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永恒精神的绽放

2016-05-14 15:37
琴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克里斯多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20世纪的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先后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等文学作品,并撰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艺术、文学泰斗的传记,于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都在为正义与真理呼喊、在奋斗,被世人称为“欧洲的良心”。

文字是他的武器,音乐是他的盾牌,从而造就了罗曼·罗兰在文学史上的光辉与成就。正如人们对他小说的评价:“用音乐写小说”,毫不夸张地说,在他的作品里,音乐无处不在,似乎天生就存在于此,从而得天独厚,让笔下生花,让人性更为饱满。罗曼·罗兰爱音乐,爱文学,爱贝多芬,因此他用文字勾勒了一个绚丽多姿的音乐世界。

热爱源于童年

孩子对某件事物有兴趣,有一部分源于天生,另一部分需要人正确的引导,罗曼·罗兰属于后者。他从小就热爱音乐,这要归功于他的母亲。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家里条件不富裕,并不能为他请音乐老师,给他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但他有一位热爱音乐并对音律很敏感的母亲。虽然他的母亲钢琴技艺也不高,但她尽最大的能力教他弹琴,还特别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这为他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用音乐丰富了他幼小的心灵。就这样在母亲的培养下,罗曼·罗兰对钢琴的喜爱与日俱增。母爱是巨大的一团火焰,燃起了罗曼·罗兰与音乐的不解之缘,燃起了他未来文学创作的源泉。

15岁的罗曼·罗兰随父母搬到巴黎居住,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后,他更真切地感受了音乐的魅力。闲暇时的他,会经常去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等音乐大师作品的音乐会。甚至在他两次报考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落榜时,他还幽默地说:“应该谢谢莎士比亚与音乐先占了我的心。”其后,当他在罗马攻读考古学研究生时,还凭借出色的钢琴演奏技巧成为社交场上的座上宾,一时风光无限。法国艺术专修学校校长甚至认为罗曼·罗兰就是属于音乐,没能投身于音乐行业,是艺术界的一大损失。也许让人感觉有些夸张,但可想而知,当时罗曼·罗兰的音乐造诣也是极为出色的。

音乐的纽带还牵引着一段幸福。1892年,罗曼·罗兰结婚了,妻子是一位音乐家。他们的爱情正如他在《回忆录》里说的那样,拥有与他共同兴趣爱好的妻子,才能让音乐在他们的爱情里占了一半的位置,也因此收获了快乐与幸福。这位文坛匠人对音乐的热爱显得如此直白与坦诚,只有爱得如此深沉,才能奏响如此美妙的生活乐章。

贝多芬的音乐谱写了生命交响曲

假如说罗曼·罗兰是喜欢莫扎特和海顿,会将他们的音乐比作病时看护的情人,那么贝多芬就是在他生死攸关时,能唤起生命火花,能为他谱写生命交响曲的天使之歌、上帝之曲。他是那么炙热地爱着贝多芬的音乐,是那么深刻地被他影响着,从而成就了世人眼中杰出的他。

罗曼·罗兰在文学上首次的成功,是他撰写了《贝多芬传》。这部作品不只将他的音乐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将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力量与魅力打磨得恢宏而又扣人心弦。他以高度的艺术涵养与文学功底,讲述了贝多芬的一生与命运所作的斗争,并以巨大的热情将那个音乐世界里的贝多芬的英雄形象烘托得极为高大。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让他笔下的一切都生动起来,让读者更能感知到贝多芬音乐上的崇高精神。

除了这部传记外,罗曼·罗兰最引以为豪且伟大的作品是《约翰·克里斯多夫》,是一部以贝多芬为原型,并将他自己对音乐、人生、友情、爱情的看法与思想贯穿于全文的小说。这部书里,不仅深刻地刻画了一个音乐家——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成长之路,以及罗曼·罗兰关于音乐作品的描述与理解,而且他还用音乐折射20世纪初欧洲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挣扎,更是向世界的呼唤与警示。《约翰·克里斯多夫》可以称为一部音乐作品,并且文章的结构都是按照4个乐章的交响曲形式相对应设置了4卷,其中,小说的第一卷《黎明》是以贝多芬生平为蓝本写成的。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罗曼·罗兰能如此与音乐相连,是因为贝多芬音乐的洗礼与冲刷才最终构成了他的文学作品的灵魂。所以,当他与妻子离婚,悲伤到难以抑制时,他来到了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寻找他的影子,寻找他心中的静息之地,从而抚慰内心的悲凉,重新唤起与人生抗争的斗志与热情。正如他说的那样:“在雾气朦胧的莱茵河沿岸,在四月份潮湿的日子里,我独自和贝多芬在一起,向他倾诉衷肠,我心中充满了他的痛苦、他的勇气、他的悲伤和他的快乐。他的强有力的手,把跪在他面前的我扶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罗曼·罗兰都在研究贝多芬,还深刻地研究了贝多芬的音乐遗产。从这种种表述和行为中,贝多芬的音乐不可不称之为他内在灵魂的寄托。

其实,罗曼·罗兰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文艺作品、政论、音乐评论,所以他写过很多音乐评论性文章与艺术专著,是著名的音乐史家、音乐评论家。这一切既源于他对贝多芬和音乐的炙热,更源于他曾经学习与工作的经历的积攒下来的扎实的音乐功底与知识。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一篇关于音乐史的论文——《现代歌剧之起源》,他还在法国的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当过一段时间的音乐史教授,发表过关于17世纪欧洲歌剧史的著作,比如《往昔与今日的音乐家》《对比往昔音乐之旅》《昔日音乐家》《现代音乐家》《歌德与贝多芬》……他在音乐上的研究与成果是如此之多,可谓硕果累累,直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世人。

无形的音乐,对于罗曼·罗兰来说,有着巨大的英雄形象,给了他作品无限的力量,是他内在精神的象征与外在显示,是他呼唤世界的光明与正义时跳动的脉搏与底气。他向往着激情澎湃的生命与精神,他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与包容,所以他笔下会有着英雄气概的安奈德、音乐激情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等人物,且都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这一切,有了音乐,就成就了作品,感染了读者。

猜你喜欢
克里斯多罗曼罗兰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致罗曼·罗兰
罗曼·罗曼: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被遗忘的音符
被大自然“回收”的豪宅
德奥运冠军得意忘形挨批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克里斯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