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晚唐诗人周朴的这几句诗,道出了城中人春游乡村之所见,果然一片田园风光。
春天美好,夏天热情,树梢鸟儿唱,枝头鲜花放。光着脚丫子在草地奔跑,裙角在杨柳间飘逸,裸露的肌肤与湿润的空气亲密接触,一切都是那样妙不可言,给人不一样的感受。然而在这本应畅享大自然的季节,偏偏有那么一群人,出门戴口罩,墨镜不离身,帽子拿不掉,有的人甚至连短袖衣衫都不能穿,还要带上手套,或者干脆不出门,只能躲在房间望着春光兴叹。他们就是敏感体质者,或者是对花粉、飘尘、阳光等过敏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说起“过敏”,人们还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似乎只是某些人的个人“隐私”。然而在近些年,“过敏”却成了人们口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医学词语,咳嗽、哮喘、皮肤痒疹、腹泻等,几乎一切常见症状都可能与过敏有关。花粉、柳絮、螨虫、海鲜、药物、毛发,就连空气、大米、水,都能让敏感的人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甚至休克,给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尤其是许多咿呀学语的宝宝也成了“过敏”的常客,一旦孩子过敏,不亚于家庭“灾难”,搅得几家人坐卧不宁,心神不安。人类本源自自然,然而容易过敏的人仿佛成了大自然刻意排斥的“异物”,被世界“拒之门外”。
过敏的发生,究竟是人出了问题,还是大自然出了问题?在春夏过敏性疾病多发的季节,我们该怎么预防?一旦过敏,又该如何治疗?本期,我们邀请几位专家与大家一起讨论过敏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鉴别、防治一些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愿朋友们与宝宝们拥有一季惬意春夏。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