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丽萍 曹倩倩
摘 要:蔡畅作为老一辈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以其鲜明的人物个性、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献身革命事业七十余年。通过梳理蔡畅同志的早期经历,全面探讨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即从懵懂而倔强的“毛妹子”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以期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其走上且日益坚定的革命道路、妇女解放事业有更好地理解和指导作用。同时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学习及弘扬蔡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德,并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积极努力地将个人进步与国家发展相联系。
关键词:蔡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37-03
1937年美国著名进步作家斯诺的夫人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评价蔡畅是“中国最前导的女共产党员”“最活跃的女革命家”。1990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邓颖超同志关于《悼念蔡畅同志学习蔡畅同志》文章中:我们应该向蔡畅同志着重学习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学习蔡畅同志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妇女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蔡畅同志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人的影响下,参加五四运动、赴法国和苏联留学等各种进步活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并一步步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革命思想,在其后的革命道路中也愈加坚定不移。那么,蔡畅如何从一个懵懂无知的“毛妹子”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革命道路的开创人与领导者呢?
一、深受地域文化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反封建意识初现
湖湘可谓人杰地灵,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多具有“独立不羁”“不肯调和”“不肯轻易服人”“浩然独往”等精神特质。譬如,曾国藩组建湘军,“屡败屡战”;郭嵩焘不顾被人攻讦为“辱国”,慨然出任近代中国第一任大使;左宗棠独排众议,七十高龄仍率兵远赴天山;毛泽东热心奔走于留法勤工俭学活动,自己却留在国内投身现实斗争等。特别是革命先烈秋瑾等人的英勇事迹,也就是那时年仅六岁的“毛妹子”第一次听说“革命”这个词语。蔡畅也经常阅读秋瑾的诗文,其中充满了民族解放、妇女解放和爱国主义的内容,对其后来反封建及追求女性解放等思想影响深远。同时,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统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极其突显。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岳麓书院弟子杨昌济先生的经世救国思想影响下,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湖南志士曾乘时而起,创立新民学会,继承了湖湘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传统,湖湘文化的这些重要文化因子无疑成为蔡畅以后投身革命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蔡畅之所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党内外皆知的“蔡大姐”,主要还得益于受到家庭中多位不凡成员的言传身教影响。
母亲葛健豪有着刚强的个性和坚定的政见,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蔡畅兄妹成为共产党人,受她的影响极大。“我们家有六个人是共产党员,不包括现在和我一起工作的我的丈夫。我们之所以变成了革命者,是因为我们所受到的经济和社会压力,但另一个不可估量的重大原因是我们了不起的母亲。”幼年时期的蔡畅,母亲让她穿女装,同哥哥们玩耍。正是反封建的母亲培养了蔡畅从小豁达豪迈的性格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同样,蔡畅对于缠足坚决不从,也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她看到不少姐妹把脚缠得只有三寸长,不能大步走,更不能跑、跳,感到十分痛心。在蔡畅的影响下,双峰一带也有许多女孩不缠足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由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限期剪辫子的通告,蔡母及家人率先受到启发,将辫子、发髻都剪了。正如蔡畅后来回忆说的,我的母亲在那时候,真是一个可惊的妇人。蔡母还变卖自己的衣服和金银首饰等妆奁,带着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蔡畅的姐姐以及小外孙女刘子昂一起来到长沙进学校求学。一家三代一起在学校读书的日子是蔡畅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中的一段。但是不久,其父蔡蓉峰因坐吃山空,便打算将年仅十五岁的小女儿蔡畅卖给一家财主做童养媳。母亲、哥哥蔡和森和蔡畅本人都极力反对,同时大姐(蔡庆熙)的悲惨遭遇使蔡畅认识到不能听任别人的摆布,要想办法摆脱这些封建的束缚。为预防不测,1915年,蔡畅在母亲的支持和安排下,独自来到长沙,后经亲戚和哥哥蔡和森的安排帮助下,考入了周南女校,开始接受中等教育。蔡畅崇拜她的母亲,敬佩她的反抗精神,“革命母亲”的母仪母德也铸就了蔡畅的革命思想,影响了蔡畅的一生。
“她最初走上革命的道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出于对哥哥的崇拜和信任。在她纯朴的头脑中,绝对不能动摇的一个信条就是同哥哥一起奋斗。”正是哥哥蔡和森教年幼的蔡畅读书识字,那时的蔡和森白天当学徒,晚上自学,非常劳累,但他在每天店铺关门后仍要抽出时间来给妹妹讲国文或珠算。小小年纪的蔡畅还拉着邻居家的小姐姐一起跟随三哥读书写字,深信读书对她们日后肯定会有好处的。后来他还给蔡畅讲当时的进步言论,并帮助她考取周南女校。以及到后来,蔡和森为向外发展新民学会临往北京前告诫蔡畅说,计划“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并且要使女界同时进化。”哥哥的这番话语对蔡畅世界观的形成及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家庭成员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得蔡畅在革命道路上走得越发坚定,让这个最小的“毛妹子”渐渐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蔡畅之所以能走上革命道路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家庭及周遭人群的影响,对这位懵懂无知的“毛妹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接受中等教育及参加社会实践,妇女解放的世界观开始得到确立
周南女校是一所湖南正规的女子中学,蔡畅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新式教育。对她影响比较深的是校长朱剑凡先生的先进教育思想,其中包括主张学生思想、言论和信仰自由,鼓励学生阅读进步书籍,走出家门和校门参加革命斗争等。蔡畅还结识了向警予、熊树彬、陶毅、吴家瑛等同学,大家“相尚以道,相印以心”,互相勉励,朝着革命的方向探索。就在蔡畅刚入中学那年,周南女校召开了“反对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大会,向警予登台慷慨陈词,痛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出卖中国主权的罪行,并大声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会后,蔡畅立即和同学们一起组织起来,走出学校到处进行宣传演讲,希望唤起更多民众的觉醒。通过这次实践,蔡畅开始悟出了“革命”这两个字的含义,也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正是“在周南女校,向警予和蔡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后,她们二人都成为中国妇女运动中的巨人。”1915年的9月,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勃然兴起,蔡畅开始阅读《新青年》杂志,并慢慢接受了甚至着迷于其中的新思想。这两件大事,使蔡畅开始进入到一种有理想和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为她后来走上革命道路铺垫了基石。1916年春毕业后,她得到朱剑凡先生的帮助而留校任体育教员,同时这也成为蔡畅从事女性解放运动的起点。这一时期,蔡畅的哥哥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一些志同道合的学友,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评议国家时政。蔡畅虽然年龄尚小,但也由于哥哥的关系,常在一边旁听。1918年4月14日,湖南新民学会在蔡家成立。蔡畅因年龄小未能入会,但她看到这些大哥哥们矢志追寻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非常感动。她曾说过:“我非常钦佩毛泽东和我的哥哥,并且亦望能同他们一道学习、研究。”
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消息传到湖南后,毛泽东同志立即以新民学会为骨干,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蔡畅激情高昂,四处奔走。她组织师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参加‘救国十人团,到商店检查日货,挨家挨户劝销国货。她还日夜排演新剧,号召人民勿忘国耻,激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五四运动后,各种刊物如雨后春笋,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如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非常认同其中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等思想主张,对改造中国社会逐渐有了明确而坚定的信念。五四运动也唤起了更多妇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长沙赵五贞女士自杀抗婚的事件轰动了全城。事情发生的第三天起,毛泽东就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八篇评论文章,以唤起人们的严肃注意。蔡畅“她们立刻和周南女校的同学筹备召开了纪念赵五贞大会,这个大会控诉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号召妇女起来争取自身的解放”,还和向警予等人在周南办的周刊《女界钟》出了一期特刊。这些青年时期的经历无不让这位“毛妹子”渐渐经受历练,接受进步人士的思想,积极地学习和实践,也是其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信念不断坚定、争取妇女解放思想不断确立的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
三、国外的学习生活和革命的斗争经历,明确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争取解放还要有扎实的学识、丰富的经历,特别是切实的行动。“1919年10月,蔡畅接受兄长蔡和森的委托,邀请在溆浦办学的向警予来长沙,共同发起湖南女子勤工俭学。”蔡畅和向警予、陶毅等人随即一起发起湖南女子勤工俭学运动,并组织成立了周南女子勤工俭学会,亲自拟定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简章》。同年12月25日,蔡畅、葛健豪、向警予等六名湖南女生,同蔡和森等共三十余人,从上海乘法国邮轮出发,历时三十五天后在马赛登陆。而后,转往巴黎,住在了华法教育会,蔡畅等六名女学生及蔡和森被分配到法国南部的一个县城蒙达尼入学。蔡畅入学后,积极进取,不但法文很快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了明显的飞跃和提高。“她虽然也参加了不少进步活动,然而,她的思想是不定型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还没有净化的”。那时候,她经常借阅哥哥的进步书刊,参加各种活动,但并没有参与政治谈论。她和当时所有的进步青年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但并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还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可以说,出洋之前,蔡畅对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对于空想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一些原理只是好奇或颇感有趣。可是,“来到法国后,蔡畅的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她有更多的时间、机会和哥哥谈政治、谈十月革命、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谈中国革命的途径以及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开始集中精力和哥哥一起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她以顽强的毅力边学习法文,边查阅词典阅读法文版的马克思主义小册子,不断加深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理解。慢慢地蔡畅在思想上确认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挽救中国的真理,同时也开始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的世界观。蔡畅积极参加了多次有关革命走什么道路的讨论,她还用小字报的形式抄贴《共产党宣言》。她觉得自己的思想很快和他们的思想完全相通了,也就是在1920的四五月间,蔡畅被吸收加入了新民学会。特别是在同年7月6日至10日的讨论大会上,蔡畅旗帜鲜明地支持蔡和森的主张,并同向警予一道宣传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思想。她后来回忆,“初时我是属于教育救国派的民族主义者,但随即就信仰社会主义纲领的正确。”蔡畅在法国,还参加过三次由蔡和森领导的、大规模的学生运动。通过斗争实践,蔡畅和她的女友们都受到了锻炼和考验,思想追求更为坚定,斗志也更加昂扬。作为我党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蔡畅在1924年法国的中共旅欧支部转入地下的时候,同李富春、聂荣臻等人转到了苏联莫斯科。他们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学习班学习,蔡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在那里,她不仅深化了儿童工作对妇女解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还对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革命的后续力量有了新的感受。这些实践和认识对她日后回国所进行的妇女及儿童解放事业有极大的影响。
1925年8月回到上海,蔡畅的异国生涯进修“取经”之路将近六年。经过几年的留学生活和实践经历,她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思想得到了进化、才干得到了提高。蔡畅在异国他乡艰难的岁月里努力学习,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开始坚定地把共产主义信仰和妇女解放事业连接在一起。她的思想、才华和意志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一名忠实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积极投身祖国的革命事业并执着地追求了一生。
四、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论述是较多的一个。邓小平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当之无愧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蔡畅,正是这样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用其毕生追求真理,并积极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她由早期的思想意识模糊、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一步步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深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妇女争取解放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罗琼在纪念她的文章中指出:蔡畅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立下不朽的业绩,是由于她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持奋斗,奋不顾身。她坚信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解放妇女。
整体来看,从率真懵懂的“毛妹子”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蔡畅的早年经历可谓丰富而艰辛。她的个性被新民学会的会员们准确而恰当地评价为“颇强固”,从逃避父亲包办的买卖婚姻离家出走,做反封建的先锋开始,独立自强,考取周南女校的免费生,到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各种社会进步活动,以哥哥蔡和森为榜样,做新民学会的“旁听会员”及后来的正式会员。从主动发起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的“女中豪杰”,认真刻苦学习法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在斗争中不断接受锻炼,到成为正式共产党员,直至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自从确认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真理以后,几十年来,她都一直勇往直前,顽强不屈地为实现这一伟大真理而奋斗。也正是由于那种“颇强固”的性格,使她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受到党和人民永远的尊敬和爱戴。蔡畅先后辞去国家和党内一切职务后,中共中央在给她的致信中说,她将激励全党广大党员和干部,提高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蔡畅等老一辈革命家们,无疑是吾辈之永远的楷模,要铭记更应学习。
参考文献:
[1]董边,蔡阿松.我们的好大姐蔡畅[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苏平.蔡畅传[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3]中国妇女出版社.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4.
[4]望编辑部.红军女英雄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5]菡子,等.女兵列传:第2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6]萧心力.我的选择六十三位中共高级干部自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7]刘金田,毛胜.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8][美]斯诺.中国新女性[M].康敬贻,姜桂英,译.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9]江西省妇女联合会.女英自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10]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11]何鹄志.向警予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中共双峰县委员会.蔡和森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13]湖南省妇女联合会.湖南妇女英烈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4]张青.从“毛妹子”到“革命圣徒”——蔡畅同志成长规律初探[J].传承,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