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峰 向定杰等
许多乡村的“沦陷”,不仅仅表现在农村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恶化,更是一种温情的生活样式、行为准则和生存价值的消失。修路修桥,无人牵头;贫弱乡邻,无人过问;水利兴修,无人去管;邻里纠纷,无人帮其出面解决;红白喜事,无人帮着操持。很多公益活动都变成了金钱交易,失去了亲情、乡情,也就失去了向心力,故乡不再是亲情乡情的温暖港湾。
专家表示,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質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原本可以引领乡村文化进步的乡贤人群,多数都变成了城市人。
古代乡贤有着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当前,乡贤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一些受到群众公认的乡贤们反映,现在乡贤融入乡村治理的社会氛围缺失以及人口流动与价值观变化,使乡贤很难在农村产生影响力,乡贤的帽子难戴。一位返乡的退休教师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前不少村民一切向钱看的心态太重。乡贤除非能够争取资源,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带领村民致富,否则很难有号召力。在村容治理、家庭冲突时,若有人带头来制止或劝阻,不仅不被接受,反而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专家认为,传统乡贤文化中靠等级森严、尊卑有别来实现乡村自治,这是新乡贤需要摒弃的。然而现在许多地方的官本位意识不淡反强,民本位意识被削弱,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中,新乡贤的作用难以发挥。
一位带领村组修公路、修家祠的乡贤告诉记者:“村‘两委虽然认可我们在村庄里做出的成绩,但也担心乡贤‘另立山头,对我们的态度不冷不热,一些热心组织与参与集体事务的村民由此也逐渐心灰意冷。”
“所有农村地区都会存在少数几个有影响力、有组织力、有威信的人物。”一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表示,若能将他们有效组织,引导成为乡贤,这些精英村民就能成为基层组织治理乡村的重要帮手;若是对他们不闻不问,冷置一旁,则可能走向基层组织的对立面。一些受访专家与业内人士认为,要搞好新乡贤文化建设,必须淡化“官”念,强化民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