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之时,天空那种神秘,若隐若现的状态肯定会勾起你想要拍摄的欲望。但是在这样大光比的环境下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心中的完美照片。摄影师胡亦呜将带大家穿越到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非常偏远的高山之上,教你如何留住这样难得的瞬间。
摄影师胡亦呜在这个可能从来没有人类造访过的、风云变幻莫测的山上露营了几天,不停地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拍摄。
在一个暴风雨即将到来前的清晨,乌云在高耸的山峰上变幻,几个小时后,摄影师就必须被直升机接下山去,以免被困在风暴中。整个上午,四周所有的山峰都一直被低云笼罩,摄影师自己也很担心直升机过不来,但还好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最后化险为夷。
观察光线方向、寻找前景
虽然是一次略微有些惊心的拍摄经历,但还是获得了一张满意的照片。回看起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前期有三个关键的地方需要注意:
1日出前的逆光。这是一种漂亮的光线,当让对拍摄技术要求也很高, 这时候往往能拍出非常魔幻和戏剧化的效果。
2寻找可以使画面丰富的前景。
3前景快门速度的选择。为了前景更具美感,用1/4秒来让流水拉出质感,但又没有彻底雾化失去质感。
对画面中的两点分别进行曝光最后的成品图前期总共拍摄了3张照片来进行曝光合成和快门速度合成。为了获取景深和避免光线的衍射效应,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摄影师把光圈设成F11,感光度则固定在lS0100。
对地面与流水曝光
拍摄像这样有地面流水的照片,我们必须非常精确地控制快门速度。多次试验之后发现,先用1/4秒曝光拍摄地面,这样不但地面的曝光量正常,而且水流拉丝效果也恰到好处。
对天空进行包围曝光
但由于天空比地面亮很多,在拍摄地面的照片中,天空会彻底过曝。同时拍摄中使用的11-24mm F4镜头上很难使用滤镜,而且这样的场景用渐变灰滤镜的效果也会很不好。所以此时最好的方法是降低快门速度,再单独包围曝光拍摄天空。为了保证天空的细节和色彩,快门速度分别降低到1/30秒和1/60秒,这是因为E0S 5DSR的动态范围较窄,在拍摄这样的大光比逆光作品的时候,宁愿多拍几张不同曝光值的作品。
五步后期获得理想效果
前期拍摄结束后,我们需要将照片进行整理与选择,这时推荐大家使用Lightroom进行管理。整理好照片之后将需要合成的照片导入Photoshop中进一步处理,养成图片管理好习惯。
1选中需要合成的文件
首先从导入Lightroom中的照片里选出需要的三张图片,这时选中的图片会被自动加亮。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在应用程序中编辑——在Photoshop里作为图层打开”,这时Llghtroom会调用Photoshop,并把选中的照片作为图层在一个文件里打开。
2合成天空
在Photoshop中将针对地面曝光的那张图片的图层放在最上方(可根据操作便捷度灵活调整)。首先关闭最上面图层(也就是地面曝光正常的那张)的显示,即点击眼睛图标,使其看不见。选择中间按天空曝光的其中一张的图层,添加图层蒙版。
接下来点击选中新建的图层蒙版,用黑色笔刷,很轻的笔触,比如10%,让下面图层的一部分彩云显示出来,与上面图层细致融合。
在图层蒙版里,白色表示下面的图层不可见,黑色表示下面的图层可见。通过这一步操作,把两张天空合并到一起。
3将天空与地面合到一起
天空部分处理完成后,我们点击眼睛图标,打开最上面图层的显示,用上面同样的办法对最上图层添加图层蒙版,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最上面的图层内容,下面两个天空的图层是看不到的。
接下来,我们用上面合成天空时所介绍的办法,点击图层蒙版,然后用黑色笔刷把蒙版的天空部分刷黑,这样下面我们刚处理过的,曝光合适的天空就会显现。在山体和天空的交界处我们要非常小心,最好用轻微的笔触,放大画面耐心地处理。蒙版处理结束后,天空和地面都没有明显欠曝或过曝的地方了,但我们发现合成后的版本地面太亮,看起来不自然,所以下一步是需要压暗地面。
4压暗地面
点击最上面图层的蒙版,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蒙版到选区”,这时我们发现Photoshop会自动为这个新的调整图层建立一个蒙版。
此时我们再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图层,这时我们发现Photoshop会自动为这个新的调整图层建立一个蒙版,而这个蒙版的形状就是我们刚才加载的选区,也就是天空部分是黑色。我们通过往下调整曲线,让图像变暗。由于蒙版的保护,这个变暗效果只对地面有效,因此压暗了天空。
5细节调整收尾
到这个时候,我们的作品已经基本定型,最后只需要做一些希望的色调,反差,和其它局部调整就可以了。
在后期合成的时候摄影师没有选择太多红色的云,因为他拍摄这张作品的意图是表现暴风雨前戏剧性的天空,想让画面更阴沉更情绪化,而不是变成一张普通的红霞满天风光照。
“现代数码传感器的分辨率极高,所以拍摄时光圈并不是越小越清晰。”
光圈并不是越小越清晰
在传统的摄影实践里,很多摄影师喜欢用很小的光圈比如F22来得到最大景深,很多人也误以为小光圈的画质更好。但是光线的衍射效应决定了光圈越小,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上限就越低。当光波穿过窄缝或小孔(光圈)的时候,缝或孔的边缘会让光波扩散开来,最后影响成像清晰度。光圈收得越小,孔径越小,图像分辨率就越低,画质就越软。
彩色胶片和多数黑白胶片的分辨率总体偏低,因此其最终成像的质量受制于胶片的低分辨率,衍射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但现代数码传感器的分辨率极高,在小光圈的时候,衍射效应会严重制约系统的最终分辨率。在3600万-5000万像素级别的全画幅数码相机上,系统综合分辨率从F5-F8之后就开始下降。不过我们拍摄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为了衍射效应而采用大光圈,因为我们同时还需要考虑为了景深而缩小光圈的要求。为了在景深和分辨率自己寻求一个平衡,我个人拍摄照片时基本都用F8-F11左右的光圈。只有在极少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或者但我知道最后的照片不会印放到很大尺寸的时候,才可能会使用F16-F22这样极小的光圈。
大光比拍摄建议
拍摄大光比环境的时候,强烈建议大家用包围曝光加后期合成进行创作,其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的渐变灰滤镜,特别是在本图这样没有明显地平线的场景。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拥有高动态范围传感器的相机,比如多数CM0S数码后背、宾得645Z或尼康D810等,那么在一定情况下(天空地面差别不超过3挡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单张曝光加后期提亮暗部来完成拍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