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太晚进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因为经常在夜间进餐会使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长此以往,就有可能会引发胃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胃黏膜在夜晚修复?
流言中提到,夜晚是胃黏膜细胞休息恢复的时间,这时不能刺激它蠕动,要让它好好“睡一觉”。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黏膜或者皮肤一样,胃黏膜平时的修复依靠的是上皮细胞不断地更新换代。胃肠黏膜是体内增生最迅速的组织之一,增生和生长与表面细胞剥落所致的细胞丢失之间保持平衡状态。新生细胞从增生区向表面移动,并逐步分化为表面上皮黏膜细胞,与此同时衰老的上皮细胞从表面剥落,并被周围上皮细胞吞噬而得以清除。
胃黏膜大约3~5天就会完全更新一遍,黏膜细胞这种更新换代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并没有研究发现它与昼夜节律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胃黏膜要等到夜间休息时才能修复、夜间进食会阻碍它修复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吃夜宵患胃癌 ?
在提及胃癌的风险因素时,英国癌症研究所、美国癌症学会、循证医学数据库等权威机构和各个诊疗指南也均未将进食时间纳入其中。虽然各个专业机构都认为饮食是影响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他们所强调的是“吃什么”而非“何时吃”:过多的盐和腌渍食品摄入才是真正与胃癌有关的风险因素。
没有证据表明吃夜食与胃癌发病存在相关性,不过如果吃饭时间太晚,并且吃完就去睡觉,确实可能给消化系统带来一些麻烦。
一些研究显示,进食到睡眠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增加胃食管返流的发生风险。而胃酸返流不仅会带来“烧心”的不适感觉,而且也会损伤食管。食管黏膜如果长期处于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产生所谓的“不典型增生”,逐渐发展为癌前病变,进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只要避免吃完夜宵就睡觉的情况,并在餐后散散步,就可以降低这一风险。
预防胃癌,应该怎么吃 ?
耶鲁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德维塔和他的同事在2011年所编著的第9版《癌症——肿瘤治疗原则与实践》中罗列了一系列有证据支持的胃癌高发因素。除了遗传以外,影响胃癌发病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饮食、职业、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和放射线暴露等。
在饮食方面,要想减少胃癌风险,“吃”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比起吃饭时间,“吃什么”更值得关注。
此前已有一系列研究发现,高盐摄入、高腌制食品摄入与胃癌发病有关,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少人会选择高盐的腌制肉类、香肠或是烧烤作为夜宵,如果说吃夜宵真的增加了胃癌风险,这些“重口味”的食谱恐怕要承担主要责任。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在胃黏膜反复受损和修复的过程中,胃黏膜上皮细胞可能会突然出现“变异”,转化为癌前病变,这就增加了发展成为癌症的可能。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溃疡的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而要想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注意饮食卫生条件很重要。如果选择卫生条件不好的大排档作为夜宵,也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远离烟草、多吃蔬果并保持健康的体重,也对预防胃癌有所帮助。与其把责任都推到夜宵身上,不如好好管理食谱和生活方式进而来保护你的胃。(编辑/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