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金融需求研究

2016-05-14 10:04张帅
时代金融 2016年5期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亚投行和丝绸基金成立,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和投资环境改善,也为中国制造业海外转移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现状,分析其融资需求,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一带一路 海外转移 金融需求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快速崛起,一跃成为亚太新兴市场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种供需失衡的发展模式,是在庞大的经济体量下由扩张性的投资带动的,因此产生严重的内需不振和产能过剩。在此形势下,中央决定以“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向。为了促进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4年10月24日应运而生。成员国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多边合作投融资平台的成立将会加快铁路交通、油气管网、通信互联建设,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此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为此,国内一些学者对“一带一路”进行解读并发表看法。龚新蜀(2014)通过构建VAR模型,对1992年到201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平稳性检验、方差检验等,得出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够对经济带的贸易起到长期促进作用且贡献度逐年增加,因此需要加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蒋志刚(2014)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金融需求的主要领域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特点,提出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先导和主力作用,加强互联互通合作,实现点线面结合的辐射效应。但很少有学者研究中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金融需求问题。

二、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自2010年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很低。跟我国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向表现为:一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而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2/3左右;二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制造业投资的首选目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民营企业投资比例为81.5%,国有企业比例更高,达到95.1%。制造业对外投资流向表明,获取技术和其他战略资产是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为了获取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和营销渠道,我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以及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产品出口和工程承包是我国制造业在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常见形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制造业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投资主体,采取集聚式投资的形式,投资动机主要是为应对国内要素价格上升而进行的加工制造环节的外移。

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和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投资动向以及以产品出口和工程承包为主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主要特点:

(一)海外转移处于初级阶段

企业的海外转移大都通过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走出去”战略实施以后,我国制造业才开始大规模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且大都进行“修正型”的对外投资而非“资产利用型”投资,试图弥补自身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比较劣势,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依据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可知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处于初级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国际化经营能力欠缺,应对产业转移的经验不足,而且我国产业转移规模很小。全球金融危机成为制造业海外转移的催化剂,加速了转移的进程,但与依托海外转移实现产业升级的终极目标仍相差甚远。

(二)海外转移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的目标是寻找具有市场空间和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也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演化路径相契合。但是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发育不完全、营运成本高、产业发展滞后、社会动荡等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遭受的伊斯兰国(IS)极端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行,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领土的争端再加之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所面临的诸多安全威胁,都导致我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活动受到干扰。

三、制造业海外转移的金融需求

按照目前的规划,“一带一路”的辐射范围涵盖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和南欧,总人口数量达44亿,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从路线来看,陆上分别为中巴、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以及中蒙俄等陆上经济走廊。海上丝路则囊括了北太平洋和地中海沿海重点港口城市。“一带一路”发展初期,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贸易服务全方位的往来,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长久投资机会。我国制造业要想更好的“走出去”,需要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支持。

(一)融通资金的需求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投资规模小,国际知名度低,加之较高的国外融资成本,文化背景的差异,很难得到被投资国银行的信任,从而使企业向国外银行融资困难重重。从国内来看,虽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银行向民营企业开放,但操作的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海外投资企业很难跨越种种限制从政策性银行融资,同时,想让银行对涉及政治、信用和市场的高风险海外项目进行投资,没有更高的收益做保障,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制造业、能源、采矿及农业是国内小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行业,而国内商业性海外业务开展最多的中国银行用于这些行业的贷款余额仅有5.21亿美元,与同期企业291.85亿美元的海外投资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在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满足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需求。

(二)全面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海外投资企业对金融服务质量的要求相当严苛,而且需要全面一体化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机构拥有快速的信息获取能力,高效的商业咨询能力,投融资一体化的服务和国际结算等能力,然而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化程度还远远没有满足海外投资企业综合一体化的金融需求。总的来说,全面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需要满足以下内容:一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要专业化全面化,包括国内外结算、多种授信、资金调拨、信息服务等;二是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这就对金融机构的人员、管理、产品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全球范围内服务人员一体化,服务标准同质化,反馈和决策机制高效化。

四、金融机构支持制造业海外转移的着力点和战略建议

(一)提升国际化水平,搭建海外服务平台

企业的跨国发展要求我国银行拥有高度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银行大都以本土化的发展模式为主,以国际化的经营形式为辅,国际化水平低,伴随着股改上市,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日趋增加。因此,我国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实力,借鉴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成功经验,借助国家政策指引,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海外投资的热点区位,设立相应的营业网点,以需求拉动投资,与企业携手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态势。

(二)加强业务创新和差别化营销,助力海外投资

伴随着银行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银行业在吸收国外先进经营理念的同时,也面临着跨国企业更多、更高、更杂的金融服务需求。这就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回访,以传统业务为依托,进行老产品的优化升级和新产品的创新开发。根据民营企业对产品的需求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差别化营销,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三)加强境内外机构的联动,实现银企效益最大化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助推银行业的内外联动。通过对跨国民营企业进行精准的分析,从发展方向、经营能力和风险情况入手,有针对的给予相应的投资建议,调整投资力度,给予风险警示等。从而,可以在提升企业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和融资成本的基础上,维持企业的忠诚度,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通过有效的信息收集和资源整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降低银行营销成本,最终实现银企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龚新蜀,马骏.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4,(3).

[2]蒋志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主导作用[J].国际经济合作,2014(9).

[3]韩永辉,邹建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J].中国经贸,2014(8).

[4]陈嵩林.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探究[J].金融经济,2012,(3).

作者简介:张帅(198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2013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