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择好学校不如争做好家长

2016-05-14 16:33孔屏
中华家教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庭家长学校

孔屏

一直以来,择校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提到择校,可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理想的学校动用了大量资源,高价买学区房,求人情托关系,交付大额择校费,更有花重金上私立学校甚至送孩子去国外求学,辞去工作去陪读……不一而足。择校的问题是否如许多家长所想象的那样重要?是否有必要下大本钱去择校?社会、学校、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谁起的作用更大?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理性地看待择校

民众有选择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资源变得丰富起来,有一定的可选择性的时候,出现择校现象是必然的。

既然是选择,家长一般认为是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选择。其实择校的含义很广,可选择的学校众多,因为学校可分为:公立的和私立的,重点的和非重点的,普通的和有特长的,传统教学的和现代理念的,本省市的和外地的,国内的和海外的,等等。择校有好处,能够选择到一所教育资源相对充沛、教育理念正确、学习氛围浓郁、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学校,这是非常理想的;择校也有弊端,需要家庭一定的财力支持,孩子可能存在不适应,家长付出较大牺牲,也有以悲剧收场的。

不必过度迷信所谓的好学校

教育是一个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生存,具体说来就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掌握以至精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有用的人才。只强调学校的学习,忽视其他知识的吸收,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一般说来,一所好的学校能够真正贯彻正确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给孩子营造较好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考出好成绩并得以升学深造,但有些所谓好学校在教学方面并无领先之举措,其维持高升学率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教师和学生苦学苦练的结果;或者是因为生源好、升学率高吸引了一批好学生,好学生又拉高了升学率,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所以,不必过度迷信所谓的好学校,而且,随着政府逐步采取行政手段,平衡教育资源和布局,择校会越来越没有必要。

竞择好学校不如争做好家长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说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则要由家庭来抓,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和影响比择校更为重要,在孩子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尤其如此。在孩子人格的形成时期,学会如何做人,要靠家长这个第一任老师来完成。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应有清醒的头脑,及时学习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改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教育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这一点与学校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过去许多成功的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他们的孩子之所以有出息,就在于父母良好的行为给孩子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了怎样做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由于他们自己无法安排、指导孩子的学习,反而使孩子有了更加自主自由的发展;再就是他们给孩子提供了充满温暖、信任、支持、欣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充分的滋养,使孩子有了清晰而正确的自我意识,因而能够自我负责,能够很好地把握好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道路,这都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学校,其教学活动都按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模式虽然有不同,但真正造成孩子之间巨大差别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与其去研究学校的差别,不惜力气给孩子选择一个所谓的好学校,不如家长自己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家长,这同样是竞争,而且是更具意义的竞争,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会更大。

孩子的进步取决于家长的成长

家庭教育包括对孩子的教育、亲子之间的相互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应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对家长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家长的进步和成长。

择校风表明了家长的焦虑心态和恐慌情绪,这种心态和情绪必然会影响到孩子,当孩子没能进入一所“好学校”时,他会感到惶恐不安,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如果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择校,也要先问清楚自己:为什么择校?是为了面子?为了跟别人比?还是为了孩子今后有出息?如果对孩子所在的学校担心,是担心什么呢?怕师资力量差?学生素质差?还是升学的机会少?当把这些因素一条条地列出来并进行对比后会发现,择校并非上策。这就是说,即使择校也要务实地去择校,而非盲目行事。

给孩子择校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意味着家长要主宰孩子的生活和未来,但孩子并非一定乐意家长为自己所做的安排,他们会感到自由被剥夺了,生活和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家长要理解,孩子不仅仅属于家庭,还属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认识到了位,方向才明确,行为才得当,可以避免仅从家长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去把控孩子。

家长为孩子过度地付出,力图给孩子最好的安排,往往是以对孩子的更高要求作为回报的,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两种不同的孩子,一种孩子会有被操控的感觉,自己的学习自己都没有了主动权,因而学习动力和兴趣会严重下降;另一种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过度付出而产生强烈的负债感和愧疚感,因而内心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过大的压力最终会演变成孩子成长的阻力。

猜你喜欢
家庭家长学校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