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2016-05-14 15:39王则长
时代青年·视点 2016年6期
关键词:团校

王则长

我每次去开封总少不了要登上龙亭。一观全城美景,更多的是凝视东南角去寻觅那昔日河南省图书馆旧址,也是省团校第一期校址,如今这里已被高楼大厦所覆盖,但美好的记忆却永难忘怀。

1949年初,民权县龙塘小学建立了团组织,我有幸成为第一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是年入夏,我刚小学毕业,就被县委选拔去省团校学习。那天,在告别了家人后,我和朱传诗、卜宪法、戴传文、王师程等坐上卸了煤的火车去了省府开封。

省团校第一期学员有120多人,有学生、工人和军转干部,共编三个队,12个组。我被编为第一队第四组,组长卜宪法,副组长是军转干部韩国祥。起初,住到东大街张轸官邸,一人一张硬板床和一个方凳子,听课是在西大街一所破庙里。开学那一天,苗处长宣读了学习计划和学校纪律。接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岳明作“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报告”。不久,我们就搬进午门外刷绒街省图书馆。出后门就是潘家湖,和龙亭仅一湖之隔。每天早操我们就经午门跑上龙亭。说是午门,只是两边一高一低的石砖垛子,下边堆满碎砖烂瓦。去龙亭的大道,未填实的弹坑一个挨一个,坎坷不平。两湖边杂物加骷髅狼藉一片,半枯的湖水臭气难闻。龙亭顶上的琉璃瓦残缺不全,墙四壁,弹孔如筛底,东西朝房,残墙断柱,缺门少窗。孙中山铜像,亭前屹立,显得格外孤独、凄凉。午门外商铺多关闭,冷清、萧条。报上常看到潜伏匪特抢劫杀人的消息,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学校对安保工作很重视,告诫学员增强防范意识,一人不外出,假日结伴而行,白天校门紧闭,夜晚站岗放哨。

学校没有正规教室,课堂是在图书馆大厅挤出的一角,没有专职教员,多是省委青工部刘冰书记讲课或作报告。第一课是《新人生观讲话》,接着讲党章、团章、党的修养、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等。从而我学了不少的知识,提高了思想觉悟,树立了革命人生观。其间,在河南大学礼堂听了省委书记张玺的报告。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听省高级领导的讲话,甚感荣幸!

接着学校开展诉苦运动。小组人人诉,大会典型诉。整整三天,校园内再没有欢声笑语,个个低着头,苦涩着脸,每顿饭菜都剩下一半。通过诉苦,我们同仇敌忾,增加了革命意志!

四野南下路过开封,我们在河大礼堂观看部队文工团演出后,校方要求各组也编排节目。我们组编个“捉特务”的双簧小品,让我和朱传诗来演。朱传诗在后边念词,我在前边比划,虽然弄的不合拍,却赢得了哄堂大笑。

学校大唱革命歌曲,上操唱,饭前唱,拉歌,对歌;有人走路唱,睡前、醒后都在哼哼。歌声、笑声,溢满校园。后来,学校成立了秧歌队,我被吸纳为队员。要求队员统一着装。我没有黑裤、白衬衣,家住三圣庙街的崔敬若大姐,给我借身女装,穿上倒也合体。练扭秧歌,都在晚饭后和午睡间,从不耽误学习时间。

每次参加大会都是秧歌带队。第一次是庆祝开封解放一周年。在龙亭后华北运动场召开二十万人的庆祝大会。我们扭着去,扭回来时经过中山路到鼓楼街。在鼓楼楼墩上吴志圃省长向我们招手。回来后,两腿酸痛,睡不着觉,可心中还是乐滋滋的!

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大会仍在华北运动场举行,比上次更隆重,人山人海。我们未能进入会场。被挤在龙亭前边,只能听隆隆的炮声和喧天的锣鼓声。游行时,我们的队伍就在前面了。这次我们从中山路辗转到火车站,扭遍全城的主要大街,回来有人算算足足扭了二十多里。听说省直机关队伍跟在我们后边,吴志圃省长也在其中,我很兴奋,腿都肿了,也不叫苦!

晚上,我们听了开国大典实况录音,播放录音的是部木壳的收音机,我是第一次见到,里面能听到毛主席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很惊奇,又很兴奋。我们齐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

全校我年龄最小,个子又低,整天嬉皮笑脸,大家都很喜欢我。每次听课我爱坐前边。有一次刘冰问我:“小鬼,你想家吗”我说:“不想,这里比家还好”,他满意的笑了。校务处领导高晓声、韩凤岐、丁力见了我,不是抹脸,就是拍肩,关心我的学习情况。有时也逗我玩,让我学孙悟空,来个猴子造型,他们会捧腹大笑。大哥大姐都对我很亲,他们时常关心我的生活,帮我解学习中的难题。假日上街去玩都是他们付钱买吃的东西。换下的衣服,都是姐姐们替我洗。我的名字没人喊,都叫我“小鬼”。后来《河南日报》连载了孔厥、袁静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成了学员们课外热读物。都喜欢小说中牛大水和小水。有人又改叫我“小水”了。那时候真正体会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领导的关爱,大哥大姐们的真情,我真想和他(她)们永世不分离。但现实不随人愿,11月底宣布本期学习结束。全校照了合影像,每人发枚纪念章、一身棉衣、一双布鞋、牙具、毛巾、香皂等,还有一条背包带。有人忙着学打背包,我却跑着让人签名留念,整整签了一小本,有祝福的,有鼓励的。更有流着泪写惜别之情的;值得记忆的是高晓声签的“今日碰钉子,明日碰钉子,钉子碰了三百三,把头碰成铁蛋蛋”这是我一生中的真实写照。

悲莫悲兮生离别,我穿上灰军装,带上红五星八角帽,背上背包,饱含泪水,告别团校和亲人奔赴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的战场!

这段美好的日子虽过去67年,却留下铭骨的记忆!同时也深情默默地念叨团校的领导和大哥大姐,您都还健在吗?小弟很想您!

猜你喜欢
团校
社区居委里的“挂职小干部”——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居委挂职小干部”少年团校实践课程
在少年团校里“实”践——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少年团校“居委挂职小干部”实践课程
中学团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三步奏响中学生入团奋进曲
开办少年团校 做好推优入团工作——学习《少先队改革方案》(十)
如何做好行业团校的品牌建设
将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为团干培训主课的思考——兼议团校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