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清
摘要: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在与无产阶级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人类发展、自然界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对于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与无产阶级实践的结合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而是活的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总是在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实现的。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是人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又依赖于实践。它的产生是在实践向它提出需要的时候,它的发展是在实践的发展中实现的。所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既是实践发展的要求,也是理论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上的主要矛盾就在于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无产阶级的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获得的发展和经受的挫 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自己的学说的基础以后 ,曾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不断地使它丰富和发展,在概括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和新结论。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必须经过斗争才能发展。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理论、学说,又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斗争,是由它的本质和任务决定的。当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落后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可能不与马克思主义发生内在冲突。资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为 了维护其统治,反对马克思主义也是必然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具有客观性。工人运动内部的各种机会主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的反映,它的发生也具有其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同它的斗争与同资产阶级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具有同等的意义。总之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被批判、斗争和曲折,是马克思主义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正常状态。
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进步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决定它与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它以人类知识的一切材料为基础,以科学的高度发展为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所以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一方面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出现了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衡和转化学说,等等。在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英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法国的历史学和阶级斗争学说,等等。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经过自己对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艰巨的科学研究列宁对哲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批判地汲取和改造了别人在哲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识论和辩证法,为社会主义作了哲学上的论证。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研究发展的结果。列宁对帝国主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批判地汲取了霍布森、希法亭、布哈林等的研究成果,以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作为批判的靶子,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一书。总之,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他们的学说时,就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合理思想,对自然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做了哲学上的概括,它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自然史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马克思晚年对文化人类学著作的研究,完善了他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形态理论。
列宁提出了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并且创造世界等一系列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突破性见解。毛泽东领导 中国革命所走过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在理论上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所没有论述过的,在实践上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没有先例的。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这一发展,与他对我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经验教训的研究和深刻理解分不开。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和对其优秀成果的批判吸收成为他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的重要的理论准备。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中的继承与坚持是由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这条规律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理论的发展创新只能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离开已有的思想资料,任何理论的发展创新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是说,把已有的思想资料作为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生长点,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由之路。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内在逻辑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绍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崭新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J].消费导刊,2008(09).
[2]封从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初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11).
[3]吴克明.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4]逄奉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基本规律[J].齐鲁学刊,2004(03).
[5]王韶兴.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基本规律[J].社会主义研究,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