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2016-05-14 19:14
党建文汇·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竹林七贤万事王戎

四字诀——宋人有一则笔记,被胡适先生在演讲中一再使用。少年进士問同乡老前辈:“做官有什么秘诀?”前辈答:“做官要勤、谨、和、缓。”后人把这则笔记,称为做官四字诀。胡适在一次演讲中说:“这四个字,不但是做官的秘诀,也是良好的治学习惯。”对这四个字,大体可以这样理解:勤,就是不偷懒、不懈怠;谨,就是不马虎、不苟且;和,就是不武断、不动火气;缓,就是不着急、不轻易下结论。

太过精明——“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是个罕见的全才。他出身名门,聪明绝顶,著书立说,又善于经商,富甲一方。然而,他太过精明贪鄙,到了可笑的程度。王戎家有上好的李子树,他想把李子拿到市场上去卖,但又怕别人得到种子,于是在每颗李子上面钻一个洞,让别人得不到种子。王戎的女儿嫁人时,曾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还。等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便不高兴,给脸子看,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活脱脱一个葛朗台形象。王戎的侄子结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王戎吝啬得不近情理,所以在“竹林七贤”里不被其他六贤欣赏,甚至曾被阮籍骂为“俗物”。这个故事警示人们太过精明在失去情趣的同时,也很难受人爱戴。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语出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乱第十二》。大意是,治理国家,无规矩不成方圆,本立而不失其末,为政不能脱离理法道统,如此则万事可成,功业也可长保。

情义的底线——唐朝中后期,裴垍被提拔为宰相。他的老友、在山西任县令的高林听说后,专程来道贺,裴垍设宴与高林饮酒叙旧,还拿出自己积攒的三百两银子送给他。一天,高林醉醺醺地来找裴垍说:“你是朝廷的大红人,不如把我调到京城来,弄个‘京府判司当?”裴垍为难地摇摇头说:“你是有才能,但这个职位不适合你。”第二天,高林带着一张空白的公务信笺来找裴垍说:“你就在这上面随便写几个字,帮我在京城谋个差吧!”裴垍撕了那张公务信笺,说:“我在这上面写字就代表朝廷,三百两银子可以送,但一纸信笺却不能随便相赠。像你这样公私不分的人,又怎能调入京城?”人不能不讲情义,但切忌因情义而逾越界限。做到公私分明,这便是重情义的边界。

猜你喜欢
竹林七贤万事王戎
神童王戎
万事以勇为贵
万事以善为贵
万事以恒为贵
本期主题 万事以______为贵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王戎识李
艺苑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