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中不乏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优秀成果。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物或古迹是()
A.甲骨文残片B.莫高窟C.司母戊鼎D.龙门石窟
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革命党人
4.2015年黄海“丹东一号”沉船经过进一步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在一个圆形瓷盘的正中间发现繁体的“致远”字样(如右图)。据此判断该舰舰长应该是爱国将领()
A.邓世昌 B.丁汝昌
C.刘步蟾
D.刘永福
5.某班级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的经济”为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B.“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改革”
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
D.“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6.张謇说:“环顾五洲,彼所称强大文明之国,犹是人也。以我中国黄帝尧舜禹神明之胄,退化不振,猥处人下,至有以奴隶目我者。”为顺应时代发展,改变这一困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大力兴办实业,力图实业救国
B.依赖皇帝,自上而下改革强国
C.排斥西方文明,支持清朝统治
D.推翻帝制,自下而上革命救国
7.右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队某一时期戴过的帽子,它可能见证了()
A.南昌起义
B.四渡赤水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8.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事件性质不同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双十二事变”D.八一三事变
9.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
1946年7月
1948年7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
280万
国民党军队
430万
365万
A.签署“双十协定”B.进行战略反攻
C.进行战略决战D.发起渡江战役
10.严复在《天演论》中指出“万物都离不开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法则……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说明“物竞天择”是生物进化的必然
B.进一步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C.用生物进化理论来阐释大自然的发展
D.试图唤醒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11.下列历史信息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C.抗美援朝——巩固新中国政权
D.土地改革——建立公有制
12.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
13.下列史实中,直接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有()
A.玄奘西游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鉴真东渡D.戚继光抗倭
14.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其言论导致外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
B.伏尔泰提出社会契约论,冲击了封建统治
C.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反封建更彻底
D.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5.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那么《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殖民压迫
C.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D.建立君主立宪制
16.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词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
17.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地图的变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A.德国的版图面积扩大,且领土被分开
B.奥匈帝国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等国
C.俄国变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巴尔干半岛出现了许多新兴国家
18.抓住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经济大危机、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突出的阶段特征是()
A.资本主义的转型时期B.世界从和平走向战争
C.多元发展的现代世界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19.下列哪项不是表格内容所表达的信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日本经济增长率最高
B.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C.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是英国
D.美国丧失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
20.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发展结合了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行业相关技术。这种现象体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B.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C.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二汉代丝绸之路图
材料三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结合所学汉代丝绸之路相关知识,写出材料二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地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图中C所代表的地区?(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22.(7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其间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人物编号人物人物速写人物编号人物人物速写
①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⑤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②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⑥广东南海人,发表过《孔子改制考》
③著有《海国图志》一书⑦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发表过《庶民的胜利》
④《新青年》的创办者⑧创建了“湘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请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类2人)。(4分)
(2)概述其中任意两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2分)
(3)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1分)
23.(5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标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国家对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请你完成下面表格。(3分)
信息提示
相关史实
制度建立
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
严重失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伟大转折
特色理论
(2)结合所学,你认为先进的思想理论对社会变革有何影响?(1分)
(3)通过回顾历史,你认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1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2分)
(2)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并举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2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2分)
25.(6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图一中央人民政府公函图二不结盟运动会议 图三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图四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图五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图六周恩来总理参加
与英国首相会晤日内瓦会议
材料二历史价值观,指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本军突然地攻击中国军。这样,所谓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就开始了。
——(日)井上清《日本的历史》
材料三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断。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某班级制作历史墙报收集的资料,墙报题目是“现代中国外交风云”。请挑出不能直接反映这一研究主题的两幅图片。(1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说出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2分)
(3)材料三这组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欧洲的百年历程。结合所学,请你续写对漫画的理解,并为此作品起个适当的题目。(3分)
第一部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进行混战,遍地战火,欧洲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题目:
参考答案
一、1.D2.D3.A4.A5.D6.C7.B8.C9.C10.D
11.C12.B13.B14.D15.C16.D17.A18.B19.D20.C
二、21.(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长安。西域都护府。
(3)沿线国家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
22. (1)①⑥/②⑧/③⑤/④⑦
(2)地主阶级爱国思想家: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倡学习西方技术。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先进知识分子:学习民主和科学,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答出任意两个,言之有理即可)
(3)由表及里,越来越深入。
23. (1)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2)先进的思想理论推动社会变革的发展。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24.(1)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
(2)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新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任答一例)
(3)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启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25. (1)图二、图四。
(2)一则材料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否定历史;另一则材料基于史实,承认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原因:不同的价值观,使编写者对事实做出了不同的判断。
(3)第二部分:二战结束后,欧洲陷于美苏的全面“冷战”对峙中,虽然战争最终没有爆发,但加剧了紧张的局势,欧洲国家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第三部分:冷战结束后,欧洲的一体化向纵深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走向统一。
题目:“从战争到联合”或“从分裂到联合”。
(开放性试题,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