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婚姻观的后现代解读

2016-05-14 14:35彭红
学理论·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离婚率后现代恩格斯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肯定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主张离婚自由,但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如果婚姻已经死亡不得不离婚则务必做到最低伤害原则。我国80后的实用主义婚姻观、离婚率偏高、闪婚闪离婚姻稳定性低、极端婚姻悲剧增多呈现出反传统、反理性的后现代特征。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但需审慎用之。

关键词:后现代;离婚;80后;任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33-02

80后是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这是承前启后的特殊一代:“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1]7-8。我国现年25岁到35岁的人口两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七分之一。80后婚姻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媒体报道的几起80后夫妻矛盾引发血案的婚姻悲剧,尤以2012年演员白静(《血色湘西》的女一号)的丈夫杀妻后自杀的悲剧震惊世人(财经频道)。几千年来,婚姻承载着人类的希望和人生的幸福,何以却会发生杀妻惨案,甚至有人离婚后因为怨恨残害无辜或将对方灭门,婚姻中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不能承受之重?诚然,80后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浪潮涤荡着他们的身心,后现代主义(简称后现代)西风东渐,也使得他们的婚恋生活出现了新的特点。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核心话语是反理性、反权威、碎片化和多元化,表现在婚姻家庭领域,其基本话语是实用主义、反男权、非整体性和自我中心。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后20世纪末影响扩大。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电影就是后现代艺术。社会文化转型使得80后的婚姻呈现出后现代的特点。绝大多数的80后享受着婚姻家庭的幸福生活,但少数80后的婚姻问题表明他们的婚恋生活需要正确的引导。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但思想大师睿智的话语对于今天处在婚姻危机中的男女有警醒和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与我国80后的实用主义婚姻观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什么是爱情呢?黑格尔指出:“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他不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现出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2]爱情不是纯粹抽象的精神爱恋,当然也不是以物质相交换的爱,真正的爱是相互完善对方,成就了对方也幸福了自己,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爱是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主人公原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教授,与夫人艾丽西亚的爱就是真正的爱情,艾丽西亚陪伴丈夫与妄想型精神病顽强抗争三十余年,最终助夫成功,约翰·纳什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整个大厦。所以,真正的爱是两性的相互爱慕,而不是单相思。真爱是专一的、恒久的,而不是朝三暮四、脚踩几只船。

而成长在宏大的社会文化转型期的80后,被时代深深烙上了实用主义的标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物质主义盛行。本来“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普罗塔戈拉的名言),物质主义反其道而行之,以物质为人的尺度,其根本特征就是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以物质利益和金钱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优劣成败的尺度,体现在恋爱婚姻方面,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婚恋方面注重功利性和实效性,有的人公开追求物质婚姻,所谓“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现实的经济条件成为80后恋爱和婚姻的重要根基,如果没有遇到条件好的对象,则宁缺毋滥、待字闺中,成为剩女。有的女性希望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所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要求婚恋对象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男人。但是科学从来不能证明,多少钱才能成就幸福婚姻。物质婚姻往往忽视了情感基础,忽略了婚姻的本质是双方相爱着共同生活,所以结婚时追求有房有车有产业,离婚时却说感情不和,这说明人们最终还是追求精神和情感的,也可见物质并不足以维持婚姻。

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离婚自由与我国80后离婚率偏高的反传统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弃,那么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对方或对于社会来说都成为幸事。这只会使人们省去陷入离婚诉讼的无益的泥污中。”[3]96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夫妻都有离婚的自由。当爱情已经不复存在,婚姻已经名存实亡时,解除婚姻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幸事。马克思指出:“离婚仅仅是对下面这一事实的确定:某一婚姻的死亡,它的存在仅仅是一种外表和骗局”[3]184。当婚姻只是徒有其表、名存实亡时,如现在所谓的空壳婚姻,还有枷锁婚姻等等,应该允许离异。他说:“每一次都只是事物的本质来规定婚姻是否已经死亡:只有根据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现象才能判断婚姻是否死亡”[3]184。

网络上曾经流行说: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在离婚的路上。据四川省民政厅微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离婚率30%,其中成都离婚率为38.6%,80后的离婚率超过40%。以上数据表明与同时期同区域其他年龄段人口相比较而言,80后夫妻离婚率偏高。种种数据表明,目前80后正是婚育的主力军,也是离婚的主力军。当然,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以人为本的反映。但是80后离婚率偏高。这种现状有多个原因,比如社会流动性大,婚姻登记程序简化等等,其原因之一是婚姻家庭观念淡化,传统中很被看重的婚姻家庭被去神圣化,婚姻不过是一张契约。自古以来,婚姻制度家庭观念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我国传统认为婚姻不是男女间的私事,婚姻是家事,所谓“父母的婚事,儿女的丧事”,婚姻是两个人一辈子的事,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延续香火。《礼记·昏义》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4]但是现在有的80后一见倾心就结婚,一不满意就离婚。表现出典型的后现代特征——反传统。古人云: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可是有的80后对自己的姻缘不够看重珍惜,往往牵手太容易,分手很随意。

三、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与我国80后闪婚闪离婚姻稳定性低的反理性特征

恩格斯主张离婚自由,但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从恩格斯对待考茨基和路易莎之间的离婚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立场。恩格斯的书信里有三封提到考茨基和路易莎的感情纠葛,针对考茨基声言的感情不和,恩格斯尖锐指出其喜新厌旧的劣根性,“任何暂时的不和睦都不应当使他昏头昏脑,即使新的突然迸发的激情,促使他采取这种极端的步骤,他也不应当过分匆忙地这样做”[5]96。我们说,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但爱情不是婚姻的全部,也不能完全成为婚姻是否需要解体的试金石。当爱情消失了,激情退潮了,夫妻之间还有亲情,以及对对方和家人的责任义务。若人人仅仅追求激情或爱情,则家庭不复存在,这些人也将沦为生物性的存在。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明确反对极端不负责的、轻率的离婚。针对当时流行的幸福主义婚恋观,他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们抱着幸福主义的观点,他们仅仅想到两个人,而忘记了家庭,他们忘记了几乎任何的离婚都是家庭的离散……他们注意到的仅仅是夫妻的个人意志,或者更正确些说,仅仅是夫妻的任性,却没有注意到婚姻是一种伦理实体”[3]183。

我国80后闪婚闪离、稳定性低特征突出。刘翔就上演了一曲飞人速度的闪婚闪离,1983年出生的他与前妻恋爱4个月便结婚,但婚姻只维持了9个月。似乎牵手太容易,分手很随意。一见倾心就结婚,一不满意就离婚。据统计,北京市原崇文区2009年受理的90个80后诉讼离婚案件中,有50%的夫妇婚龄不到3年[6]。有的地方婚龄在5年内的离婚夫妻80后占55%。婚姻存续时间短,挽救婚姻意愿不强。结婚随意离婚草率,部分80后表现出对婚姻的任性。先掀结婚热潮,后掀离婚热潮。所谓新生活各顾各,认为夫唱妇随是N年前的老皇历。对于婚姻需要经营调适不以为然,认为与其修修补补,不如推倒重来。有的80后一方面把婚姻看得过于美好,一方面又把婚姻看得过于简单,忽略了婚姻中双方的磨合宽容让步。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离婚最低伤害原则与我国80后极端婚姻悲剧增多

马克思呼吁婚姻不能听从已婚者的任性,相反已婚者的任性应该服从婚姻的本质。为人父母者不能只是从个人的主观任性出发来决定婚姻的生命,而应该更多看到家庭是一个伦理的实体,家庭中每个成员包括子女和老人的利益都要尽量兼顾。夫妻中不管哪一方提出离婚都要考虑家庭利益。如果离婚只听从一方的任性,对于另一方的意志惘然不顾,则这种离婚是不道德的。若夫妻双方仅从两人的主观意志和任性出发而不顾及子女的意志,则是不符合伦理的,更应受到抨击。马克思认为子女的利益高于夫妻的利益,子女的幸福对于家庭来说很重要。夫妻关系可重建,无论男女都可选择新配偶重新结婚,组建新家庭。但亲子关系是先天的血缘关系,不能后天缔造。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父母离婚给他们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父母离异的孩子必须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组合家庭,这些孩子得到的爱是残缺的。如果不得不离婚,则必须将离婚对双方和家庭成员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20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在《婚姻革命》中指出:“离婚是因婚姻存在而有的一种制度,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7]。

我国80后婚姻极端悲剧增多。如2011年河北邯郸博士追杀妻子全家致3死3伤(中国新闻网),2012年演员白静(《血色湘西》的女一号,80后)的丈夫杀妻后自杀(财经频道),2013年南京富二代80后吉某杀妻案(凤凰视频),2013年宁夏彭阳县80后麻某7尸8命灭门惨案(新华网)。马克思恩格斯的离婚最低伤害原则对80后婚姻起了警醒作用,罗素的“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也对80后婚姻有指导作用。当婚姻已经死亡则要理性而审慎的使用离婚这一安全阀,争取最低伤害原则并且和平分手。千万不要因为感情因为婚姻造成极端悲剧。正如罗素提醒人们的,“良好婚姻的要点在于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加之以身体、心智、精神各方面深切的亲密,使男女间真正的爱情成为人类一切经验中最丰富的”[7]。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彭红.恩格斯的婚姻观与我国古代婚姻伦理探微[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

[5]恩格斯.致路易莎·考茨基[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王洪艳.80后婚姻状况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3(5).

[7][英]伯特兰·罗素.婚姻革命[M].靳建国,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离婚率后现代恩格斯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90后现代病症
单亲家庭,风雨前行
离婚率逐年攀升 是什么让婚姻变得脆弱
经济不景气,降低离婚率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