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的完美阐释

2016-05-14 16:02袁媛
艺术评鉴 2016年5期
关键词:音乐风格美剧

袁媛

摘要:在影视剧中交响音乐长于宏大叙事,其音乐推动力极强,更能满足戏剧性强烈情绪的表现要求。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剧《太平洋战争》中交响音乐的使用,舒缓、沉郁、厚重的音乐风格还原逼真的战争故事。尤其是片头主题音乐,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中惯用的激烈昂扬的音乐风格,反而以一种舒缓、平静的旋律去传达一种坚定的信念,让人不禁感受到每个音符中暗自涌动的一种力量。这种群像式的人物刻画、不连续的叙事,加之剧中宏大叙事的交响乐共同完成了对全剧旨意的复合书写。美剧屡屡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确实为中国影视剧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详实可借鉴的范本。对比关照、参考借鉴、深入分析、为我所用,更快的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电视剧音乐的发展之路,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关键词:美剧 《太平洋战争》 交响音乐 音乐风格 主题音乐

题材宏大、史诗般的影视剧一般都习惯采用交响乐来完成配乐。显而易见,交响乐在宏大叙事以及音乐推动力上是其他音乐形式不能比拟的。交响乐因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来演奏,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音乐作品大多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等。电视剧中尤其是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一般会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在音乐的选择上就更加需要采用推动力极强的交响乐来烘托氛围,以满足电视剧戏剧性强烈的情绪表现要求。

美国影视剧在音乐制作水平上一直处于世界领跑地位,无论从音乐创作者的投入程度还是影视剧制作方的重视程度以及投资方的资金支持等方面都优于当前我国的影视剧音乐行业。美剧,尤其是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交响乐的使用常常能迅速的带领受众进入音乐所营造的特定意境当中,在这方面的优秀案例首推《太平洋战争》。

一、舒缓、沉郁、厚重的音乐风格还原逼真的战争故事

美剧《太平洋战争》(以下简称《太》)是美国HBO电视台出版发行的关于二战的史诗迷你剧,来自世界电影界两大高手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与汤姆?汉克斯的强强联手,投资总额达到2亿多美元,可以说是电视剧史上的高额投资。此剧几乎囊括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所有重大而惨烈的战役,那些质感丰富的战争细节实实在在的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地狱的存在,这些也可以从《太》的副标题“Hell was an ocean away”——地狱只隔着海洋,略知一二。

剧中众多的战争细节不断的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制片方考虑到那些惨烈的战争场面有可能给观众带来过于阴暗的收视心理。为了有效缓解这种不适,片方邀请了曾为多部好莱坞大片如《珍珠港》《星际穿越》《功夫熊猫3》等配乐的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这位来自德国的作曲家已暗中接过约翰·威廉姆斯的衣钵,成为新的好莱坞大片配乐大师。

《太》巧妙的选取了以铜管乐为主的军乐曲风,厚重且沉郁,使得此剧整体的配乐风格相对舒缓,能够同电影的两大元素进行有效匹配:一是同样沉重的战争主题及充满死亡、抗争、牺牲的叙事情结;二是与壮烈、沉重、色彩昏暗的画面效果有效融合,使整个电影的风格都经由音乐元素统一起来。《荣誉》是此剧的主题曲,恰当而充分的渲染出对军人战死沙场的敬意。荣誉所代表的既是个体的荣誉,同时也是整个国家、整个反法西斯战壕成员甚至全人类爱好和平者共同的荣誉。而不同视角人们对于荣誉的解读却不尽相同,唯有经过音乐对其进行传播,才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所带来的通感对这一主题进行宏观意义上的最广泛普及与强化。在每次重大战役惨烈场面的前后,就会出现《失去的朋友》《恐惧》《为你祈祷》和《我走了》等乐曲,这些曲子可以有效的舒缓这些残酷画面给观众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又能适时的带领观众及时的从剧中抽身,从而理智的思考和探究关于战争更加深层的问题。例如《战争是地狱》《男人在战争中》《归家》和《我在哪里》这几首乐曲试图传达出这样的一个事实:战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可以撕裂人性的灾难,它用残酷的种种细节勾勒出一个真实的地狱。在这里,哪怕原本内心善良的人也会毫无疑义的变成疯狂的恶魔,更别说那些内心原本就住着一只恶魔的暴戾之徒。然而,只有家,也唯有回家,才能让这些漂泊的灵魂的得以安放,得到救赎。每当沉郁而舒缓的音乐响起,剧中的画面也忽然干净起来,视觉节奏也随之应和,镜头运动也渐渐舒缓。呈现出的全景画面不再是恶劣的天气和惨烈的战场,而是一种相对唯美的视觉效果。“故事并不是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的载体,让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如此配合默契的视听语言,让观众不仅看见一个还原到逼真的战争故事,更让观众充分理解导演在故事中所寓含的人性诉求和反战主题。

二、大气、平静的片头主题音乐暗藏涌动力量

《太》的片头主题音乐太过震感人心。旋律由铜管组率先吹响,由圆号吹出引子,继而由弦乐组拉出悠扬的主旋律。整首主题曲节奏平稳,旋律起伏不大,给人感觉舒缓、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织体逐渐丰富起来,旋律后部由小号吹出整曲最为明亮的声音,随后由铜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器组一同把情感推向极致,达到高潮。婉转悠长、震撼人心的主题曲,配上片头画布上素描的风格,一种悲壮而自豪的情绪油然而生。片头画面的选择也异常考究,由一个模糊的十字坐标开始,此坐标代表着硝烟笼罩下的太平洋,即这段故事的开始地。整个画面以黑白色调为主,从始至终用一只炭笔作为引导。木炭留下的炭黑,是不容易随时光而淡去的光彩。炭笔在画布上涂抹出一张张生动的士兵的脸庞,渲染出一场场激烈的战争场面。被刀片削的四处飞溅的炭末幻化成战争中炸弹爆炸后产生的碎片。慢慢滑落的炭末放大后,勾勒出一段段回忆,代表着过去不会被遗忘的岁月。此时的炭笔象征着士兵的灵魂,在战火中,所有士兵的灵魂就像炭笔一样破碎、散落直至消失,而碳元素的稳定性却代表着永垂不朽的精神。不时的在画面中晕染出的一抹红色,它象征着士兵的鲜血,时刻提醒着我们这场战争胜利的丰碑是无数士兵生命所铸就。这抹红色也代表了希望、重生的信念,此时历史的厚重感表露无疑。该剧的主题曲不同与以往战争题材中惯用的激烈昂扬的音乐风格,反而以一种舒缓、平静的旋律去传达一种坚定的信念,让人不禁感受到每个音符中暗自涌动的一种力量。

三、结语

长期以来,美国好莱坞的影视艺术作品一直围绕着一套稳定自觉的话语系统来结构故事和建构审美文化形象。而影视剧中的音乐也与其他叙事元素一同渲染和塑造出这样的一种美国精神:对个性的提倡、对知识的尊重、对法制观念的维护,以及自由、平等、民主、热情、自信、坦诚、乐观向上等等。当下美国电视剧在全球文化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屡屡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美剧不仅强化了对特殊场景的繁复呈现,也强调了视听语言的一种绚丽表达。《太》从三个美国老兵视角来触摸战争、叙述战争与探究生命的意义。这种群像式的人物刻画、不连续的叙事,加之剧中宏大叙事的交响乐共同完成了对全剧旨意的复合书写。“借他山之石”可谓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路和方法,而美国主流影视作品的音乐确实最值得我们国家的影视剧音乐借鉴学习。那么,中国的电视剧音乐作品要为我们民族形象贴上什么样的文化标签呢?这些电视剧音乐作品在我国“文化输出”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功效呢?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深刻思考的问题。对比关照、参考借鉴、深入分析、为我所用,更快的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电视剧音乐的发展之路,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猜你喜欢
音乐风格美剧
福宝高腔山歌音乐艺术特征分析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中国民族舞剧的音乐风格分析与阐述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看电影中音乐的作用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
美剧基金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
美剧Suits里的职场生存法则:不打无准备的仗
Is Watching Amerircan Se ries HeIpful to EngIish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