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太喜
摘 要:职业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本应该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然而近年来却出现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待不下、留不住的局面。本文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学校应当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 课堂教育 企业锻炼
培养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目标。然而,近年来却出现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待不下、留不住的局面,不利企业生产,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面对这一问题,职业院校应当如何应对呢?根据从教十几年的教师经验,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下面笔者就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职业道德培养目标
首先,应透彻理解职业道德素质的内涵。所谓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不同职业对应着不同的职业道德。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会成为技术工人,即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明白了培养的目标也就找准了职业道德培养的方向,即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品德良好、心理健康、吃苦耐劳、技能娴熟、作风过硬、关系和谐、乐于奉献的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为教育学生成为技术型人才指引了方向。
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从前教师单纯教授书本知识,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走天下的局面已经不适应今天的课堂教育。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书本知识,他们想要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他们想要了解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将来在什么地方能用到,或者说将来他们能干什么。学生对这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依靠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适当穿插一些企业公司的生产情况和企业文化背景介绍,及时向学生传达现代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以及怎样能成为企业里合格的员工等。通过企业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他们将来的工作环境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述学校往年优秀毕业生的优秀事迹,讲述他们的成功过程,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起到引导作用。最终,让学生知道将来成为优秀的技术工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品德。
三、职业道德的养成
培养职业道德实际就是养成一种习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好习惯真的太少,不爱学习,怕吃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缺少团结合作精神。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呢?职业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技能操作,教师可以利用在实习车间训练的时间,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例如生产制造某个零件,在尺寸精度的要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工量具做到丝毫不差。当然现代技能教学更应提倡一体化教学,利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做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从而让他们认真对待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为养成好的工作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四、通过企业中适当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实习车间。然而,实习车间必定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和方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通过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也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使得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到企业去锻炼,了解和熟悉企业的环境。通过与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接触,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人师傅的工作态度,明白工作时要遵循严谨的工作规范、程序。通过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还让学生学到了优秀员工身上的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让学生找到自己和优秀员工的差距,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的定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学到优秀工人的敬业精神。总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不可能短时间就能取得效果,需要教师耐心、有的放矢地去做每一件利于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事情。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