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仙花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危患者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收诊的318例急诊重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重危患者在进行病情分析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某种意义上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风险,继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普及。
【关键词】急诊重危患者;分析;护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人身伤害也随之增多,这也导致了急诊重症患者数量持续升高。该类患者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急、危、重,患者在遭遇重大事故时心理建设不足,角色转变较慢,因而他们在面对急诊救治是显现出不良情绪,比如紧张、恐惧及不安[1]。文章主要探讨了急诊重危患者的相关特点,拟定科学的培训技术,让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提高患者治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收诊的318例急诊重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69例,平均年龄值为(40.2±13.5);观察组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74例,平均年龄值为(41.2±11.2),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施以特殊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咨询以及记录,将患者的如下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年龄、职业、发病、就诊时间、重症患者诊断结果等等,这样护理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分析总结工作。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医护人员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急诊重危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心理起伏相对较大,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用友善的态度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采取心理疏导方式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咨询服务:由于医院急诊重危患者相对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如若遇见未有家属陪伴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代理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缴费活动,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2]。
1.3观察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针对急诊重危患者的护理分析运用的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实施分析以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加速急诊重危疾病的发病率,且病情复杂多样,相对而言急救范围及广度不断拓宽,涉及到的学科也在逐步增多,急诊工作特点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极强的护理素质及技能[3]。医院的急诊科室相较于其它科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并且需要承担急诊工作,抢救生命。从急诊室的需求角度出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护理意识,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责任心,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掌握专业技能,并且具备一定应变能力。在临床诊治中,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时刻关注患者病情,思维敏捷,动作果断,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症状,以此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特殊护理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护理,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治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入诊室之后,护理人员需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分析其心理特点,继而拟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技巧,运用亲切的话语消除患者不安情绪。本次研究成果与吴柳英,黎瑜[4]所著一书中的观点相似,因此上述护理对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大面积推广。
急诊重危患者的发病基本都比较突然,而患者患病的缘由也不尽相同,且发病频率正在逐年提升,因而急诊室需要配备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侧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常识的培训,根据急救工作特点,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排除一切障碍,有效协调各方关系,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保障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标记清楚顺序,除此之外,各项应急物品应该储备充足,护理人员需要各尽其职,有序开展急诊工作,提高急救质量[5]。
结语:
总体来说,急诊重危患者在入院之后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展开特殊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文章通过相关实验数据的验证获取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不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跃辉,王宏秋.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03(21):41-43.
[2]毛先玲.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5(36):2339-2340.
[3]覃月.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7(15):165.
[4]王传莉.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0,21(10):164.
[5]吴柳英,黎瑜.急诊重症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33(18):4534-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