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潘书鸿:着眼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快构筑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全社会的规则意识;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关系,形成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机制;要推进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脱钩,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
市人大代表丁强:一是科创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上海要在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三是要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的双向转诊,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
市人大代表杜治中:一是本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支持一批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上海,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夯实基础。二是上海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简政放权、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树立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为上海的发展作出贡献。
市人大代表杜仁伟:当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个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十三五”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高度,从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作专题研究。同时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领,加大对一线工人、“草根”人群创新的关注,加大对“上海工匠”的宣传,不断激发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市人大代表施志琴:一是目前郊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等问题并存,市区医院由于收入水平较高等原因,存在对郊区优质医护人员的虹吸现象,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在医疗人才培养、招录上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失独家庭夫妇目前已步入老年期,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建议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怀关爱。
市人大代表宋妍:上海要进一步夯实文艺发展的基础,应突出两个方面:第一,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全社会文化素养;第二,进一步培育文化市场,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市场培育的关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公众养成文艺消费习惯,推动文艺市场的繁荣。同时,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阶段文艺普及工作的质量,求精避滥。
市人大代表郭康玺:为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要建立科研评估平台,做好对科研及人才的评估工作;要建立科研方面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鼓励社会科研投入;要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和人才;要支持区县在招商留商工作中,加大对科研项目的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人才。
市人大代表李克欣:一是上海应完善回国留学生创业创新机制,鼓励有实力企业结合上海的城市更新,在大学周边建设面向高层次留学人才创业创新服务的“科创工坊”,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沪创业创新,追梦兴邦。二是设立“上海一带一路奖学金”,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青年和社会精英来华,鼓励他们扎根上海创业创新,鼓励他们就职上海企业。
市人大代表袁晓英:一是在高考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对一些普通高中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要加大对这些学校资源设施设备的投入。要重视教师群体,出台更合规合理的政策,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二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远郊发展是一块短板,资源和要素应进一步向远郊倾斜,并且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远郊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市人大代表施雷:上海在控制人口总量的同时,也要出台政策措施,吸引年轻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十三五”期间对此要早谋划、早布局;上海商事制度与主要发达国家有差距,“十三五”期间要借助自贸区建设平台,有更高的水平,更先进的理念,在有关政策上该硬的更硬,该放的更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