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EAP对比研究*

2016-05-17 08:35关皓元秦江华
广东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

关皓元,秦江华

(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2.中国联和集团数据中心技术部,广东广州 511400)



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EAP对比研究*

关皓元1,秦江华2

(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2.中国联和集团数据中心技术部,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主要是上海、北京。通过将广东省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与这上海、北京进行EAP比较,总结优势、发现不足、学习经验、加快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广东省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EAP

1 产业生态环境评价对比

1.1政策环境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或规划,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主要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带动了各省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1]。在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推进下,生物医药推进科技和经济的共同进步,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002年,北京颁布了《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振兴纲要》[2]。纲要指出,北京将发展四大重点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是其中之一。同时,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北京还将打造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2009年,北京颁布了《北京市调整振兴生物和医药产业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要快速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该计划明确了上海坚持生产制造、商业和服务外包“三业并举”的发展策略,着力培育服务外包业,完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布局在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和徐汇建设生物医药研发、临床服务外包和产业基地,并形成6个产业基地构成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3]。通过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08年,广东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4]。规划纲要将医药工业确定为广东省三大有潜力发展的产业之一进行培育。制订了《广东高科技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东省医药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广东九大支柱产业,并在未来12年重点扶持。但是,广东的生物医药服务业尚未形成明确的政策倾向和科学的布局规划,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1.2市场需求

广东省拥有一个强大的药品市场,但是科技服务市场规模非常小,市场需求有待于政府的培育,与北京、上海地区差距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上海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总额约为50亿元的规模,而北京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总额超过50亿元,主要原因北京、上海地区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据统计,在北京,全球前20的制药巨头有3家在京成立了新药研发中心,全球前10位的生物医药服务CRO企业有9家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而在上海,全球前20位的制药巨头有13家在中国设立的新药研发中心,其中有10家在上海,国际前10位的CRO跨国公司有7家将分支结构设在了上海。跨国公司缺少成为广东省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

1.3经济环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情况比较良好,发展比较稳定。北京、上海、广东都属于经济大省,在全国来看都处于比较好的位置。而广东省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综合经济实力要明显强于其他两个地区,但是这种强大的经济基础比没有体现在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方面。

1.4技术环境

从研发平台环境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经济和科技创新资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北京就拥有临床资源、新药筛选、临床前药交学评价、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安全评价、临床评价、中试与质量控制等多个关键技术平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平台和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5]。

全国的国家级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北京占有率超过40%[6]。其次是上海,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广东省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研发环境的培育方面,与北京、上海地区的差距不算明显。目前广东省拥有多个与生物医药科技相关的高等院校所,研究院所,各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同时,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分布作为国家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转化平台,中山大学药学院的“药物筛选与临床前评价平台”,另外还拥有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包括中山大学华南肿瘤生物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基因工程药物等7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从技术人才来看,广东省与北京、上海两地差距较大,领军人物非常少,高端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不足成为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的一大软肋。

1.5自然环境

区位方面:北京、上海、广东分别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三大经济的核心地带,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运输网络,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资源方面:广东省拥有众多的动物资源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拥有大量大型实验动物(猴、犬、西藏小型猪)资源,其中实验用猴、犬、西藏小型猪的存栏量和供应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7]。而北京、上海两地无这方面的优势。

1.6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方面,北京、上海地区文化氛围较浓,国际化程度较高,各种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各种信息交流比较频繁,人才吸引力较强,但是生活成本较高,生活压力大。而广东省各种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生活成本较低,服务意识较强,但人文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人才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 产业生态能力评价对比

2.1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方面,北京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每年有40%的生物医药科研成果都是来自于北京。上海作为国内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最为活跃的地区,创新能力仅次于北京,拥有众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平台。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尤为不足,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表现不足。

从医药类的专利数量来看(图1),广东省与北京和上海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图1 重点地区医药类专利数量对比

2.2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方面,北京、上海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具有很强的带头作用。全球前20的制药巨头有3家在京成立了新药研发中心,全球前10位的生物医药服务CRO企业有9家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全球前20位的制药巨头有13家在中国设立的新药研发中心,其中有10家在上海,国际前10位的CRO跨国公司有7家将分支结构设在了上海。广东省目前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尚未有国际上的制药巨头设立研发中心,也未有实力较强的CRO企业在粤设立分支机构,缺少能够起到领导、带头作用的大型制药企业或研发企业,也缺少能够引领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方向的技术。

2.3协同能力

从链条完整程度来看,北京、上海这些在生物医药科技服务行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其产业链也达成了较为完善的状态,基本可以满足药物研发服务从前期基础研究到后期临床研究阶段的一系列服务,其中北京提供临床研究业务的机构较多,上海地区则在临床前研究服务方面更突出。广东地区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还不完整,薄弱环节比较多,特别是在临床试验研究阶段实力较弱。

从协同能力来看,北京、上海均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联盟,如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ABO)、中关村CRO联盟、上海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盟等,联盟间各个企业的合作机制比较健全,在承接医药外包服务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广东省的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资源分散在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配置相对分散,科研与生产脱离,难以形成合力,同类型企业之间横向联系和上下游企业纵向联系不充分,不能有效的资源共享或互补,不能实现现有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2.4避险能力

与较北京、上海的生物医药服务业,广东省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头企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创新能力弱,导致产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产业避险能力逐渐下降,不利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及其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8]。

2.5组织管理能力

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北京、上海都成立相关的产业推进部门,并且两地都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加以引导,因此,各部门联系较为紧密、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2010年3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达《关于建立省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工作联席会议的通知》(粤办函〔2010〕140号),正式建立省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工作联席会议。通知明确指出,该联席会议由省药监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人保厅、卫生厅、国资委等单位协助,集全省之力,全面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创新,增强产业实力[9]。但是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联盟,各个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合作较少,未能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行业联盟。

3 产业生态绩效评价对比

由上述分析得知:北京、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绩效较好,广东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绩效正处于逐步好转的过程中。

从产业生态绩效来看,北京、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发展都较广东成熟,规模较大,增长势头比较好,而广东省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比较小,但是增长势头比较好[10]。中国近三分之一医药研发外包企业集中在北京,药物临床试验服务、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新药开发与转让服务方面已形成规模。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产业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11]。广东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以广州和深圳为主,尤以广州地区较为突出。随着广东省政府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广东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已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生物医药产业[EB/OL].(2010-08-09)[2012-11-25]. http://wenku. baidu.com/view/cbacc94bcf84b9d528ea7ab1.html.

[2]陈治光.京南崛起生物医药产业新城[J].科技潮,2012(3):50-53.

[3]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EB/OL]. (2010-11-15)[2009-03-25].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zXe4ZQ1CNAKYKgHGuvv4kxJ7zChQ0VTtw5GeiQz88Y4POj -QiT8 pa8l-YJhNatrdtA6m-cksgbAn4yC3L_TScQe7UFnTXnQrIlAVg9K6yoe.

[4]崔华.山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6(11):159-161.

[5]陈匡时.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之路[EB/OL]. (2009-05-19)[2009-05-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96b 8a0100eau6.html.

[6]ABO联盟支撑北京新药创新[N].中国计算机报,2010-06-21 (030).

[7]张颖.广东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生物医药发展[EB/OL]. (2010-08-26)[2010-08-26]. http://tech.southcn.com/t/2010-08/26/ content_15253426.htm.

[8]崔华.山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6(11):159-161.

[9]钟可芬.广东下一站:生物医药强省[N].医药经济报,2010-09-06 (002).

[10]陈匡时.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之路[EB/ OL].(2009 -05 -19)[2009 -05 -19].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c996b8a0100eau6.html.

[11]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EB/OL].

(2010 -11 -15)[2009 -03 -25].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zXe4ZQ1CNAKYKgHGuvv4kxJ7zChQ0VTtw5GeiQz88Y4POj -QiT8 pa8l-YJhNatrdtA6m-cksgbAn4yC3L_TScQe7UFnTXnQrIlAVg9K6yoe.

作者简介:关皓元(1984-),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秦江华(1980-),男,助理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科技管理、科技政策。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发挥省科教领导机构及决策咨询组织作用促进省重大科技决策科学化研究”(2014A07070200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产业技术路线图管理体系建设与重点领域选择研究”(2014B080802001)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