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华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下空间的利用占比越来越大。但是,在建筑面积的扩大和空间加深的过程中,深基坑的管涌问题获得了业界内的广泛重视。相对而言,管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且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针对深基坑管涌,选择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将会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针对不同地区的深基坑管涌问题,应选择合理的技术来解决,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关键词:技术;深基坑;管涌;应用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表现出了一些特定的问题。在深基坑施工当中,管涌所表现出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个别工程的周边环境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损坏,如果深基坑施工中未能对管涌做出有效的处理和弥补,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是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在此,本文主要对深基坑管涌问题,讨论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
一、工程概况
天安南海数码新城-4栋工业厂房(天安科技大夏),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简平路,场地现状较平坦。地貌上处于珠江三角洲平原腹部,地势较为平整。建筑面积共69155m2,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2层,地上20层。首层层高为5.800m,二层层高为4.200m,三层至十九层层高为3.800m,二十层层高为4.200m,总高度80.8m,地下二层高为3.800m,地下一层高为4.800m,地下二层13148m2均为停车库,地上二十层均为办公写字楼。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桩锚支护结构,止水采用桩间高压旋喷桩。
二、管涌原因分析
管涌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情况,在很多的深基坑工程当中,管涌发生后,都具有一定的迹象可以寻找。经过系统的分析发现,本次施工过程中,开挖工作到达基坑西北角的坑底时,在该位置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管涌问题。管涌在刚开始管涌的水量不大。但为了确保不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必须对管涌进行处理,所以本项目在管涌出现后,及时的停止施工,针对管涌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经过现场的大量观察、分析后认为,管涌所产生的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次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局部采用了高压旋喷桩的技术,但该技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整体性较强止水帷幕。
第二,施工过程中,西北段有障碍物,止水帷幕施工时技术的差异和条件的限制,导致深基坑的西北段出现了渗漏点的情况,最终造成了管涌的发生。
三、管涌处理的综合技术选择
从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和管涌造成的影响来看,要想在客观上更好的解决管涌,并且避免其反复的发生,必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在多方面来有效的治理管涌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深基坑工程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程,必须要结合工程的特点、进度、质量要求等等,从指标的角度出发,联合实际来处理管涌问题,以此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因此,管涌处理的技术选择,必须引起高度的注意。
(一)套筒反濾——引排——封堵方法分析
深基坑管涌在处理的过程中,很多工程选择了单一的手段来进行,虽然在短时间内较好的处理了管涌问题,但在后续的施工中仍然不断的出现,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针对深基坑管涌问题,必须要选择综合的技术处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建议选择应用套筒反滤——引排——封堵方法来进行管涌的处理。该技术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从降低水位的方向、改良土性的常规处理方向出发,先将管涌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不利影响继续扩大。然后,针对性的选择套筒反滤——引排——封堵方法,逐步的将管涌进行治理,形成施工上的良性循环。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经济成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影响深基坑的工程成本;同时,套筒反滤——引排——封堵方法的使用效率较为突出,能够在最短的周期内,实现最高的管涌处理效果。该方案的执行,与客观情况要密切联系,对基坑止水帷幕失效下的管涌处理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二)注浆法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处理深基坑管涌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注浆法来完成,也就是俗称的灌浆法。注浆法的优势在于,针对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的失效,可进行有效的处理,再次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注浆法的工作原理为:在搅拌桩的开叉位置,进行有效的封堵处理。同时,应用高压灌注的方法,应用早强水泥浆来进行管涌的治理工作。在管涌获得有效的控制后,使用人员应在对应的深基坑方面做出干预,在塌陷的位置选择回填砂的方法来治理。之后,有效的实施冲灌早强水泥浆的方法,实现管涌的全面克制。注浆法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能够快速的执行;注浆法在止水封堵效果方面比较突出,针对性较强;该方法针对塌陷问题的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基本上不会发生复发问题。
四、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分析
深基坑内的管涌问题发生后,必须引起高度的注意,不能单纯的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而是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有效处理。从工程案例来看,深基坑管涌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情况,应在多方面来做出系统的干预,并且更好的避免恶性情况的出现。当前国家在建设工程的数量上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如果想要在技术上、水平上获得提升,管涌问题是一项必须要有效克制的问题。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可对管涌问题进行系统的处理,告别以往单一方法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加强维护措施、环境监测
深基坑管涌在发生后,必须要在维护方面、环境方面进行探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对建筑的需求增大,很多的建筑物都建设在比较远的地区当中,这些区域在以往的开发并不深,因此有很多的情况未必了解。深基坑管涌的出现,要从内部出发,进一步的加强维护措施执行,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有效监测,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料,选择针对性的方法来处理,告别以往的恶性循环。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加强维护措施、环境监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必须要对周边建筑的情况深入分析,这主要包括周边建筑的沉降问题、裂缝问题等等。建筑物在增加的过程中,地质的沉降会表现的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深基坑外部的地下水位方面,多数地区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围护体位移情况,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观测。同时,在观测频率上,应每间隔1小时,进行1次的数据搜集,提高数据的全面性,为具体的干预措施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
第二,经过观测后发现,深基坑的管涌处理时,深基坑外部的水位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深基坑外部的地面沉降也没有特别显著的变化,周边的建筑物在沉降过程中并不明显,这就证明管涌的发生与沉降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大。
第三,在管涌处理过程中,应按照上述的监测方法,一直执行到管涌的处理完毕。在很多时候,管涌处理会导致沉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有任何的懈怠。
(二)深基坑内双液注浆
深基坑管涌问题的发生,注浆法的应用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但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本次案例的研究中发现,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注浆法的优势,可尝试应用深基坑内双液注浆法来完成。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深基坑内双液注浆的应用,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
第一,在发生管涌并停止施工后,项目部提出意见,并与围护设计人员讨论决定,采用以出水点为中心进行坑内双液压密注浆处理,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采用1∶0.25,水玻璃浓度为16Be,注浆深度为坑底至坑底以下6m,注浆范围为管涌点两侧各5m范围内。经过7h多的注浆,情况得以控制,原出水点已有浆液冒出,水头逐渐减少后不再冒水,第一次管涌得以控制。
第二,然而第一个管涌点得以控制后,距离原管涌点东侧又新出现了第二处管涌点,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此段围护体可能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单独注浆已不能产生明显效果,很可能管涌出水点继续出现,需要采取另外技术处理。
选择双液注浆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深基坑管涌做出有效的防护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多次管涌发生的可能性及具体的损害。但是,部分深基坑工程所处地区比较特殊,双液注浆的使用遇到了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应联合其他的巩固技术来完成,力求将管涌的处理一次性解决,将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坑外高压旋喷桩止水
随着深基坑工程的难度和复杂性不断的增加,选择多项技术综合应用过程中,坑外高压旋喷桩止水是一项可行性较高的技术。从优势上来分析,坑外高压旋喷桩止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该技术拥有完善的技术体系,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制定出相互匹配的技术方案,执行效果较好。
第二,坑外高压旋喷桩止水的兼容性突出。该项技术可与其他的技术有效联合应用,符合深基坑管涌综合处理的要求,且得到的效果较好,在业界内获得了较高的肯定。
第三,由于当前的深基坑管涌问题,多数都出现在帷幕止水方面,选择坑外高压旋喷桩止水是比较合理的。
在本次的工程案例当中,坑外高压旋喷桩止水的应用,利用以下思路来完成:通过以上对新管涌产生的分析,经讨论拟在坑外打设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具体措施为:在基坑外,以出水点为中心两边各打长3m、深度为-9m~ -15m、双排间距70mm的高压旋喷桩,同时坑外双液注浆,以补充流失掉的土层内的水分,保持坑外土体稳定,减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然而在旋喷桩施工后,坑内管涌仍未止住。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由于坑内外水头压力过大,浆液在水流冲刷下无法固结,导致了旋喷桩难以成型,必须采取新的措施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为了平衡坑内外水头压力,我们决定采用坑外降水、坑内回填的措施。坑外降水是建立在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作出的,管涌点出现的几天时间内,监测数据表明未出现不利影响,说明短时间抽取微承压水不会对周边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
本文对多项技术在深基坑管涌处理中的综合应用展开讨论,从获得的效果来看,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后,针对深基坑管涌的处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充分制止了管涌所带来的各项危害。未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和深基坑工程会深入的建设,管涌问题的发生和影响也会加深,应针对技术的综合应用、体系制定进行探索,要在多方面确保管涌发生后能够被客观的处理,进一步的加强防范措施,促使深基坑工程可按时完工。
参考文献
[1]丁勇.基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4(11):191+186.
[2]车灿辉,张智博,刘实.南京长江漫滩地区某深基坑突水原因分析及治理[J].岩土工程技术,2014(04):183-187.
[3]杨擎,刘毅,王勇,唐晓鹏,余村.隧道工作井深基坑管涌事故分析及处理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5(04):184-189+200.
[4]宋盈莹.城市深基坑工程中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04):44-47.
[5]赖玉璋.基坑管涌和SMW工法桩止水帷幕涌砂的处理[J].广东建材,2013(04):67-70.
[6]景朝暉,周晓灿,李全胜,钱川国,崔玉建.不规则形状的深基坑施工安全技术处理措施[J].城市建筑,2013(06):94-95.
[7]陈健.某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安全处理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3(11):230-231.
[8]董洪明,徐莉美,黄建科.河道深基坑施工中流沙与管涌的防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5):191-192+15-16.
[9]洪琪.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J].安徽建筑,2014(03):94-95.
[10]叶俊能,刘干斌.宁波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预警指标及风险评估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S1):1396-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