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副总成长记

2016-05-14 17:25黄齐明
中华家教 2016年5期
关键词:总工程师和平儿子

黄齐明

北京有一家和平思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每逢星期日早晨9点左右,一个身材瘦削、面带稚气的小小少年便来到公司,坐在副总工程师的座位上,开始一天紧张有序的工作。这个孩子姓邓名(shēn,两山并列的意思),是北京第十三中学分校的学生,他当上副总工程师那一年,刚刚只有十三岁。而这个十三岁的少年从一个顽童成长为小副总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父母的悉心引导和培养。

父亲成全了顽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邓 从小就是个爱动、闲不住的小淘气。两岁左右,他又对家里“会响的,能走的”东西产生了兴趣,于是,好端端一只收音机、一台小闹钟被他拆了个七零八落。对于当时尚不宽裕的邓家来说,这是不算小的损失。母亲情急之下,举手要打儿子,被父亲劝住了。邓和平对妻子说,“儿子好奇心强,爱动脑,好动手,这是好事情,要引导,不能伤害。”夫妇俩不但容忍了儿子,而且还从有限的家用钱里拿出一些,专门给儿子买了可以拆卸的玩具,鼓励儿子拆,同时提出要求,拆散以后还要装上。这下他来了精神,开始时是按图组装,但很快就抛开图纸,组装出了火星上用的六轮小汽车,带激光炮的摩托……看着儿子手中那一件件充满了神奇想象力的“发明创造”,邓和平夫妇俩心里乐滋滋的。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邓和平开始开发研制一种医疗仪器。爸爸在忙碌的时候,儿子总爱在一旁凑热闹。邓和平也就有意无意地培养儿子的兴趣,时不时让他递个零件,拿个螺丝刀,并且耐心地告诉他,这是二极管,那是三极管,这一块是电阻,那一块是电路板。邓和平还教儿子一些针灸穴位,讲解自己发明的仪器原理。这涉及许多有关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知识,有许多是邓謎尚未学过的、不懂的。

爸爸告诉他,学海无涯,不懂可以学。邓謎对知识渴求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了。他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电脑,三年级开始接受正规的电脑培训,很快就可以进行电脑高级程序的编排了。有一天,他向爸爸提出:“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干?”邓和平当即表示同意。但当儿子提出要当副总工程师时,这一次邓和平没有立即回答。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对儿子说,“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你首先要干出成绩并通过考核。”

面对爸爸的严格要求,邓謎交了合格的答卷。在邓和平主持的国家级新产品“HP和平中枢平衡治疗仪”的研制过程中,儿子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如将旋钮控制改为按键控制,变手动操作为程序自动控制,改进外形、增强美感,等等。

父母齐发力,“全方位”培养复合型人才

邓和平说,一部科学仪器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缺一不可;同样,一个人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否则就难以成为优秀人才。出于这种对人才的理解,邓和平夫妇注意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培养,而不过早地做所谓“定向”培养。儿子兴趣广泛,涉及到书法、朗读、绘画、手工制作、球类、棋类等方面。就说音乐吧,他从5岁半开始学习扬琴,演奏过《雨打芭蕉》《将军令》《映山红》《渔舟唱晚》《黄河颂》等名曲。学艺8年,风雨无阻,开始时由母亲接送,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自己骑自行车往返一个小时去老师那里学琴。为了学好《黄河颂》,父母帮助他了解抗日战争的有关情况,以便准确地理解曲中含义。通过学习扬琴,举一反三,儿子解了许多中外乐器,对华彦君、贝多芬、施特劳斯等中外音乐大师,耳熟能详。

邓謎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头衔不少:北京市西城区的“十佳少先队员”,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等等。邓和平夫妇引导儿子勤奋,鼓励儿子刻苦,让儿子自幼具有信心和毅力。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送到北京市西城区体校接受短跑训练。对于身体瘦弱的儿子,这是一种艰苦的磨炼和锻造。每天下午4时30分,他准时进体校,按照规定,先慢跑,3 0米、6 0米、10 0米直至40 0米;然后练习仰卧起坐几百次,一串动作完成之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最难受的是“爬楼梯”,先是单腿逐层蹦楼,从一楼到六楼往返数次,接下来是连续几遍的楼梯上的三级跳,最后是速度跑,从一楼到六楼,反复6遍。儿子不堪重负,曾经想退却。父亲没有同意。他没有让儿子从事专业体育的打算,只是想让儿子品尝艰辛,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作为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素质,在邓謎的身上还有不少表现,都是得到了父母点拨与扶植的结果。儿子喜欢历史,父母便为他购买了大量的史书;邓謎富于想象,自己动手做了一个6只轮子的车,不伦不类,父亲却加以赞赏;儿子异想天开,写了一篇命题为《火星上的足球赛》的作文,母亲给以鼓励,结果被评为优秀作文。父母告诉儿子:要懂得关心他人,要助人为乐。他铭记在心,他得知张北地区发生地震、南方发生水患,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部分学习用具和衣服,通过母亲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因为邓和平夫妇知道未来社会呼唤复合型人才,其中自然包括管理才能、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他们决心抓住孩子在校学习的机会,培养和“储存”这种才能。

小副总,大职能

在经营上,当总经理的父亲与当副总工程师的儿子也有分歧,父亲认为产品应该先打进上层社会,走医院的道路,再去普及,儿子则认为应该先推广。

孩子的建议,不一定适合市场,但可以参考。尽管做总经理的父亲否定了儿子的建议,但他还是会用心听取。

一次,公司与外商谈判,现场坐满了人。邓和平专门把这次谈判安排在星期天,为的是让当副总工程师的儿子也参加。这不仅是一种必要,更重要的还是一份尊重。尽管他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个孩子。

邓謎,这棵被人们普遍看好的苗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心下,正在茁壮成长。对于儿子的可喜开端,父亲和母亲保持了难能可贵的平常人的平常心态。父亲是这样说的:儿子在家的这段路,我们努力为他“铺好”,至于将来,要靠他自己去走。我们只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遵守公德,充满爱心,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实这话也包含着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以说,父亲的影响在孩子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父亲?邓和平交的是一份合格的答卷。

猜你喜欢
总工程师和平儿子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巫婆与总工程师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