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紫砂情 拳拳女儿心

2016-05-16 02:04尘白
收藏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紫砂艺术文化

尘白

初见谢明晖时,实在很难把她跟制壶匠人联系在一起。匀称的身材,白净的脸庞,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散落在肩上,虽说已是人到中年,整个人却给人一种文秀之气,怎么看都觉得医生或是老师这样的职业更适合她。

生于蜀山长于蜀山,自小对于五色土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高中毕业后,谢明晖怀揣着对紫砂艺术的热爱,走进了紫砂一厂,一头扎进了紫砂艺术的殿堂,这一待便是二十几年,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在谈跃伟、丁洪顺等名师的指点下,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在不断地探索中,慢慢地对紫砂艺术有着深刻体会与独到见解,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许是自小喜欢书画的缘故,她所创作的壶总透着一股书卷气。例如《清风竹段》壶,一种清新淡雅之感扑面而来。壶型取材于江南多见之翠竹,青青翠竹占得君子高名,自古文人墨客为它泼墨毫不吝啬。谢明晖再次用紫砂的语言表述着竹的凌云之志、隐逸之风。

细观此壶,所用泥料为上乘段泥,烧制后胎色纯正、细腻,壶身为竹段之型,腰线清晰流畅;流、嘴、把以竹节设计而成,遥相呼应;口盖与壶身完美结合,曲面优美,层次分明,这也使得壶整体委婉流转,气韵不凡。笔直的壶身,更让壶有了一种向上挺拔之感,俊逸、出尘之意倾泻而出。

壶身衍生出的竹节做成把,再到钮,最后的壶嘴犹如一枝新竹破土而出,使人飘然忘尘。一壶在手,无论身置何处,无论心境怎样,随着茶香的飘散,随着茶水的汩汩流出,随着茶味的入喉,总能让性情得以豁达高旷,让心灵得以清澈明净,于浮华人世中寻求一份淡定与平和。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汉风之瓮》壶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瓮”,壶身圆润饱满,泽射出淡雅的光泽,简练的线条和块面,优美顺然,塑造了此壶所独有的优雅的外型和清雅的神韵。

汉族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更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在汉代画像中经常会见到各种装饰图案,形成一些简明、对称、均衡、美观的几何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已,实际上,它们是一种有深层文化内涵的艺术符号,其中融入了汉代人复杂的思想情感因素,呈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

《汉风之瓮》壶,腰身的简洁明快的纹饰,为光裸的壶身增添了不少气度,以线立骨,充满张力,具有飞动之美,更是让壶有了书卷气,丰富了内涵。紫韵流长,茶香四海,浓淡之间,细数光阴,品味人生。

自古以来,品茗赏壶,谈古论今,是极为风雅之事,可个中滋味,也只有在心灵与壶、与茶真正交融碰撞之时,方可细细体味。

一把好壶,总会有太多让人怦然心动,总会让人暗生情结,以壶为媒,与壶结缘,壶缘即茶缘,茶缘即人缘,一把《汉风之缘》壶,让你我总会在此相遇!

桥式壶钮,转折委婉,优美的曲线,似天边流云,直抒胸臆。加上段泥独特的颜色,让壶有了不一般的韵味,典雅迷人,如一位知性的女子。

“一壶真谛伴君长乐”。以壶为媒,四海皆邻。《汉风之缘》壶肩内凹,壶腹外张,壶把弯折,壶嘴自然胥出。线面变化曲折,却又和谐共融,清晰简洁,每一个细节都极尽完美。

观壶听其言,每一把壶所要表达的,是作者心中所想,亦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生活之道。谢明晖的壶大抵所要表达的,与她自身给人呈现的一样,柔情、温婉、朴素,平和、自然。

生活中,一根草、一朵花、一片叶、一句话,均会给人以启示。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各种关口,保持一颗纯朴的心,由此到彼,渡过各个难关。佛讲人间苦海,佛法喻为船(筏)。人要渡过苦海,可以以佛法为船。而佛法即为善,由此获得灵感,从而诞生了《渡泉》壶。古朴的色调,典雅的壶型,观之亲切之感油然而生。流、把相呼应,从钮延伸至肩,光滑、细腻、流畅,轻盈而富有灵韵。沉寂千年的泥土,转眼间成了质朴优雅的紫砂壶,带给人美妙而脱俗的艺术享受。

壶与茶,茶与人,人与自然,时光的河,深沉莫测,我们走过的一朝一夕,一城一池,都不可预知。《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的一生,都要修因种果,放下贪念与执意,方是对世间一切宽容,亦是对万物诸多深情。“渡己者,人渡之”,作者借《渡泉》壶表达心中之愿!

光阴荏苒,当初的羞涩的小姑娘早已变成优雅的妇人,原本娇嫩的指尖也已深深地烙上紫砂的痕迹。20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好学上进,90年代,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宜兴举办的紫砂设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与实践水平,毕业作品《小提梁壶》被清院作为教学资料收藏。另有一些作品《源泉》、《四方君子》等壶荣登在《天地方圆》杂志上。2015年的上海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她的作品再次荣获金奖!

一路风雨,一路无悔,不忘初心。紫砂艺术是集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内中的文化蕴意更是丰富而深刻。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谢明晖仍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创作出更多、更美、更实用的作品。把弘扬紫砂文化为已任,为家宜兴紫砂陶瓷艺术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紫砂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