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春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新的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然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仍比较薄弱,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意识不强、内控制度不健全等。2016年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端之年,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完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16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从这几年会计法规执行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端之年,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目标不明晰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故可将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其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应该有着不同的要求。事业单位在制定其财务管理目标时,多存在目标制定不明确、对单位定位混乱、不能合理地处理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的使用,难以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混乱,一些单位甚至出现放弃公共服务职能,简单的以盈利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1.2 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意识支配行为,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和完善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培养强烈的财务管理意识,这是改变事业单位不重视或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方法。
近些年国家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多次强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中央和各事业单位单位内部的审计、巡视工作的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较前些年有了较大提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缺乏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方面知识与意识的培养,造成大多数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理解不到位、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甚至一些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认为财务就是记流水账,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要求置若罔闻,对财务制度视而不见。
1.3 内控制度不健全
国家于2012年先后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旨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各事业单位应根据《准则》和《规则》进一步制定适合本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而一些单位并没有重视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在新法规颁布后迟迟没有对本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进,还有的单位虽然根据法律、法规修改了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但不抓好落实,使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4 预算管理偏离实际
部门预算是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有关预算管理政策规定,结合自身未来一定时期履行职能需要,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逐级编制、审核、汇总、上报,由财政部门审核并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预算应该是部门各方面的人员根据深入细致地调研得到的可行方案。财务预算可以使一个部门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全面考虑,捋顺思路,确定工作内容和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而实际工作中,部门预算却常常与实际工作需要不匹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单位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不够,没有将预算管理工作层层下放到各工作部门,对基层工作的预算需求了解不够;二是预算编制工作从下达到上报的时间紧迫,各单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情况进行细致地调研;三是预算下达的刚性,在基层单位就有这样的感觉,不管单位预算根据实际情况怎么编制,第二年下达的预算却基本上与上一年无差别,从落实上使预算编制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所在。
1.5 资产管理不规范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对资产管理的重视不够,在资产管理上“重构建,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等方面的管理不规范,使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还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资产登记入库管理不严,对于一些该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入库,存在账外资产的情况;二是对于资产的维护不够重视,造成很多资产维护保养不够,出现破损甚至是不得不提前报废的情况;三是资产使用过程中责任落实不明晰,对资产使用没有切实落实到人,造成损坏后无法追责等情况;四是对资产处置不当,造成一些尚可使用的资产的浪费,还有一些是资产的处置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1.6 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因而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存在截留收入、坐支支出的现象;二是,往来款项科目繁杂、管理混乱,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收入支出挂账的情况,特别是有些单位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有的是对方倒闭等根本无法收回的账目,也没有及时核销,还有一些单位往来账设置不全面,未设置明细账核算,造成往来账清理困难,甚至有的单位在往来账中虚列支出等;三是票据管理不规范,事业单位由于财务人员较少,没有专人对票据进行统一管理,都是财务人员兼职管理,故不少单位存在票据在认购、领用、核销等方面违规操作且监督不严。
1.7 财务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任职要求也普遍偏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都不是学习财经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大专生、电大、中专生在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很普遍,甚至有一些是直接从其他毫无关系的部门转岗到财务岗位工作。同时,对财务人员不重视后续教育,在转岗后也没有得到专业学习和训练,致使专业技能差强人意。
2 对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社会职责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应以支持社会公众服务、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就应该是兼顾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单位自有资金的合理运作,在完成社会公众服务的基础上尽可能谋求事业发展的经济目标;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则偏重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
要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不仅是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好财务管理意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对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财务管理培训,使管理人员切实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不是仅仅指财务会计记账,它涵盖了单位组织资金运作的方方面面,是单位行政管理的基础,也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枢。只有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2.2 加强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执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旨在将部门取得的包括财政性资金在内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编报预算是“自下而上”的,然而预算管理却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首先,要单位管理人员增强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对预算编制的重视,把预算编制任务及时下放到各具体需求部门,汇总各部门的真实预算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上报预算。其次,预算是每年都要上报的工作事项,事业单位应做好提前布置预算任务的准备,要在预算编制通知下达之前就开始着手,不要等到预算下达之后,时间紧迫,捉襟见肘。最后,上级预算单位应根据下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下达预算,杜绝刻板地执行预算,造成年年的预算都一样,严重偏离实际需求情况。
2.3 完善及落实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改革和完善自身的资产管理制度。在资产配置中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与单位自身所履行的职能需要相适应,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对资产做好登记入库管理,对于长期闲置、低效率运转或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实现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资产使用过程中责任要落实到人,做到每项资产都登记准确的使用人,并落实使用、保管、维护责任。对资产出现损毁、丢失或破坏等情况予以追究责任、赔偿损失。资产处置应该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资产的出售与置换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对于处置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时上交。
2.4 规范财务核算
要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首先加强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理解。事业单位除经营收支外,均应实行收付实现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发票或相关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私分。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在对往来账款入账时尽可能地细化明细账科目,以便日后核对;同时,定期对往来账款进行清理,做到对往来账中余额的组成清楚明晰;对于已经确定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销账。同时,加强票据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责任细化,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用规范的制度保证票据管理各方面操作规范,互为监督。
2.5 提高财务人员总体素质
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对现有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参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同时,随着老员工的退休,逐步将财务人员替换成有更高学历、财经相关专业毕业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总体素质最根本还是要提高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财务管理人才在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地位,从一个服务性的行政岗位转变成一个决策、建议和监督性的管理岗位,才能切实吸引更高素质的财务人才,提高财务人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才可能大力培养出适应现代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好经营决策的好参谋。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1.
[2]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2012.
[3]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S].2012.
[4]张洁.关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