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2016-05-14 12:37丛孟秀
武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研究

丛孟秀

摘 要:通过查看近期有关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论文,了解前人主要从地域特点、战争、人居迁移、宗教等因素分析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提出了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思路:地域文化——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传统武术历史与文化的信息系统内容框架。

关键词:中国 地域武术文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040—03

1 引言

武术拳种的流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它的地域性,地域性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郭志禹、郭守靖提出,地域文化——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的新思路;张胜利、郭志禹根据地域武术文化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立”字研究模式;申国卿提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以“发展”为主题的方向特点,又在“中国体育科学”上发表了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转型机制,反映了地域武术文化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当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目前,以地域武术文化为博士、硕士论文题目的研究陆续发表,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的研究有陇右、燕赵、荆楚、浙江沿海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地域特点、战争、人居迁移、宗教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和查找文献,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

3 研究与分析

3.1 地理环境特点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中国武术中盛行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武谚,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南北、东西武术的地域性差异。凌扬藻在《蠡勺》中指出:“技击之有南北二派,实由于天时地理之关系,出诸天演之自然,非人力之所能为也。”明代唐荆川的兵家典籍中描述《武编》记述:“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习之”。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也记述明代的武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富有地域性色彩。

广东等地海洋环抱的地理环境因素则又赋予了岭南武术进取务实的发展特点。而“陇上拳家存古意”之说,也正是陇右地理环境特点对于该地域武术文化特色影响的真实写照;甘肃天水地区的壳子棍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孤岛型”发展方式也是非常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现象。

3.2 兵戈纷争对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

持续不断的军事战争对于中华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及其特征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俞大猷的《剑经》等,被奉为传统武术的经典据。《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2061年间,发生在中州的战争位居榜首。中原战争频繁的战争促成了陇右的尚武传统,《汉书 地理志》、《通典 州郡四》中皆有陇右各地“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多尚武节”、“名将多出焉”等文字记载。韩雪在对中州武术的分布、地域特征做了系统研究的基础,论证了地理环境的一般影响、社会风俗的作用、政治经济的左右是中州武术文化的成因。郭德兵在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研究中也做了一些探讨。

戚继光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军事家先后被派赴吴越定倭,残酷的军战启发着这些武艺高强的将领纷纷开始了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武艺训练。南宋岳飞的精锐之师被誉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自宋以来,中国武术的表演性和娱乐性功能一贯在吴越地域有着突出的展示。《中国武术史》中写道:“偏安南方长江流域的汉族政权多享乐苟安,崇尚声色玩乐。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娱乐性武术得到了较大的促进。”

3.3 移民运动对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

遭受长期战争的折磨,民族迁徙是人们想出逃离苦难的结果。伴随着外来人口和异域文化的涌入,吴越地域的居民构成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自然而然地吸收百家武艺之长并潜移默化地勃发出文化融合的动力。从东吴到南宋,著名的永嘉之劫、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又为吴越带来了三次空前的移民潮流;明末倭乱之际,强悍的日本刀法的引入和武术“手搏”之技外传东瀛。巴蜀武术的拳种分布也呈出了明显的地域特点——川西以成都为中心,其拳种风格接近南方拳种,以灵巧技法为主,代表拳种如火龙拳。位于北方的燕赵地域同样表现出了与巴蜀、吴越武术相似的文化交融特征。如:祁家通背拳始传于河北冀梁,经过与江南郄蛮子以枪换拳以及从河南马氏学习刀法等过程,在广泛吸收多家之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枪、刀、手为一理的祁家通背拳种,少祁派刚中寓柔的特点则又体现了燕赵武术的融汇贯通传统。

3.4 农村、城市武术文化的转变

宋代农村武艺结社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建立的,除弓箭社外,北宋末至南宋初,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遍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诸城,发展规模甚大。农村武艺结社组织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民间武术的大力发展。武术陆续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但到民国时期,城市武术组织的大量派生,改变了原来武术主要在农村传习、自生自灭的情况,形成了以城市武术组织为中心,推动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如中央武术馆与精武体育会分别建在北京、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地位的城市,更为突出了武术传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3.5 宗教对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

宗教文化也推动着武术文化的发展,白莲教以“反清复明”的口号在中国北方农村宣传和组织,吸收习武者进入教会,教会内成立多种武术团体,促进了武术传播,最为代表的是“义和拳”组织;乾隆三十年创立的“天地会”中传习拳术人颇多,其中“洪拳”在天地会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拜上帝会”是洪秀全在道光二十三年创立,太平军在14年的战争中,转战十八省,将士将擅长的武艺也被带往各地,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交流和传播。

武术文化不仅受到地域、战争、移民、都市、宗教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朝廷政治影响:从“武举制”的兴起到“武举制”的灭亡,中国武术也发生大起大落的现象,在民国初期,武术又得到大力提倡。阴阳哲学概念在武术理论与技术中得到极为广泛的运用,形成了极其丰富、色彩各异的技击原理与方法。如《易经》八卦学说被武术广泛采用,作为武术技击理论的重要指导原则。

4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蒋松卿的“楚文化与楚国武术”、陈荣亮的“闽台武术文化渊源管窥”、高正的“武当山与武当武术”、刘绥滨的“四川武术与武当拳的渊源”、程大力的“少林武术通考”(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和李成银的“子午门功夫与齐鲁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2期)等一些学者发表了相关武术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郭志禹认为,近代唐豪的《少林武当考》和《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以及徐震的《国术论略》是武术文化研究的开端,并提供假设的研究思路:武术文化区域——武术文化圈——武术文化丛——武术文化特质—— “武术文化圈”的武术共性文化特征——地域武术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郭志禹继续构建了传统武术历史与文化的信息系统内容框架,初步勾勒了中国武术的地域分布:燕赵、中原、齐鲁、吴越、荆楚、闽粤、秦晋、巴蜀、黔贵、西北、关东、西域、西南边疆、赣皖、广西地方、海南地方、港澳、台湾及其他区域武术。为后期学者对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有利于武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发展。但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研究地域、战争、政治等对地域武术文化影响的方面,对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的不够充分,对武术文化的地域特征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模式和规律,也没有系统性。

郭守靖则在第三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上提出:以齐鲁武举人数与地域环境、习武风气、民族性格的相互关系,得出,武举制对齐鲁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武举人分布规律和鲁西与胶东的习武特点。后期在“文化冲突与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创新”上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习武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是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内部冲突的根源,其发展过程具有文化共通性,这两种运动形式促进了地域武术动作技术的形成。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提出汇流地域内武术要素,整合拳种体系,世俗武术文化和精英武术文化同步发展的建议,为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的创新之路,深入的了解地域文化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张胜利在2011年4月提出:梳理以本地域内的本体或相关武术文化划分的研究区域,遵循“技术反映文化,文化影响技术”的原则对本地域内典型拳种进行个案研究,归纳和概括本地域独特的武术文化现象和特征,来分析本地域武术文化形成发展的因素,命该研究模式为“立”字研究模式。初次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构建模式,方便学者们对武术文化的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利于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发展与创新。

运用相关学科和相关的文化理论对地域武术进行分析和探索。如蒋松卿的《楚文化与楚国武术》、郝心莲陈青的《黄河武术的自然文化背景》、李德祥《中国哈尼族武术文化初探》、汪俊祺的《徽州地域武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综述》等对地域武术文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仅仅是对地域武术中某一方面或某一文化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模式和规律还有待系统。申国卿在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转型机制中认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当代转型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为中华文明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创造力。裘静芳在研究地域武术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术文化旅游的构想,论述了发展地域武术文化旅游有利于保护和传播当地的武术文化以及经济互动的作用和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5 结论

武术文化的地域空间,其在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武术人们豪放与细腻的性格差别,战乱催生了斗争结义,导致大批移民远离家乡,同时也崇尚了武艺的民俗武风,推动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特色的形成,为中国武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沉韵的巨大基石。

武术文化在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中不断推陈纳新。其中研究学者们认为对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首先要将武术放到具体的文化区域内讨论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然后在这种特定区域内提出地域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勾勒出中国武术的地域分布,并提出地域武术的发展规律,以防出现武术区域文化的杂糅现象。武术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构建,为了展示中华多元传统文化,就要充分研究地域中的武术文化,并将这种地域武术文化与国家形象构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郭守靖,郭志禹.从地域文化学视角透视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71-75.

[2] 张胜利,郭志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模式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11(4):73-77.

[3] 郭玉成,范铜钢.国家形象构建视域下的武术文化传播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院报,2013(4):83-87.

[4] 杜舒书.秦晋武术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4):70-90.

[5] 郭守靖.文化冲突与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14-17.

[6]王玉龙.山东省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武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Review of Chinese Regional Wushu Culture Research

Cong Mengxiu(P.E.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00, China)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recent papers on regional Wushu culture in china, the study tries to understand forefathers papers on chinese Wushu culture mainly from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war, human migration, religious factors doing analysis, puts forward new ideas of regional Wushu culture research: regional culture—Wushu culture —regional Wushu culture. Based on the study idea,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Wushus history and culture.

Keywords:China regional Wushu culture research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华武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