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 龙勇
摘要:以国内190家模块承接商为实证样本,探索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增量式、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模块可降解性、市场互补资产与人力互补资产的调节效应。层级回归结果表明:技术集成能力提升两类创新绩效,且模块可降解性、市场互补资产以及人力互补资产在两类创新实现路径上皆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模块创新绩效; 技术集成能力; 人力互补资产; 市场互补资产; 模块可降解性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5.1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5-0045-05
Abstract:Taking market complementary assets, human resource complementary assets, module biodegradability as moderators,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190 module supplier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apability on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modul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conclusions show that,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ap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ed to both the two types of modul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ll moderators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in the linkages between supplier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apability and its related two types of modul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Key words:modul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integrating capability; human resource complementary assets; market complementary assets; module biodegradability
经济全球化与分工细化为中国模块承接商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机会。部分企业依托特定技术优势与外部知识整合实现了模块创新[1]。然而模块集成商通过核心技术模块内隐与产品架构设计跻身创新价值链高端,将承接商创新活动限定于边缘化、同质化的外围领域[2]。这加重了模块创新价值的被俘获风险,同时竞争者对外围模块的创新模仿也导致创新价值的易逝性。模块承接商该如何实现模块创新与创新价值获取有待学界与行业实践者的解答。对此,学界从模块创新实现与创新商业化两个层面加以探索。首先,研究表明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短板是制约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且技术集成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3]。而对技术集成能力构念的定义、涵盖要素及测度,学界还未获得共识[4],涉及技术集成能力与模块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也较少。其次,模块创新自由度、受控性取决于模块可降解性[5],而创新价值的实现又依赖企业互补资产在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中的辅助作用[6-8]。这表明模块可降解性、互补资产在企业创新价值实现路径上存在调节效应。基于此,本研究实证分析并探索模块承接商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创新价值实现路径上互补资产、模块可降解性的调节效应,以期对承接商的创新决策、价值实现提供现实指导。
1 理论基础
模块化影响模块创新的实现模式、创新强度及创新领域,并造成模块创新困境。首先,独立模块间界面协调下的松散技术耦合与模块承接商“自组织”特征削弱了承接商与集成商间专有性技术的互补关系,并为模块内部技术探索与独立创新提供激励[9]。同时模块行业竞争压力迫使承接商诉诸创新实现差异化,并引发行业内基于创新模仿的背靠背“竞争淘汰赛”,这加剧了模块创新价值的易逝性。其次,集成商通过对外围知识(Peripheral Knowledge)的掌握及人为控制模块可降解性,实现对承接商创新活动基于过程与结果的控制,因而承接商创新价值容易被盘剥。最后,集成商通过核心技术模块内隐与人为控制发包模块的模块可降解性,制约模块承接商的知识创造与竞争力提升,从而将模块承接商限定于外围模块创新、技术碎片化的普通模块组装、制造等价值链低端位置,即“低端锁定”[10]。
对此,基于模块规模、边界拓展的再集成[11,12]成为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创新空间拓展及价值链攀升的有效途径。伴随技术集成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技术集聚、知识沉淀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模块创新可能沿着一般性技术改进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螺旋轨迹上升[13]。同时,互补资产在技术创新源到创新价值实现路径上存在调节效应[14,15]。而从现有文献中发现涉及技术集成能力(集成创新最重要的来源之一)[16]与模块创新绩效(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较为少见,且互补资产、模块可降解性的调节效应分析鲜有涉及模块创新领域。因此本研究设计对现有研究具有补充意义。
2 假设提出
2.1 技术集成能力与模块增量式、突变式创新绩效
模块增量创新指在不改变模块间界面规则情况下对模块内部设计参数的局部修正与提升,而突变式创新则强调模块内核心技术的根本性创新。在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中,最新观点视技术集成能力为涵盖技术监测能力、技术学习能力、技术系统整合能力与组织系统整合能力的四维动态能力。其中,技术监测帮助承接商基于自身技术专长,并沿着技术演进特定方向搜寻外部相关技术知识,帮助其理解市场需求、准确识别潜在创新机会与创新方向,为两类模块创新提供了市场化支撑。技术学习能力通过激发企业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完成外部知识吸收、转化与新知识领域的开拓,并为两类模块创新提供知识支撑。此外,技术集成能力作为一种动态能力,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技术匹配、整合,满足了特定创新目标引导下的组织系统整合诉求。在创新价值实现上,模块内部的技术资源集成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可模仿度,并使企业获得非模仿型竞争优势(non-imit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且张方华的实证研究结论也表明企业技术集成显著提升创新绩效[16]。据此提出:
假设1a:技术集成能力提升模块增量创新绩效
假设1b:技术集成能力提升模块功能突变创新绩效
2.2 市场互补资产的调节效应
市场互补资产通常是指由分销渠道、服务网络、品牌、顾客维系等与企业创新商业化活动紧密关联的专业化资产。充足的市场互补资产可以帮助企业接近重要客户并准确聚焦、发掘客户潜在需求。而顾客需求导向是成功实现创新商业化的重要保证。此外,发达的分销渠道与服务网络确保了产品获得的便利性,并能间接扩展企业客户群体,最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现有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以市场知识、人脉关系、品牌、售后服务为代表的市场互补资产可以强化企业创新所引致的竞争优势[17]。据此提出:
假设2a:市场互补资产禀赋越高,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增量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假设2b:市场互补资产禀赋越高,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突变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2.3 人力互补资产的调节效应
人力资产是对具有价值创造潜质的企业员工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工作经验(Knowledge, Skill, Ability, Experie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KSAOS)等的总称[18]。由于创新的本源是员工创造性,现有研究广泛认同人力互补资产对企业创新的商业化具有强化功能。例如,丰田汽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的“咨询小组”实践,通过派遣专家小组到供应商企业,分享与传播丰田公司内部高价值信息,并与供应商协作解决元部件生产成本与技术改进问题,最终提升供应商的创新绩效。此外,王发明[19]等在对中国动漫产业创意集群的研究中发现人才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培养与引进人才作为建立企业人力互补资产的重要方法,能最终提振企业创新的价值产出。因此,高禀赋的互补人力资产为企业创新商业化提供智力支持与知识保障,能间接提振企业创新的价值实现。据此提出:
假设3a:人力互补资产禀赋越高,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增量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假设3b:人力互补资产禀赋越高,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突变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2.4 模块可降解性调节作用
可降解模块通常表现为模块功能的独立性,且模块内部技术集成形式与过程不影响其它模块的功能及模块的组合效果,不可充分降解的模块则突出了与其它模块间较强的技术、知识依赖性,这类模块的内部创新因系统匹配问题而表现为受控性强或不允许改动。模块可降解性不但与产品物理功能可降解性有关,而且特定模块的加工技术、知识可分割性也会对模块可降解性造成影响。此外,模块可降解性也体现了集成商对承接商模块创新行为的战略控制意志。因此,模块可降解性越高,模块创新自由度越大、受控性越弱,此时基于技术集成的模块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越顺畅。据此提出:
假设4a:模块可降解性越高,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增量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假设4b:模块可降解性越高,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突变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
2014年3~6月共向重庆、西安、成都、武汉等地企业发放问卷559份,收回215份,剔除无效问卷25份,实得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34.0%。样本企业细分行业分布及占比:家用视听设备制造60家(31.6%)、基础软件服务36家(18.9%)、集成电路制造31家(16.3%)、化工设备制造27家(14.2%)、发电装备制造11家(5.8%)、汽车整车制造11家(5.8%)、航天器制造4家(2.1%)、金融服务业10家(5.3%)。
3.2 变量测量
①增量创新绩效。参考张刚的研究[20],从模块技术改进、自有市场巩固以及销售、利润增长率三方面共3个指标测度。②突变创新绩效。参考李宏贵的研究[21],从核心技术变革、新市场开拓、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三方面共3个指标测度。③技术集成能力。参考郭亮的量表[4],从技术监测、学习、系统整合能力及组织系统整合能力四方面共4个指标测度。④模块可降解性。借鉴陈向东及Tiwana的研究[22],从模块界面特征,模块功能、技术独立性及加工过程独立性四方面共4个指标测度。⑤市场互补资产。借鉴蔡新蕾的研究[15],从产品分销渠道、服务网络、品牌、对顾客需求的感知能力及外部企业市场互补资产引入
五方面共5个指标测度。⑥人力互补资产。参考田立法的研究[18],从企业人力互补资产禀赋及外部引入人力资产两方面共4个测度指标测度。⑦为控制其它因素的干扰,将企业规模与行业特征(非高新技术行业=0,高新技术行业=1)纳入控制变量。
3.3 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运用单因子检测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主成分载荷量占20.229%,未达到多数,排除同源偏差。对主要变量做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变量Cronbach's α值高于0.7,显示变量信度通过。变量指标因子载荷大于0.7且变量AVE 值(表2)大于0.5,因而变量收敛效度通过检验。相关系数表(表3)对角线上加粗数值(变量AVE值平方根)大于对应变量所在行、列的相关系数值,表明变量判别效度通过验证。
4 数据分析及结果
4.1 主效应检验
运用层级回归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表4显示:在完整模型(模型5与模型10)中,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人力互补资产以及市场互补资产对两类创新绩效的影响皆不显著。而技术集成能力与增量式、突变式创新绩效回归系数分别为0.106(p<0.001)与0.279(p<0.001),假设1a、1b获得支持。由此可见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人力互补资产及市场互补资产并非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直接要素,而技术集成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创新价值实现。因为在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中新产品推出需要跨学科、多领域知识与技术的集成,技术集成能力保证企业通过技术关联性将核心技术能力运用、扩展到更广泛领域,并通过关联技术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与产品市场表现;在产业结构成熟的非高新技术行业,伴随多样化知识运用与新技术集成的产品质量提升同样也能达到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效果。
4.2 调节效应检验
模型5、10显示模块可降解性与技术集成能力交互项对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62(p<0.001)与0.196(p<0.001),假设4a、4b通过检验。市场互补资产交互项对应回归系数为0.089(p<0.001)与0.037(p<0.001),假设2a、2b成立。人力互补资产交互项回归系数为0.044(p<0.001)和0.081(p<0.001),假设3a、3b获得支持。人力、市场互补资产的正向调节效应表明,技术创新商业化效果取决于市场知识、人力资源与技术集成能力三者的协同发展。这对我国企业重技术、轻市场、轻人才的发展模式提出预警。互补资产所有权决定创新商业化利益分配权[23],这也解释了部分承接商在缺品牌、轻设计及面临创新人才瓶颈时所展现出的创新价值易侵蚀性。模块可降解性的正向调节效应表明,对特定复杂系统产品生产(例如,航空发动机、大型发电装置),为兼顾元器件匹配问题其生产组织方式并不能实现完全模块化,而低降解性模块更容易受制于模块加工技术、模块知识可分割性及模块集成商战略控制意图的制约,而表现出模块创新惰性。
5 实践指导意义与未来研究展望
5.1 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应注重技术集成能力的培育与发展。高水平的技术集成能力成为成功识别客户,以及在市场新需求下,实现产品技术改进、质量提升、抵御创新模仿和纵向价值链攀升的有效手段,因而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其次,为获得可持续、理想的技术创新效益,企业在集成创新活动中还必须兼顾模块创新自由度甄别、市场导向、品牌建设与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四者的同步发展,并形成创新合力。最后,鉴于自有专业化互补资产的建立具有耗时、路径依赖、且高度依赖专业知识沉淀等特点,本土企业为实现创新绩效的快速提升,也可以考虑外部合作机制主导下的专业化互补资产注入,从而实现企业间互补创新与合作共生。
5.2 未来研究展望
技术集成能力作为企业动态能力之一,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讨论在文中并未述及,这些问题可留待后续研究补充。其次,模块创新绩效生产路径上是否存在其它调节因素?例如,企业间关系因素是否显著调节集成创新绩效的生成?后续研究可以深入探索。最后,针对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人力互补资产以及市场互补资产等因素对创新绩效无显著直接影响,后续研究可补充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1]郝斌. 模块化创新企业间的价值吸收——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1, 29(1): 147-153.
[2]武建龙,王宏起,李力. 模块化动态背景下我国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机会、困境与突破[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6): 45-57.
[3]陈向东, 严宏, 刘莹. 集成创新与模块创新——创新活动的战略互补性[J]. 中国软科学,2002(12): 52-56.
[4]郭亮, 崔嵩, 于渤. 技术集成能力内涵及其维度构成的实证研究——以装备制造企业为例[J]. 科学学研究, 2014, 32(8): 1271-1280.
[5]陈向东. 模块化在制造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1): 36-42.
[6]Ceccagnoli M, Graham S H, Higgins M J. Productivity and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in Firms Demand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0, 19(3):839-869.
[7]Lai Hsien-Che, Chiu Yi-Ching, Liaw Yi-Ching, et al.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Divisionaliz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 21 (4) :983-995.
[8]蔡新蕾, 高山行. 技术能力和专有互补资产对企业技术商业化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研究, 2013, 34(12): 97-106.
[9]Hao Bin, Yanan Feng, Frigant V. Rethinking the Mirroring Hypothesis: The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ical Modularity, Tacit Coordination, and Radical Innovation[J]. R&D Management, 2015: 1-14.
[10]Chesbrough H, Kusunoki K. The Modularity Trap: Innovation, Technology Phase Shifts and the Resulting Limits of Virtual Organization[Z].//Nonaka I, Teece D.
[11]沈于,安同良. 再集成: 一种“模块化陷阱”——基于演化视角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2(2):89-97.
[12]杨水利,易正广,李韬奋. 基于再集成的“低端锁定”突破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6:122-134.
[13]陈劲,王方瑞. 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模式探索[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129(3): 49-58.
[14]Ceccagnoli M, Graham S H, Higgins M J. Productivity and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in Firms Demand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0, 19(3):839-869.
[15]蔡新蕾,高山行. 企业创新商业化实证研究——创新独占性和专有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J]. 科学学研究,2011, 29(9):1397-1405.
[16]张方华,吴剑.中小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预测,2011(5):18-24.
[17]罗珉, 赵红梅. 中国制造的秘密:创新+互补资产[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5): 46-56.
[18]田立法. 企业人力资本资源前沿研究评述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8): 33-44.
[19]王发明.互补性资产、产业链整合与创意产业集群——以动漫产业为例[J]. 中国软科学, 2009(5): 24-32.
[20]张钢,徐乾. 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7,4:49-56.
[21]李宏贵, 熊胜绪. 互补资产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个理论模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7:64-71.
[22]Tiwana A. Does Technological Modularity Substitute for Control? A Study of Alliance Performance in Software Outsourc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 769-780.
[23]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 Research Policy, 1986, 15(6):285-305.
(责任编辑:辜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