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2016-05-14 09:07胡国伟
关键词:创业对策大学生

胡国伟

摘 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国家政策的迫切要求。文章从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89-0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在2001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从114万,快速增加到了749万[1]。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局势,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需求问题,国家和各地政府都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刺激政策,鼓励大学生自谋出路,自主创业,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然而,从事实上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并不理想。据2014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为1%左右[2],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率20%—30%比较,还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我国大学生在开展创业时,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局限,主观和客观条件上还不能完全满足自主创业的要求。

一、大学生创业的困境

大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年轻有干劲,能吃苦耐劳,这是创业的最大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自身内外条件的限制,这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一)意识

一些大学生不明时政,思想上跟不上形势,不能感知到国家创业大潮和个人发展机遇的来临。表现在意识上为不愿创业,对国家极力鼓励扶持的创业行动反应缓慢,缺少想法和激情。

(二)能力

大学生长期处在“象牙塔”中,与社会接触比较少,各种社会实践能力比较欠缺,个人的能力素质与创业需求有较大差距,一时难以肩负起独自创业的重担。

(三)胆量

一些大学生缺少单干的闯劲和对生活的挑战精神,做事过于谨小慎微,过于考虑风险责任,怕创业失败没有脸面,怕经营亏损承担债务,对创业没有胆量尝试。

(四)项目

有些大学生非常希望能够创业,但是,通过市场考察,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空间,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项目入手,只好反复寻找,反复放弃。

(五)经验

在大学专业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都与创业毫无相关,即便是学习了相关专业的学生,经营企业的实战经验又十分有限,对独自经营掌管企业产生畏惧和担心。

(六)资金

当创业前期的所有计划、考察、论证都已完成,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时,最后发现启动资金难以到位,只好无奈放弃或暂时搁浅。

(七)人脉

大学生与外界接触面比较窄,与社会人群交往不多不深,关系网疏松,信息来源、创业规划、行业引导、经营管理等,都缺少社会上有实战经验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二、大学生创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问题看出,大学生创业比率低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个人主观上的不愿意创业和客观上的不够条件创业。

(一)传统观念较重

观念落后是大学生拒绝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一些大学生还抱着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辛苦读大学,就是为了今后能在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找到一份“公差”。觉得只有“国家人”的工作才能稳定,自己和家人脸上才会有光。相反,认为自主创业没有依靠感,是低人一等没有能力的表现。

(二)自身条件不足

受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只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于社会实践锻炼。他们进入社会后,自我动手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存在很大缺陷。当所学专业知识在创业中用不上,自身能力又与社会需求脱节时,他们感觉自己在创业大潮中无法施展手脚,只能走向传统的就业道路。

(三)项目创新不够

大学生在构思创业项目时,往往都习惯性地从个人喜好出发,主观地认为自己喜欢的项目产品,消费者也一定会喜欢,缺乏对前期市场准确的调查和理性的分析[3]。创业项目总围绕着所在校园、传统的餐饮和商铺销售来构思,缺少创意和创新,不懂得利用当今“O2O平台”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因此,总觉得市场缺少项目,传统项目缺少市场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四)借贷与融资困难

希望自主创业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他们希望通过创业改变家庭贫困现状。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筹措资金非常困难。虽然国家在创业贷款方面有了支持政策,但在条件上也有一些限制,无形之中增加了创业学生的贷款难度。启动资金筹措难,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原因。

(五)人生经历简单

许多大学生都是过着校园单纯的生活,与社会接触少,经历的人和事都十分有限,思想思维不成熟,社会关系网单薄。没有坚实的人脉基础作支撑,让创业学生感觉孤立无援,难以驾驭企业运行和面对出现的困难。因此,许多学生选择将来有了丰富的社会和人生经验后,再实施创业的道路。

三、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的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现时最强的号召,创业创新的主角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开发出其他就业岗位。因此,社会各界都要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促使创业成功、产生效益。

(一)注重创业意识引导

大学的各级领导和各任课老师,都要共同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肩负起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重要任务。现今,一些在温室中呵护长大的学生,思想观念不成熟,就业意向比较模糊,对国家形势缺乏洞察力,机会来临浑然不觉。有些就业依赖性强,不愿自我从零开始创造事业。这就需要身边的老师进行政策引导,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思想灌输,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特别是担任创业培训课和形势政策课的老师,更要树立起责任意识,讲清当前国家鼓励创业的形势政策,在学生头脑中培植强烈的创业想法,树立起“自主创业,为国分忧”的思想。

(二)加强创业知识培训

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创业发展就慢,甚至有可能失败。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知识培训十分必要。当前,许多省市和大学都已着手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但是,受条件限制,这种培训还没完全普及开来,模式也不成熟,参加的人数还比较少。各大学要提高对创业知识培训的认识度,把创业培训普及开来,覆盖所有的学生。加强创业培训课师资力量建设,依靠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教程,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事先打牢理论基础。

(三)强化创业实践指导

在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师生创业的指导性意见。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支持有创业经历的教师带领学生创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得到教师指导。对在校期间创业和休学创业的学生,学校要安排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全程跟踪和技术指导,保证学生创业的成活率。结合专业特色,实行“校企合作,对接社会”的办学模式,把学生送到当地企业去实践锻炼,完成创业前期的感性认识。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给学生讲述创业故事,用鲜活的案例来激励、警示创业学生,给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

(四)组织创业项目大赛

举办创业项目比赛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集体智慧,激发学生个人的创业想法和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因此,要树立“向大赛要项目,向大赛要创新”的思想。要通过大赛评选出有创意、有技术含量、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供学生去实施开发。当前,我国已经启动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一些省市也相继跟进组织了类似的比赛,作为拥有丰富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高校,理应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比赛活动,发现一批有创业头脑、创业意愿、创新思维的青年,挖掘一批优秀创业项目,并给予奖励、扶持和投入开发,以此解决学生寻找项目难的问题。

(五)落实创业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有些政策也带着一些限制条件,不能轻易地落在创业学生头上。譬如:贷款必须要企业正常经营三个月以上,并需要亲属中的公职人员作担保等等,这无形给创业学生增添了难度。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一针见血指到:我们确实出了很多好政策,但经常是一些好政策前有许多限定条件,比如“同等条件下”、“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等等。必须确保国务院出台的政策落实到位,别让政策只是“听着好听”,落实起来却处处“受限”[4]。要真正落实好国家的优惠政策,还得政府各职能部门真正重视和真心支持大学生创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成立起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对通过专家评审的优质创业项目,要大胆放贷交付学生实施操作。这样,让创业学生真正享受到优惠政策,扶助创业项目稳步上马,让创新创业盛行起来,成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01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图)[EB/OL].[2015-09-15].

[2]徐博,何雨欣.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有1%左右[N].中国

青年报.2014-06-01.

[3]郑剑波.为什么高校创业项目死亡率居高不下?[EB/OL].

[2015-09-16].http://www.iheima.com/news/2015/

0716/151042.shtml.

[4]新浪财经.总理力助大学生创业,专家:有助产业升级转

型[EB/OL].[2015-09-16].http://finance.sina.com.

cn/review/sbzt/20140501/104018982837.shtml.

猜你喜欢
创业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