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70年代至今,河北磁县发现了一批北朝壁画墓,这些壁画墓极具考古价值。本文以墓葬图像中人物服饰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并以图像资料与史料相互印证的方式,归纳北朝服饰文化特点及成因,从而论证北朝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史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磁县;北朝;壁画墓;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17-02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等一系列政治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包括服饰文化。磁县北朝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磁县城西南、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岗坡地带,是北朝后期的东魏和北齐皇帝、皇族和异姓勋贵的墓葬群。近年来磁县北朝墓葬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考古资料中壁画、陶俑等人物服饰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服饰文化,为研究北朝服饰文化提供了充盈的图像材料。
一、磁县北朝壁画墓考古资料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河北磁县发现了一批带有精美壁画的东魏、北齐墓葬,如湾漳大墓[1]、茹茹公主墓[2]、高润墓[3]、高孝绪墓[4]等,为研究北朝社会、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图像资料。湾漳大墓位于磁县湾漳村东,1987年开始发掘。墓葬由长斜坡墓道、墓门及高大门墙、甬道、墓室组成,总长52米。墓道长37米,墓道壁画上层绘有神兽及流云莲花;下层绘青龙白虎引导的4列53人仪卫,地面为地毯式莲花忍冬纹。根据位置、形制、规模大小、随葬品等推测,此墓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墓。茹茹公主墓位于磁县大冢营村北,1978年发掘。墓道东西两壁前端由青龙、白虎引导,其后下层为14人仪仗队列。墓室北壁绘墓主及持盖、扇的侍女,西壁绘侍女伎乐,东壁为侍者属吏。高孝绪墓位于磁县刘庄村西,2009年发掘。墓道东西两壁仅存10人仪仗队列,甬道前端绘束莲火焰纹宝珠棱柱,后残留侍卫。墓主人为北齐皇族修城郡王高孝绪。高润墓位于磁县县城西,墓室北壁绘墓主端坐帷帐、侍从供奉画面,西壁残存侍者,东壁残留伞盖、扇等。
河北磁县发现的北朝墓葬壁画题材和布局是一致的,且有一定制度化倾,比如等级制度。墓葬门墙、墓顶和墓道、甬道上层绘制象征高于世俗生活的天上虚幻世界;甬道以内绘制象征生前的内庭生活,墓室北壁绘墓主端坐、侍者伺奉画面,东西两壁绘属吏拜见、伎乐宴享画面;长斜坡墓道两壁绘制“长卷式”仪仗队列,墓主人级别越高,仪仗队列规模越宏大,人物所执仪仗、服饰种类越庞杂。壁画布局紧凑,气势宏大,体现的是一种威严、不能僭越的等级秩序。
二、北朝服饰文化的功能性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综合表现。北朝服饰文化实用性功能特点鲜明,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文化思想、政治形态等。袴褶服是湾漳大墓、高孝绪墓中众多仪仗成员、人物俑常见服饰,是北朝各阶层流行常服。袴褶服上衣为交领,左、右衽均有,为袖口宽大的袍衣;下身为小口裤或大口裤,大口裤膝部用带子系缚,称为“缚裤”。袴褶服是在吸收汉晋古制“上衣下裳”传统服饰基础上形成的鲜卑族化的主流服饰。上衣下裳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传统的服饰形制。《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蔽障也。”[5]“上衣下裳”也称“褒衣博带”,衣袖肥大,下裳即裙,起到遮羞功能,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典雅端庄的视觉体验,是汉晋时期社会上层集团的衣着。鲜卑胡服“上衣下裤”特点:紧身袍衣,窄袖,小口长裤;有保暖、防风沙等功能,质朴,实用性强。进入中原后的鲜卑族,受中原政治、地理环境影响,服饰迅速汉化。袴褶服保留了“上衣下裳”洒脱形式,又结合鲜卑胡服紧身特点,将其上衣袖变窄,衣身收缩,下裳变为行动方便的裤装;将胡服裤口增肥,接近“下裳”飘逸形态;将裤装膝部用绳子系缚,袍衣腰部束带,最终形成了实用性常服—袴褶服。随着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交通工具有了明显的变化,湾漳大墓、茹茹公主墓出土众多女装骑马俑体现了骑马社会风气。《邺中记》记载:“石虎时,皇后出,女骑一千为卤簿,冬月皆着紫纶巾, 熟锦袴褶。”[6]这体现了当时皇家卤簿仪仗中女性骑马风气。社会交通工具的改变,也影响了妇女服饰的样式,为了满足骑跨马背生活上的需求,女性裙子腰线逐渐往上提至胸部以下。湾漳大墓仪仗中部人物、文吏俑上身外罩“裲裆”,《释名·释衣服》载:“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7]“裲裆”应是前后两片衣襟,一片当胸,一片当背,无领无袖,前后用带子相连的外衣。裲裆最初可能是作为裲裆铠甲的内衬,以防止磨破里面的衣服,后来成为武职官员及侍从人员的常用服装,不穿铠甲时,亦将裲裆穿在外面[8]。裲裆服具有上肢活动方便,且保护身体重要脏器的实用功能。南朝沈约《琅琊王歌辞》:“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9]说明“裲裆”是南北朝时期男女皆用服饰。高孝绪墓仪仗队列第9人头戴黑色软巾风帽,帽带捆扎发髻,长带飘于脑后,帽后为长帽裙。仔细观察风帽有硬质内衬,应为隋唐时期幞头的雏形。鲜卑帽是垂裙长帽。随着居住区域气候变暖,鲜卑族逐步接受了汉族束发的做法。软巾风帽系用布、帽带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帽带自然下垂如带状,这就是初期的幞头。“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自北齐,有长帽”[10]。以软巾风帽代替鲜卑长帽,更适应中原温暖气候,且便于束发。
三、北朝服饰文化的多元性
北朝时期社会思想“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服饰文化也更加多元化。汉晋古制的汉族传统服饰受到外来文化服饰冲击,形成“胡汉杂糅”特点;同时受到西域地区以及佛教艺术等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性服饰文化。湾漳大墓、茹茹公主墓等人物服饰左祍、右衽皆有,表明当时区分左祍、右衽观念淡薄。交领右衽即左衣襟压住右衣襟,是汉族传统服装的基本特征。孔子感叹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其大意就是如果没有管仲倡导尊王攘夷,我们就会被夷狄统治。汉魏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左祍即右衣襟压住左衣襟,是蛮夷所穿的贱服。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左衽和右衽二词超出了服装形制本身的含意,成为事关华夷之别的民族观念。魏晋十六国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已经淡化了不同民族的着装观念,特别是在北朝时期,过分强调华夷之别也为统治者所不容。左衽、右衽已经不再是区分华夷的重要标志,头戴小冠,身着袴褶服,脚蹬黑靴是墓葬壁画出行仪仗前列人物的服饰特征。靴子是鲜卑族应对北方寒冷、多风沙气候,避免骑马时身体胫部与马腹部摩擦的产物。小冠又称平巾帻,是汉魏时期汉族束发用的冠饰。《宋书·五行志》载:“晋末皆小冠,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北朝男子日常整体衣着体现服饰文化的“胡汉杂糅”多元性。湾漳大墓壁画仪仗人物形象以及人物陶俑身着翻领袍,说明翻领装在当时社会较为流行。敦煌石窟壁画303、304窟中,存有西域厌哒人的三角翻领的服饰画像,表明中古时期西域的厌哒和粟特两地就盛行这样的服装,即左右翻领的波斯风格服装。湾漳大墓、高孝绪墓壁画人物衣袖收窄、小口裤、垂裙鲜卑帽等鲜卑胡服多有出现。因反对“汉化”潮流,北齐强烈推行鲜卑化政策,使得鲜卑的“辫发”习俗又流行于世;齐后主时,高俨谋反,被擒,“帝拔俨带刀环乱筑,辫头,良久乃释之”;北朝前期的“胡汉并举”到北朝后期转变为“重武(胡)轻文(汉)”,在服饰文化中出现“胡服回流”,这是多元服饰文化发展的低谷。茹茹公主墓壁画中人物服饰出现了袒露右肩的着装方式,即在穿衣之时仅披左肩,然后对襟束腰,并将下垂的右衣袖束于腰际,腰带以下均穿戴齐整。汉晋时期的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认可并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古代服饰以保守著称,羞于裸露身体。显然,袒右肩的着装方式并非中原汉族传统的着衣方式。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佛教僧侣就着袒右肩式服装。北朝后期尤其北齐皇帝高洋笃信佛教,举国上下佛教兴盛。文宣帝在位时,崇尚佛法并将其奉为国教,所以佛教这种袒露右肩着装方式也融入了当时的服饰文化。
四、北朝服饰文化的唯美性
北朝服饰文化的唯美性体现在通过服饰的外在款式、装饰等具象,获得含蓄、空灵、飘逸等审美情趣的意象。湾漳大墓壁画身着深衣的人物位于仪仗队列后部,接近墓主人队列核心,凸显其身份等级较高。深衣即将上衣和下裳缝合为一个整体, 使上下整个贯通。北朝时期的深衣为对襟,衣袖、衣身肥大,把人的身体骨骼轮廓、走向和曲线美等自然状态深藏,强调的是包裹和深邃,留下人们广阔的想象的空间。这种有意弱化人们的物质感觉意识,突出人们在意念上的飘逸、空灵、旷缈等感觉,更具有隐含之美。深衣具有典型的汉晋时期汉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符合文化阶层的审美倾向,体现的是闭合、内敛的文化思想模式。以袴褶服为例,衣袖系带使得整体服饰平稳中具有动态变化,直线中略带曲线起伏,且打破了平板、缺乏变化的格局,产生动衬静、静制动的美学效果。
东魏和北齐皆以邺城为国都,邺城(今河北磁县、河南安阳一带)成为北朝后期中原北方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河北磁县发现的北朝壁画墓中的图像考古资料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载体。北朝成为汉族与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重要地域,因此,其文化呈现多样化色彩。服饰作为物质和精神文明重要载体,也呈现出实用功能性、多元性、唯美性等特质。东魏、北齐两代虽历时虽短,但其服饰文化却对当时以及其后各朝各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服饰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4).
〔3〕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J].考古,1979,(3).
〔4〕张晓峥.河北磁县发现北齐皇族高孝绪墓[N].中国文物报,2010-1-15.
〔5〕〔7〕(汉)刘熙.释名[M].中华书局,1985.472.
〔6〕(宋)李防.御览?邺中记[M].中华书局,1998.3067.
〔8〕朱大渭,刘驰,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87.
〔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M].中华书局,1979. 366.
〔10〕(后晋)刘昫.旧唐书·舆服志(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79. 1951.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