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风 木十
这个年代,无论是公司老板、上班族还是学生,无论是缺钱的穷屌丝还是不缺钱的高富帅,有一样东西大部分人可能都很缺——缺心眼?
NO,NO,NO,答错了,正确答案是——缺觉!
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我们似乎天天都睡不饱。而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调查发现,全球约有29%的人存在各种睡眠问题;在中国,居民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2.7%——这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中国人都睡不好觉。
你睡的是“垃圾觉”吗?
关于睡觉,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被苯分子的结构所困惑,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瞌睡。梦中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只见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凯库勒像触电般地从梦中猛然惊醒,受到这一梦境的启发,他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
所以,凯库勒说:“让我们学会做梦吧!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
实际上,通过睡觉,我们能发现的不仅是真理,更是健康。
正常人一生中差不多1/3的时间都在睡觉。对我们来说,充足的睡眠,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万能药”——它能让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及记忆力,从而保护身心健康,大大降低阿尔兹海默病、焦虑症、抑郁症、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癌症的发病风险……好处人人皆知,不一而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睡眠就好比个人的“健康银行”——而且,它是一个活期账户,平时必须不断地往里存,才能保证“健康账户”余额不断增多;它不像定期账户,不能一下子累积存储或是提前存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预先连续睡1~2天,然后再不眠不休地连续工作几天。
可是,睡眠虽然如此重要,会睡的人却不多。研究显示,很多人拥有的其实都是“垃圾睡眠”。
“垃圾睡眠”是英国睡眠委员会提出的一个术语,特指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低的问题。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或玩手机时睡着;强迫自己按“点”上床睡觉、起床,不过,这时间“点”却总在不由自主地调整;自然醒来后,想着再“赖会儿床”,强迫延长睡眠时间;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双休日补觉;工作压力大,晚上加班,在高强度的工作结束后马上入睡等,都统称为“垃圾睡眠”。
调查显示,垃圾睡眠与垃圾食品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两大“杀手”。和垃圾食品一样,垃圾睡眠也会导致肥胖、脱发、抑郁、健忘甚至癌症等众多健康问题。
“劳模器官”值“慢班”
垃圾睡眠之所以会损及健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多个“器官”需要通过充足的睡眠来调慢工作节奏——此时,虽然我们已经休息了,但“劳模器官”却仍然在岗,只不过它们会从白天的“快班”模式调节到夜间的“慢班”模式,从而进行适当的休息。
以心脏为例,终其一生我们的心脏都在辛勤地工作,不过,当进入睡眠的黑甜乡后,我们的心跳会变慢,心率大约会比白天低10~30次,血压也有所下降。
因此,保证充足优质的睡眠,特别是确保晚上10点到凌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能让我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如果睡眠出现障碍,则有可能会增加心脏发生疾病的几率。
除了心脏外,睡眠时,我们的呼吸频率、胃肠道的蠕动速度以及肾脏的过滤功能都会变得比白天更慢。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加重这些身体器官的负担,导致器官机能快速衰退,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大脑也要“洗洗澡”
睡眠不仅能让人体器官得到适度休息,还能为大脑“清理垃圾”——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熟睡时,大脑会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帮助预防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白天辛勤工作的大脑,在沉睡时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干活——它会趁这个时间把自己里里外外“洗个干净”,将多余的“垃圾”清理出去。
进行这项工作的,是大脑里的一个非常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类淋巴系统”。当这一系统工作时,脑脊液(你可以把它看作“大脑的洗洁精”)会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代谢的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出脑外。
研究显示,在睡眠时,类淋巴系统明显要比清醒时活跃10倍,脑脊髓液也比清醒时更容易流动。因此,沉睡的大脑会清除更多的细胞废物,比如β-淀粉样蛋白,后者可导致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
此外,沉睡时,大脑中的细胞会比清醒时“缩水”60%,这使得细胞之间腾出了更多的空间,从而使脑脊髓液能更自由地流动并清洗“垃圾”。
最重要的是,大脑清理“垃圾”是一件颇为费时耗力的活儿——通常需要7~8小时才能将“垃圾”清理干净,因此,我们需要每天都睡得饱饱的,不然大脑里的“垃圾”会越攒越多,时间久了,就容易患上脑部疾病。
侧卧,向左还是向右?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显示,大脑在“清理垃圾”时,睡姿也是非常重要的——最佳的睡姿是侧卧,因为侧卧能促进大脑进行自我清理,从而减少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在实验中,研究者运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处于仰卧、侧卧、俯卧等不同睡姿下的老鼠进行测试,发现侧卧时,老鼠大脑中的类淋巴系统运转得最快,也就是说,侧卧能让大脑更高效地清理“垃圾”。
那么,侧卧时向左好还是向右好呢?答案是向右。
向右而不是向左,这是由我们的身体构造决定的——我们的心脏位于胸腔内偏左的位置,此外,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左侧,所以,向左侧卧时,不仅会使心脏受到挤压,影响血液循环,而且胃肠也受到压迫,从而使消化功能受到影响。
因此,正确的睡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此外,研究还发现,侧卧特别是右侧卧状态下,几乎不会梦魇。这是因为右侧卧时,手不容易压到胸口,心脏也不容易受到压迫,从而减少了梦魇发生的概率。因此,建议睡眠时经常梦魇的人,最好采用右侧卧睡姿。
酒能助眠?纯属谣言!
很多人睡不好时,喜欢喝一点酒来助眠。据说,这种方法来源于东晋时的名士刘伶。
刘伶是东晋“竹林七贤”之一,以饮酒闻名天下。一天,他从杜康的店门口路过,看见店门上贴着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平时把酒当白开水一样狂喝的刘伶,当然不相信还会有什么酒能让人一醉三年,于是,举杯痛饮。结果,三杯下肚,他只觉得天旋地转,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后,他酣然入睡,三年后才醒过来。这就是“杜康美酒醉刘伶”的故事。
后来,有人从这个故事引申出“酒能助眠”的结论,大力鼓吹失眠者睡前喝一点酒。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睡前饮酒可能会让你得不偿失!
墨尔本大学睡眠研究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酒精虽然一开始能起到镇静剂的作用,使人进入以δ波为特征脑电波的慢波睡眠;但随后,这些酒精会增加大脑前额α波的强度,带来睡眠紊乱。
因此,如果长期在睡前饮酒,不仅不会带来夜夜好眠,还会加剧睡眠紊乱,从而导致人体健康以及诸如学习、记忆等神经认知功能受到显著伤害。
8小时?NO,NO,NO!
人们常说:每天都应该保证8小时的睡眠,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身体。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确切的说,睡觉这件事儿因人而异——对有些人来说,8小时太短;而对另一些人来说,8小时睡眠却显得过长了。
对此,美国睡眠基金会公布了最新版的睡眠指南,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时间建议。
具体来说,刚出生3个月大的婴儿,每天的总睡眠时间应达到14~17小时;1~2岁的幼儿,每日总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6~13岁的学龄儿童,每日总睡眠时间为9~11小时;14~17岁的儿童,每日总睡眠时间为8~10小时;18~64岁的成年人,每日睡眠总时间为7~9小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睡7~8小时。
此外,不同的季节,睡眠时间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春夏季应晚睡早起,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应早睡晚起。
怎样才能一夜好眠?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夜好眠?专家开出了以下良方:
1. 每晚10点前入睡。
2. 坚决不睡懒觉。
3. 睡前别看电视、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
4. 晚饭吃清淡些,睡前4小时最好不要进食,也不要大量喝水。
5. 睡前5~6小时可适当锻炼,但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锻炼。
6. 睡前用温水泡脚20~30分钟。
7. 睡觉时,卧室温度不宜太高。此时,人的体温会下降0.5~1℃,因此,最适宜的卧室温度是20~23℃,低于20℃或超过23℃都会使睡眠变浅。
8. 睡觉时,光线不宜太亮,最适宜的亮度是能看清周围物体的大致轮廓,所以睡眠时既不要开着灯,也不要让室内太暗。
9. 被子里需要有适当的空气流通,因此,既不要把被子捂得太严,也不要四处透风,更不可蒙头睡觉。
10. 叫醒闹钟最好选择轻柔的音乐,因为肌肉、神经的苏醒是个渐进的过程,粗暴叫醒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使人起床后头脑昏沉,意识不清。(编辑/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