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实践探索

2016-05-16 03:43张斌
中国公共安全 2016年5期
关键词:警情报警监控

□ 文/张斌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实践探索

□ 文/张斌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加速普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创造了专业化的犯罪手段,增加了社会治安的复杂性,提高了安保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广泛应用于智能楼宇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基于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等处理技术,根据建筑情况及业态需求和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要求,有选择地实现通讯、安保、信息、管理各类系统功能,最终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生活和办公环境的智能化应用。加强安防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安保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智能楼宇的科技安保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发文,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安安全视频监控建设目标。要求安防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和应用领域,以客户为中心,由粗放式监控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依靠投入和人力向比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支撑转变,切实发挥视频监控的职能作用。

现状分析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产品和技术,将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等融为一体,支持集中管理和多级联网管理,通过B/S和C/S客户端,可实现视频轮巡、报警管理、对讲处理、录像查询等功能。不论是单机运行,还是联网远程监控,安防监控系统在智能楼宇运维使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加快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安全保卫工作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有效预防和降低了“四类”案件的发生。然而在日常管理使用中,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差异大。由于技术规格、设备选型、产品品牌、规划设计、价格竞争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和互补性弱,大部分安防系统仍使用清晰度差、分辨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的监控报警设施,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和异常行为,往往达不到及时探测感知甚至事前预警的要求。一些项目从节约成本与投入考虑,新旧设备混用,模拟数字混用,系统效果不佳,维护管理难度大,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结合度不高,预警报警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仍处在被动监控的状态。

2、安防产品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差,制约了系统级的综合运用。安防设备覆盖的种类较多,几千个生产厂家独立设计生产,研发设计水平不一,技术标准一致性不高,形成了产品之间的数据和技术壁垒,需要做兼容性开发,否则难以发挥安防系统的综合作用。

3、智能化程度低,仍以人工监控为主。现有监控系统前端设备仅能对现场图像采集编码存储,不具备对视频内容的分析处理技术,对活动目标的实时监视完全依赖人工完成,防范效率较低,对视频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比较困难。为系统后端设备加装的智能分析设备受图像清晰度和应用算法等条件限制,误报率较高,使用情况较差。

4、视频带宽影响大。随着前端设备数量的增加和模拟视频升级到数字高清,图像分辨率从最初的QCIF图像效果逐步提高到720P甚至1080P,网络带宽所需容量增加了数倍,对网络传输和磁盘存储的要求较高,需要对原有线路进行提升改造和追加投资。带宽导致的系统建设综合成本提高,特别是联网监控系统主要依赖运营商线路,已经成为限制高清安防监控发展的突出问题。

5、中心管理松散。重建轻管、重前端轻后台、重投入轻职能作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语音提示、紧急呼叫、重点区域视频联动、异常行为识别报警、24小时连续存储等功能在项目验收交付时,大多基本安装到位并调试正常,但一些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嫌烦,人为调整或关闭。值班制度执行不力,空岗睡岗现象时有发生,重要时段(凌晨0~6点)对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不够,使监控中心未能发挥管理中枢作用,风险防控作用不明显。

6、专业技术人员少。部分从事安防监控系统平台控制的值班人员,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专业知识技能欠缺,日常统操作力不从心,平时只是盯着画面看和简单的切换回放,遇到异常情况手忙脚乱,对设备的性能配置了解很少,很难进行故障排除和系统维护,一旦系统出现运行不畅、不稳定、无响应甚至死机情况,或者报警系统上传冗余数据太多造成警情不正常……将严重影响安防监控日常工作的落实开展。

7、权限管理形同虚设。大多数安防监控系统虽然具备权限管理功能,但执行流于形式。值班人员未经系统管理员授权,即可进行录像回放、删除记录等操作,特别是一些管理者不熟悉监控设备操作或对授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密码设置和权限分配比较随意,甚至将初始密码当作通用密码,谁都可以登录,给管理带来较大风险隐患。

实践探索

1、加强设备选型的系统规划设计。前期设计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很大,应根据防范的对象、范围和目的,做符合规范和标准的针对性设计。不论是前端设备还是监控中心,在设备的选型与安装时:

a)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根据现场场地布局按需设计。以实用合理为原则,既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充分考虑管理与安全,能及时预警报警,有效防控风险。例如摄像机的选型:重要场所应选用固定焦距镜头或长焦镜头,大厅出入口等因观察视角变化应选用变焦镜头,大院厅堂等目标视距近但视角大可安装广角镜头。

b)针对夜间案件高发的特点,应加大视频监控系统中星光级摄像机的使用比例。在光照正常的环境下,摄像机能够保持亮丽、正常成像效果;而当光线变暗,如昼夜转换时,星光摄像机通过低照度的高清传感器和ISP图像处理算法将使画面保持彩色、流畅和清晰无拖尾的低照度成像。可以说星光级产品的出现,彻底解决了夜间监控的夜晚昏暗不清图像或是红外下黑白的图像,该技术可以在无需额外补光的环境光线下,让视频达到夜视全彩的效果,为事后追查线索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以天地伟业2015年行业率先推出的星光系列摄像机为例,

c)在分辨率照度灵敏度等主要参数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应把扩展性和兼容性强的设备作为首选。考虑核心设备与附属设施参数性能的匹配、前端设备与中心存储控制设备的匹配、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的联动整合,防止出现系统短板。

2、在重点区域建设图像智能分析系统。无须肉眼巡视,设备自动发现异常情况。目前应用较为普遍和相对成熟的智能分析技术包括:移动侦测、区域防范、越界、聚集、计数等。通过在前端摄像机内置智能分析算法,可实现周界区域入侵预警、异常奔跑预警、人数统计预警、视频质量诊断预警、突发尖叫报警等功能,系统可对摄像机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和故障判断。智能化也加速了模拟摄像机向高清摄像机的改造趋势。除了在摄像机中内置行为分析算法,还可以实现对进出和过往车辆进行各类特征提取。2015年,天地伟业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针对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的星卡口技术,它是面向治安防控和交通管理的融合型应用。在满足对进出口断面全覆盖的视频监控需求以及全天候的高清录像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全天候彩色画面、全画面视频检测、视频跟踪、车牌识别等多种技术应用,不仅采集视频,还可以检测抓拍车辆通行轨迹、自动识别提取车辆特征属性(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身颜色等)。

3、通过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加强对要害场所出入口的管理。不但是常用的刷卡授权,还可以结合防范等级采用指纹、人脸、指静脉、虹膜等新识别技术。通过系统可对用户权限、进出时间、进入区域等进行管理,通过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可实现刷卡进出的视频复核,便于事后查询,从而提升整体防范能力。

4、加强网络建设优化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远程联网的使用效果。

a)充分利用已有网络,优化设置,压缩码流,降低轮巡画面质量,尽量提高监控画面同时轮巡上传的数量。在保障安全和、保证运维正常和资费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可考虑将监控网络从办公综合业务网络中剥离,建立专网,将监控传输流量与办公业务流量隔离,彻底解决网速相互影响的问题。

b)重视管线的敷设,如监控报警及照明等管线的敷设,走线要隐蔽不外露,该穿管的必须穿管,需预埋的应提前安装好预埋件,电源线、网线要分设并编号,禁止同管同路、电网混装、杂乱铺设、随意布线。

c)针对高清视频存储带宽大的问题,可以采用2015年全新推出的H.265编码压缩技术,在不改变分辨率的前提下,相比上一代H.264视频编码算法,带宽节省40%,意味着不仅节省了对远程联网至关重要的网络带宽,还节约了磁盘空间。近期,天地伟业在H.265算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发出S+265算法,在H.265算法的基础上,创新地应用编码预测和场景自适应算法,在不牺牲画质的前提下,视频带宽比H.265节省了30%,该技术通过灵活编码和精准预测,在同等视频质量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带宽,实现了低码率与高质量的最优组合。

5、加强报警监控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依据科学防范、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及时处置的原则,新一代的安防管理平台开始采用智能警情分级理念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改变了视频监控事后复核为主的被动监看管理模式,构建了以警情处理为主导、视频监控为辅助、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为主体的新型安全管理体系。以天地伟业推出的Easy7安防综合管理平台为例:

a)联动体系更加完善。预报警功能是建立在现有视频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物防设施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新增和完善相关安防设施,快速实现低投入高获益的安防系统功能提升的措施。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与语音对讲预警、紧急求助对讲、进出开启预警、入侵报警与照明系统的联动。

b)通过警情智能分级处置,提升防控精准度和处置效率。利用平台警情策略库,自动对独立分散的所有警情和提示信息,按照触发地点、时段和类型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对高度危险警情优先响应,其他警情和故障信息依次排队处理,有效控制了误报或低效信息的干扰。

c)通过优化流程,提升处警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处警流程设计上,摒弃原有联网系统普遍采用的消息队列模式,按照风险预警级别,将警情按照可能触发的风险等级划分。各级别按照时间段和相关事件逻辑关系动态调整,并参考国际SOS接警中心运行模式,用色块醒目直观地展示各层级信息,解决了报警信息短时间内多次触发造成中心处理爆发式呈现的问题。

d)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及时发现违规风险事件。利用历史警情数据,按照不同时段和对象,对各类警情信息等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统计高发风险点信息,使管理人员综合掌握整体风险状况和重点风险环节,研究犯罪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防范对策,改进防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6、加强安保制度建设,明确安全保卫工作的性质、原则、职责和组织架构等,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化依据。研究制定安保各类案事件的报送统计制度,以便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为研判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检查督导,部署专项安全检查工作,掌握安全防范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重点场所万无一失。

7、加强监控中心管理。作为前端设备的管理控制后台以及安防系统的接处警中心,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a)重视和加强人员配备,强化制度执行力,严格操作流程,合理安排值守时间,在加强物防技防的同时,重点抓好人防。

b)建立常态化运维机制,对前端设备进行每日巡检,对后端设备定期更新系统补丁、更换口令和查杀病毒,定期进行视频巡防、录像回放、接警处警等演练。完善系统安全制度,加强操作环节的管控,根据管理级别分别授权、分层管理;加强值班人员及账户管理工作,实行AB岗制,换人换密码。

8、加强专业人员培养。

a)监控系统操作人员要强化培训。采取在岗培训、以老带新、专业指导等举措,使其了解和掌握系统功能、熟练日常操作,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与维护,更要让其明确认识联网报警及时处置、日常例行巡检等工作的重要意义。

b)监控管理人员要克服依赖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学习,迎接挑战,自觉学习和掌握安防监控有关规定和规范,熟练日常应用和应急处置预案。

展望

现有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防范技术仍是技防为主、人防为辅,需要与物防设施深入结合并实现远程控制和联动,进一步提升防范能力,完善预报警功能,实现智能建筑安防监控系统从“以视频监控为中心”向“以预警报警为中心”转变。

作者单位: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视点·调查

猜你喜欢
警情报警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一种基于空间位置进行警情高发统计的方法
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扎实推进辖区打防质态提升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