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助读系统

2016-05-16 08:06○王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莫多编者导语

○王 聪



浅析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助读系统

○王 聪

摘 要: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以下简称《一滴》)的助读系统在课文中十分重要,通过对专题导语、注释、插图和课后练习的分析来解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

关键词:助读系统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助读系统在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提示教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无声的指示牌和导游。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中写到:“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或导学系统,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等等。”“这种提示、诠释和引述,多半采用文字形式,也可以结合着配置一些图表。”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选取的是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小说选自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场景,教师可以借助单元导语、注释、插图以及课后练习等在教会学生小说阅读技巧的同时,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感受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一、专题导语与注释

(一)专题导语

专题导语是编者用来直接向教师和学生说明本专题指导思想和意图的,学生从这些导语中,可以明白自己在教科书中将要学些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现代教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了解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滴眼泪》所属的专题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该专题又分为三个板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和人性的复苏。首先,我们从专题和三个板块的名称可以得知这是一个着重书写人性的专题,而《一滴眼泪》正是专题命名的中心,它是“美与丑的看台”,是眼泪折射出的人性世界。编者在导语部分写道:“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要着重把握小说“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而把握小说主题就要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既教给学生学什么,也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因此,教师带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专题十分必要,专题导语是助读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注释

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注释的内容很广泛,课文出处、作者简历、作品时代、课文中心、字音字义以及情况说明都有所涉及。我们可以把苏教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注释分为两类:

1.背景注释

编者往往会在课文中添加一些背景材料,以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这些背景注释一般是课文的第一条注释,对选文的出处、作者、写作背景进行大致的介绍。《一滴》的第一条注释介绍了选文的出处及版本:“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六卷,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还简介了作者雨果的生平,同时大手笔描述了小说的背景和与节选有关的情节:“加西莫多在克洛德德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小说文本的阅读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由于《一滴》是《巴黎圣母院》中的节选,学生直接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想要理解小说“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通过注释了解文本的人物和背景就相当必要了。因此,教师在教授该小说时有必要在导入后引导学生阅读书下注释,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对学生体会谁的眼泪“换”谁的水,又为什么“换”有不可替换的作用。

2.固有名词

《一滴》是法语的译文,总会出现一些国外固有名词,比如说节日名、人物名和地名等,学生对国外文化不了解,更不要说理解这些词语在小说中的作用,容易形成阅读障碍。编者有选择地添加固有名词的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使他们更贴近文本,深刻理解小说主题。例如《一滴》中的几个固有名词注释:[愚人王]“加西莫多在前一天的愚人节中被推选为愚人王”,同一个地点,加西莫多前一天还是胜利者,这一刻却成了阶下囚,角色身份转换如此之快,表现了人物的荒诞可怜,对学生了解人物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甘果瓦]小说中的一个诗人,贫民诗人。误入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地——‘奇迹王朝’,乞丐王罗班要将他处死。按照‘奇迹王朝’规定,只要有人愿意与他结婚,就可免于一死。爱斯梅拉达为保全甘果瓦性命,宣布与他结为夫妻。”“甘果瓦”在节选中的出现有两个作用,一是渲染加西莫多的可悲命运,对于他前后两天同一地点角色的转换,文中写道这是“甘果瓦同他的哲学也没见过的场面”;二是通过注释让没读过完整小说的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注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可爱。“[阿斯杜里]西班牙旧省名”,这是国外的地点名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而在这里增加注释是十分必要的,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

二、插图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朱绍禹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要有艺术性,不仅要‘文质兼美’,还要‘图文并茂’。”《一滴眼泪》一文在插图的选择上,选取了建筑巴黎圣母院作为扉页插图,选取了陈敬容译本里的插图作为课文插图,还选取了手绘人物作为专题的插图。这三幅插图,一幅展现了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宏伟壮观,它是小说的篇名,也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一幅是节选部分爱斯梅拉达喂水加西莫多的插图,是美与丑对比的高潮;一幅用手绘人物直观展示了“美与丑的看台”。图片与文字的表现方式不同。文字表现的事物是抽象间接的,而图片展示的事物是形象直接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就很难理解文本的主题,而借助插图,学生则可以直观的体验到小说当时的情境,比理解语言文字要快得多。如《一滴眼泪》的专题插图,加西莫多的丑陋和泪水,爱斯梅拉达的美丽,都是一目了然的,再联系文本的语言描述,学生对小说主题“美与丑的对比”(加西莫多的外丑内美,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外貌的美与丑)感受更为深刻。毋庸置疑,生动传神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辅助和补充材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有必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插图这一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小说的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作业提示

作业提示,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做作业的提示。有的是为了提供某些知识,有的是为了指点解题的途径,还有的是为了降低作业难度,等等。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许对知识理解不够,这就需要在作业提示中阐明有关知识,给学生解题提供指导。编者在《一滴眼泪》的问题探讨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题想让学生探讨节选是怎样表现美与丑的冲突的?这样的变现方式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对比是教师在教学本文时解读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对比这个知识点熟练地运用到阅读中,编者在提出问题前写道:“通过多角度的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这一提示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有至关重要的帮助,使得学生在解题时既有迹可循,又全面。

助读系统是小说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更是语文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指向牌。它可以直接揭示编者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意图,也可以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聪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100)

猜你喜欢
莫多编者导语
陶土瓶与花
导语
陶土瓶与花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导语
片段拾萃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