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
面对新能源汽车频发的充电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近年来,对于新能源汽车频发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共发生7起重大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自燃事故。如深圳4.26电动大巴起火、厦门公交起火等事故,而着火原因主要集中在车辆处于静态停置中,由于电池系统管理不完善、通信不兼容、与充电设备通信障碍导致的电池过充、短路等问题;不能提前监控、报警,从而引起热失控、自燃、起火等问题。
也就是说,除了电池自身技术以外,很多外在原因也成为事故的导火索。因此,安全不能只聚焦于电池本身,而是需要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多方协同合作。
抛开电池本身的因素外,电动汽车在充电环节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外发生的电动汽车燃烧事故中很多便是在充电过程中过充造成的发热、自燃。由充电导致电动车出现安全事故的例子数不胜数,最近的案例便是:今年3月9日凌晨4时许,郑州黄河路上的油脂化学厂家属院16号楼一楼门洞口突发大火,现场有8辆电动车和一辆黑色轿车前半部分被烧毁,而着火原因是多辆电动车在一个电源上充电造成短路引起的。而在此前也频频有“由于充电导致的电动车起火”的新闻传出。
由此看来,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电动车主来说又该如何减小安全隐患?上升企业和政府层面,又该如何做?
减少隐患的路径
那么,充电又是如何导致电动汽车出现事故的呢?
据《汽车观察》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充电设备,基本上都是采用被动充电方式,防护级别非常低。当BMS系统出现故障时,充电机便失去控制,持续充电引发过充就是充电机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提高BMS安全防护技术以及充电机安全防护技术,加强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是当前电动汽车行业安全方面最为应该被重视的地方。由于BMS系统受限于国标要求以及实际车辆使用中各种工况的要求,无法在短时间内建成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因此,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重任,则落在了充电设备上。基于此,目前也涌现了一些诸如特锐德、国电南瑞等充电安全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通过充电过程的智能保护、数据监测来防止车辆的自燃。
另外,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于电池已过质保期或者临近质保期的电动汽车,仅北京就有近3000辆,但过了质保期并不意味着直接报废或无法使用,如果这些已经过质保期电池还在继续使用,将会比新车有更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安全隐患,使用一些智能充电系统则可以大大降低充电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比如市面上出现的诸如“特来电”这样的充电系统就可以在充电过程中的主动防护技术就能够对电池的BMS进行数据分析,一旦数据异常,就会采取主动性保护措施,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和充电后车辆电池的安全。同时,“特来电”依靠群管群控、模块化集成,打通电气技术智能充电、云平台三层系统,实现对充电的云端监控、调度。而像国电南瑞的充电系统包括了配电保护监控系统、电池维护设备、有源滤波系统、安防监控系统,通过各个系统的协调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对于充电的安全问题,康迪电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胡晓明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可以通过换电的模式来解决。在他看来,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情况不同,在停车时,传统汽车是静态的,电动汽车由于它在充电是动态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充电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他表示:“建充电桩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大型停车场和地下车库。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建议,乘用车采取换电技术路线,这样就不存在到处建充电桩或在地下车库大规模建桩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由此看来,使用智能充电设备或者采取换电的方式对电动车主来说,或许是减少安全隐患的两个有效路径。
政府、企业又该如何做?
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减少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呢?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看来,能不能形成充电过程的热感应系统、温度检测预警系统、充电智能保护系统等是电动汽车充电企业要攻克的技术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在面对电动汽车较好的发展形势时应保持理性思考,在提高销量的同时不能对技术和安全问题有所放松,主要精力应放在攻克电动汽车技术方面。”他表示。
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电系开发部部长陈文进也认为,车企在设计时,更多地要从系统功能设计来提供防过充的安全保护。BMS可以监控单体电压、温度、电流、达到阈值时,可以强制断开回路,避免电池包过充。但是仅拥有BMS是不够的,BMS也会有失效的时候,例如“深圳电动公交车起火事件”,就是因为BMS失效,过充了50度电导致火灾的发生。
而对于政府来说,陈清泰则指出,政府应有专人或者部门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目前的情况是政府主管单位分为四个部门,中间又有很多边界。政府的职责应不仅限于补贴,补贴只是其中一种激励方式,在标准完善和监管健全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研究及落实。 ”他说道。
对此,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则认为,制定安全标准是全产业链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他解释道:“到2020年我国要完成48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服务500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用车安全、充电安全是需要整个行业一起通过政策、标准、技术、产品等多方面提升,来维护充电、用车的安全。”
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关注汽车、电池,还要关注充电等问题。总而言之,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只有抱着以预防为主、源头为先、技术创新、加强监控的心态,新能源汽车才能更安全地走进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