掷到河对岸的猴群中间。
黑叶猴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怕见生人。
“它们生性警觉,以前见人就躲,一有风吹草动撒腿就跑,几天不敢出来,找不到踪迹,这对我们进行科考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曾到麻阳河进行为期一个月科考作业的刘克峰说。
1997年,应科考团队的建议,保护区管理局安排肖志坚试着开展野外人工投食。肖志坚找准了长期生活在保护区内一个洞穴附近的一群黑叶猴作为观察目标,带上帐篷和干粮,驻扎在离洞穴直线距离仅30米、相隔一条河沟的山洞里,开始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
“刚开始,由于不了解黑叶猴的习性,我就把玉米、柑橘、黄瓜等食物挂在树枝上。半年时间过去了,黑叶猴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我发现黑叶猴在庄稼地里偷吃红薯,这才受到启发,我开始给它们投食红薯。”肖志坚说,投食成功后,他又用了三年时间让黑叶猴听懂了他的哨声。
现在,只要肖志坚吹响哨子,300米以内的猴群便会从山上跑到跟前。黑叶猴从惧怕捡食到主动捡食,与人的亲和程度大大加深,开创了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的先例。
人工投食的成功,为近年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的科考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包括植被、动物、地貌、气候等16个方面的综合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
不过,刘克峰也表示,投食驯化要持谨慎态度,驯化群不宜多,以防过多黑叶猴形成条件反射后对农作物和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造成危害、影响,尤其是游客投放的食物更是有安全隐患。
因此,目前除了三群黑叶猴由肖志坚进行野外人工投食外,其他种群都保持着原始的生活状态。
为了让黑叶猴不因为食物缺乏而对农户庄稼造成伤害,管理局和地方政府除了出台针对野生动物损害农作物的补偿措施外,还人工栽种一些适合黑叶猴食用的果树,既保护了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活习惯,也减少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负担。
践行分片区生态旅游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以奇特、险峻、幽深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著名,峰峦岩石千姿百态,溪流涌泉,溶洞变化多端,极具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然而,保护区辖沿河、务川两县的7个乡镇,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否会破坏保护区森林资源?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经济双赢发展?
即便地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贵州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开发,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是解决及调和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及地区发展三者间的问题,期望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则下使游客能够享受多彩多姿的游憩体验,并同时尊重地方文化及照顾当地居民,使旅游能够永续发展。”贵州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孙吉慧说。
为合理进行旅游开发,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联袂打造“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品牌,形成“资源互补、市场共育、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自然保护区特色的生态旅游活动,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旅游区建设成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
“总体思路是:游玩在区内,吃住在区外。”吴安康介绍说,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被穿区而过的县级公路隔开,分核心区和缓冲区。“核心区进行封闭式管理,缓冲区珍稀动物较少,可以进行旅游开发。”
吴安康介绍,缓冲区有石牌、天生桥、朱家洞等自然景点,并拥有土家族、仡佬族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乌江山峡紧密相连。目前,缓冲区域的观光亭、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
“过去,黑叶猴常常来庄稼地里搞破坏,偶尔还会翻掉农户的瓦片,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困扰。”沿河自治县思渠镇凉桥村村民邓乘林说,老百姓都希望旅游产业能发展起来。
2014年以来,当地政府紧紧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将凉桥村建设为集旅游、度假、休闲、饮食、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自然村寨,并大力扶持当地群众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产业。
“现在,生态旅游逐渐带动了经济发展,村民搞农家乐、卖农家土产品,有了替代产业和就业途径。”邓乘林说,“这里人人都有新奔头,小康的日子不远了。”(责任编辑/郎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