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
2016年已进入了奥巴马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在历经任内多次枪支管控努力无果后,奥巴马在控枪一事上更趋于强硬。一进入2016年,奥巴马就动用总统行政权力,宣布了控枪行政措施。根据此项措施,全美范围内的枪支销售者就必须获得经营许可,并对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不过,控枪问题背后的美国宪法权利、“枪文化”传统以及多重利益纠葛,也令该行政举措受到了多重阻力。(图为加州圣贝纳迪诺民众悼念加州枪击案遇难者图/CFP)
控枪问题,一直以来均是美国社会与民众内心深处一道难以抚平的伤痕。一次又一次发生的枪击惨案,令许多美国家庭与民众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据相关统计,2015年美国一年间共发生了52635起涉枪案件,共有13346人死于枪支暴力,其中不乏重大枪击惨案。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日,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圣贝纳迪诺发生的血腥枪击惨案,至少造成了30余人伤亡。该起事件已成为美国近三年来最为惨重的一起枪击暴力案件。接踵而至的血腥惨案,使得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多次试图对枪支问题予以管控。
奥巴马任内最后一年的控枪努力
奥巴马在此前的任期内,曾多次努力推动枪支管控。尤其是在2012年12月14日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后,奥巴马一度试图全力推动控枪法案,并于2013年1月16日公布了全面控枪措施。但同年4月17日,该控枪法案即被共和党人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所否决。该决定不仅令奥巴马倍感失望,甚至为之愤怒、倍感耻辱。
在历经了任内多次控枪努力之后,奥巴马也步入了其主导白宫生涯的尾声。由于未能推动国会修改立法,奥巴马在其任期内的最后一年里,对于控枪问题愈发显得强硬。2016年1月4日,刚结束休假返回白宫的奥巴马就与美国司法部长洛蕾塔·林奇(Loretta Lynch)、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柯米(James Comey)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磋商,商讨用以强化枪支管控的行政措施。奥巴马最终通过运用总统行政权力,绕开国会以加强控枪对策。
奥巴马发布的行政命令,系对现有立法的疏漏进行填补。其强调加强枪支管理,并扩大对购买枪支者的背景调查。根据这一行政新举措,全美范围内所有的枪支集市、实体商店以及网络电商等枪支销售者均需登记并持有经營许可执照,并对所有购买枪支者进行背景调查。如未获得经营许可就进行枪支销售者,将最高面临五年监禁和25万美元以下的罚款。美国联邦调查局还将专门雇佣230余名检查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强化对购枪者的背景调查。此外,该行政措施还将保障现有枪支法律的执行力,注重心理健康的治疗,并加强对枪械安全技术的探究。
2016年1月5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30多分钟的电视演讲,并邀请了众多美国历次枪击惨案的生还者与遇难者家属前往白宫见证其控枪讲话。奥巴马在悲愤于枪械暴力这一现状的同时,亦对自己运用行政权力并绕开国会进行枪支管控一事做了说明。在说到2012年造成20名小学生不幸罹难的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时,奥巴马甚至因悲伤而潸然泪下。随后,奥巴马擦去脸上的泪珠说道:“每次一想到这些孩子,我就感到愤怒!”奥巴马称:“从哥伦拜恩校园枪击事件的中学生,到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的小学生,所有的美国家庭都不敢想象会失去这些可爱的孩子。而在我自己的家乡芝加哥,这样的枪击惨案也在街头每天发生着!”奥巴马在演讲中也特别强调,所有人都应当站出来保护美国人民,并要求国会指出枪支集团的游说谎言。
同时,奥巴马也特别指出,他颁布的这一行政命令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完全吻合。奥巴马强调,美国人民有持枪之权利,但也必须保证不能让不该拥有枪支的人错误拥有枪支,以防止再次造成美国家庭与社会的不幸。
控枪新举面临巨大阻力
奥巴马在其任内最后一年内提出的控枪新举措,揭示出了其在控枪问题上的强势态度。但控枪问题交杂了美国党派争议、枪械利益集团、“枪文化”色彩以及联邦与州政府博弈等诸多纠葛也令奥巴马控枪的新举措面临了巨大阻力。
诚然,通过行政措施对枪支进行管控,运用的是总统行政权力,无需国会许可与同意。但这一绕过国会的行政令,再度令白宫与国会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由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并不想轻易让奥巴马“过关”。美国众议院院长,共和党人保罗·瑞安(Paul Ryan)就将控枪问题的矛盾直接指向了奥巴马。保罗·瑞安指责奥巴马试图颠覆国会的立法权,且不重视美国公民合法拥有枪支的宪法权利。
枪支管控这一问题,历来均是美国党派之争的焦点之一。1994年,美国国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时任总统克林顿支持的控枪法案。当时,克林顿主导的民主党政府支持关于禁止19类攻击性枪械的制造、进口和销售的法案,但该法案当时在国会讨论时,就受到了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为了能够使得该份法案通过,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不得不选择妥协,并同意该法案的有效期限定为10年,到期后再由国会进行审议是否延续。2004年该法案即将到期之前,民主党曾试图对该法案进行延长,但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拒绝对此进行讨论,并最终导致该法案在到期后自动失效。
此次奥巴马宣布的控枪行政举措,再次受到了反对控枪的共和党人的严厉抨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杰布·布什(Jeb Bush)表示,奥巴马应对枪械暴力的反应,是剥夺公民的合法权利,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而另一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则表示,奥巴马利用行政命令来控枪的做法,是对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攻击,有损于宪法赋予美国公民的权利。他甚至宣称,如果他当选美国总统,将废除奥巴马制定的这一行政命令,以保护公民合法拥有枪支自由。
除了直面国会和共和党人的抨击外,一直以来均极力拥护持有枪支的美国南部各州也将矛头指向了奥巴马。得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艾伯特(Greg Abbott)直接在推特上挑战奥巴马的控枪措施。在艾伯特的推特帖文中,上方是一枚象征得州独星旗的五角星,中间是大炮的炮管,而下方则配有醒目文字“COME AND TAKE IT”(有种就来拿)。在推特中,艾伯特写道:“奥巴马想要控枪。我的回答是:有种来拿!”正当奥巴马通过行政命令对枪支进行管控时,得州则出台了公开持枪法案。在该法案出台前,得州民众必须将枪械隐藏在衣物之下,并不得公开持有枪支。而2016年起施行的公开持枪法案,则令得州民众有权公开持枪。
不过,对于控枪问题的态度,每个各州之间也不尽相同。相较于“枪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得州,2012年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发生后,纽约州与康涅狄格州先后也通过了控枪法案。这些法案中就包括了对枪支购买者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限制出售弹匣容量以及禁止出售某些枪支等规定。
除了党派之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博弈外,强大的枪械利益集团亦是枪支控制的关键阻力因素。这些枪械利益集团不仅是共和党竞选的重要“金主”,还砸下重金來对国会进行游说。在这些集团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当属已有近150年历史的美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RA)。该协会不仅是全美最大枪械拥有者组织,历史上有八名美国总统就系NRA成员,其对于美国总统竞选、国会、州、郡议会选举均有着巨大影响力。2011年以来,美国步枪协会在支持枪支拥有方面的游说资金比所有控枪组织的资金总额还高出10倍。这些枪械利益集团的重金游说,对于奥巴马的控枪新举亦带来了重重阻力。
美国宪法权利与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使得美国普通民众在控枪一事上的分歧也尤为明显。针对奥巴马此次的控枪新措施,得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艾伯特在推特上发布了“有种来拿”的挑战后,有不少网民对其推文进行了点赞与支持,但也有大量网民指责艾伯特实际代表的是枪械制造集团的利益,是罔顾那些无辜受到伤害的普通民众。支持控枪的民众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因枪支暴力丧命,人数甚至比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因此,总统奥巴马对于控枪问题上的做法是正确的,且恰逢其时。但也有民意调查显示,有民众完全反对奥巴马的控枪措施,认为这一做法全然违背了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美国公民的权利,侵犯了公民合法拥有枪支的权利。不少民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特地前往枪支销售商店购买枪支,令美国近期枪支销量出现猛增现象。
总而言之,控枪一事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争议焦点,从奥巴马此次在其任内最后一年中提出的这一控枪行政措施中就可以看出,在对于控枪支持与反对声音的背后,各方利益的博弈也从未停歇。
链接: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为美国权利法案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于1791年12月15日获得美国足够数量州的批准而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并正式生效。该修正案保障美国人民有装备并携带武器的权利。其原文为:“纪律优良的民兵部队对自由州的安全是必要的,因此,人民持有并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侵害。”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