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咪
“孩子他妈不容易!”
文丨赵咪
2016年2月底,山东省首届“我的家政故事”大型电视演讲比赛总决赛在济南举行。大赛由山东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大嫂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共吸引了全省6000多名家政从业人员参赛。
经过层层角逐,9名选手进入总决赛。他们中既有普通的家政服务员,也有创业的80后家政经理人,年龄最大的60岁,年龄最小的25岁。参赛选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家政服务中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与故事,展示了家政行业的职业风采。
本刊摘登其中4名决赛选手的演讲稿,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传递家庭服务职业精神,激励从业人员,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与职业成长。
赵咪,25岁,青岛阳光益佳月嫂部母婴护理师。
老实说,201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母婴护理师,不仅是我,我的亲戚朋友老师家人也没想到。大家的反应各有不同,我的奶奶特意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妮儿,我咋听他们说你去干保姆了?你是咋了,生活有困难回来找奶奶啊,那活是你能干的吗?”还有的亲属语重心长地劝我:“姑娘,伺候人的活不好干呐,你自己都没孩子,怎么给别人带孩子?人家一看你年轻未婚,都不愿意把你往家里带!”
然而最终我还是走进了母婴护理行业,在月子会所的几年里,总有几次经历让我久久不能忘。记得那是一位初产妇,身体瘦弱,不太爱说话。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她的房间,很奇怪,她的婆婆和老公都没在,就她自己躺在床上,她突然说:“你还挺有意思的,跟他们不一样。”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是哪里做得不对吗?结果她说:“他们进来都赶紧看看我家孩子,就你一进来先问我。”我说:“这不是很正常吗?妈妈多重要呀,妈妈好了孩子才能好,没有妈妈又何谈宝宝呢?”
我真的没想到,她竟然会掉眼泪。她身体底子不太好,恢复得慢,母乳跟不上,但是因为纯母乳喂养好,所以家人都让她坚持,她说:“孩子吃不饱,我得总抱着喂,没多少时间吃饭睡觉,你也知道,老人心疼孩子总会念叨两句,可是我两边都被宝宝吸破了,我也累呀!结果老公说,‘都给你花了这么多钱,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我当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陪着她。我突然想到我的母亲,我的大姨二姨我的姑姑甚至我的奶奶我的姥姥,难以想象有多少位新妈妈有过类似的经历。中国女性为了家庭的隐忍和付出,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一位母亲需要承受的远比我从书本上学到的要多得多,却不一定有人愿意听她们诉说。
我们在产妇和家属之间尽力斡旋,除了饮食起居调整外,每天尽可能陪伴关怀她,她快出月子的时候基本可以保证宝宝每天吃饱,可是一个一直让我隐隐担心的事情最后还是发生了。后来产妇回家,一个月后我们进行电话回访时得知,她竟然被确诊为产后抑郁!她开始惧怕哺乳,甚至听到宝宝啼哭就会浑身发抖缩到被子里。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份工作非常轻松愉快,阳光普照,直到这次事件发生。科学护理不是一句口号,产妇和新生儿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和呵护,伴随新生命的降生而来的,难道不该是幸福、感恩和对母子二人的关怀吗?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对所有产妇的家人说,只要你真的爱产妇和孩子,请对产妇好一点,不一定要花太多钱,有时只是说一句,“孩子他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