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敏
〔关键词〕情绪;修养;沟通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及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学生,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很多教师会拿出自己的“威严”,对学生大加恐吓,似乎想以“发火”而制止事件的再度发生,其结果往往难遂其愿。在调查中,也有教师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我总是忍不住想对学生发火,怎么办?”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学会适时适度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在观察中求解,切莫轻易“发火”
怒气的产生,直接来源于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解释和评价,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发火”是内心不良情绪的宣泄,它容易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
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遇到事情就想大发脾气,难道学生就能改变错误的做法吗?实践证明:生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相反会把问题搞得越来越复杂化。人发火时,必然会伴随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此时不妨拿一面镜子放在自己的眼前,自我观察一下,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人发火的时候最难看。“发火”还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引起身体的不适,所以说,怒气伤人又伤己。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个事件:一个高二的学生买了一杯热奶茶送给一位女生,被老师发现后叫到办公室谈话,几小时后,学生跳楼身亡。谁之责呢?教师能“洗清”自身吗?
每天与学生相处,问题学生不乏有之,然而,问题行为的背后总会隐藏着这样那样的原因,教师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求解。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写道:“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罗曼.罗兰也说过:“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掩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只有找准了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理解学生,也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修心养性,学会自我约束
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但要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必须学会自我约束。亚里士多德说过:“任何人都可能发火,这不难。但要做到为正当的目的、以适宜的方式、对适宜的对象、适时适度地发火,这可不易。”生气像一场火灾,而“心”则是灭火器。所以,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心性修养至关重要。
(一)巧用积极心理暗示
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心情好了,看什么事都会顺眼,做什么事都会顺心。每天出门前,整理一下衣冠,然后在内心默默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心情很好,我会遇到开心的事情,孩子们还是蛮可爱的。”进入学校,一旦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也要告诫自己:“莫急躁,莫发火。”不妨采取深呼气法,做一下自我调节,或者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稍稍平息一下自己的心情。
走进教室的第一眼要善于去寻找生活的亮点,倘若发现教室卫生很差,也不要轻易发火,不妨做个无声的示范,轻轻走向讲台,仔细清理讲桌,不时地用眼睛看看学生,学生很快就会静下来整理自己的课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感染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教育效果是大声怒斥所无法比拟的。
(二)善用换位思考
对学生“发火”,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因为教师每次发脾气后,都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无形之中也就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对学生“发火”呢?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行为才有可能得到转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这样一个误区,学生不听话或与教师发生了矛盾,教师想怎样批评就怎样批评,想怎样发火就怎样发火,甚至在发火的过程中还会伴随对学生的侮骂、体罚或变相体罚。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可以任由自己摆布的弱者,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优缺点的结合体,就算是成人也会犯错,更何况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们呢?学会换位思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就会为心灵找到一个支点。
例如,每个班级都会有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教师很烦恼,有时就忍不住要发火,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认真对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做一下归因分析:学生不做作业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要是因为没听懂,自己的教育也许存在问题,自己也有责任;要是因为贪玩,并那么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要是他们也能像大人那样有自制力,就不是孩子了,孩子们还是需要不断督促的,应该注意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三)妙用教育机制
人的情绪都会有起伏变化,当你的情绪特别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注意焦点,把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来。注意转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看看电影,欣赏一下画报,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一走,放声歌唱等。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上课,突遇偶发事件,不合理情绪来了,怎么办?不可能这节课我不上了,到操场上透透气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再等一分钟”,有时候再等等,远远比努力往前赶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等待,可以让你在一分钟后变得冷静,本不该发的火不发,本不该生的气不生,等一分钟后再处理问题或许也会更好些。所以,必要时,给自己一点时间,哪怕是一分钟,也有利于情绪的缓解。
有一次,刚接班的苗老师走进教室,不知哪位调皮的学生学了一声猫叫“喵”,引起哄堂大笑。苗老师环顾了一下教师,面带微笑地说:“大家先不要急着夸我‘妙啊,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语文,等到期末考试,大家再来评价‘妙不妙,好吗?”在诙谐幽默的语言中,喧闹的课堂立马转为了安静。
三、学会倾听,宽容、理解学生
通常,你对一个人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够体谅、越能够宽容。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会倾听。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一定要给他机会,让他先诉说事情的原委,然后再进一步调查确认,切忌“一棍子打死”,导致“冤案”产生;另一方面,教师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如何改正,如果只是一味地数落,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这样的教育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生气发火,只能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会避而远之。
比如,面对两个学生的打架行为,贸然地批评任何一方都是不妥的。有这样两段对话,大家不妨比较一下,哪个更容易被接受,效果更好?
案例:某班两学生打架,被老师A看到了……
学生:“不是我先动的手。”
A老师:“我问你,参与打架了没有?”
学生:“可是……”
A老师:“还狡辩什么,错了就应该写检讨。”
师生矛盾顿时激化,冲突发生了。
同样的一件事,请看B老师的做法:
学生:“不是我先动手。”
B老师:“这点你做得不错。”
学生:“可是……”
B老师:“我们有没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呢?”
学生:“其实,我们也不想打架,只是他踩了我一下,还说小事,还不道歉,我就又踩了他一脚,就这样打起来了……”
B老师:“哦,那现在想想这样做对吗?”
学生:……
在B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很快认识到了错误,在商讨中找到了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见,只有叩开学生的心灵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才能拨开问题行为的迷雾,找到别人没能找到的方法。正可谓“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作者单位:山东招远市教师进修学校,265400)
编辑/曹朦升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