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章华:醉心集萃留住时代记忆

2016-05-14 11:34
晚晴 2016年6期
关键词:写字台书柜报纸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退休后依旧非常忙碌的老人,他们没有因退休而停下前行的脚步,他们在利用退休时光,发挥各自的优势,做着有意义的事,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让大家在他们身上体会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魅力。本期人物,我们将视角投向贵州省的老人们,这些活得无比充实、活得精神抖擞的老人,就在你的身边。

贺章华的不足5平米的书房,狭窄、简单、朴素。一进门就能与他的书柜面对面,里面根据不同类别码放着他30年来收集的几百余册报纸。一张张发黄的老报纸,上面赫然印着《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头。翻开看,一篇篇记录着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史料和图片,令人震撼。开国大典、人民公社、知青岁月、抗战纪实……这些过去都藏在这里。

从窗户外面照射进来的阳光,映在书柜和写字台的蓝色玻璃上,发出厚重而又柔和的光芒。仿佛那不是光影,而是凝滞的胶片一样。写字台前一把靠椅,书房就只能容纳一人了。

走进贵阳市乌当区退休干部贺章华的卧室,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一眼望去全是书。门背后的棕黄色木书柜占满一整面墙,写字台上是书,床头柜上是书,就连墙角也堆放着各种书籍和他整理成册的报纸。

其实,贺伯的外形给我的印象就是一棵树,一棵不算高大的松柏,具有一种质朴的美,一种苍劲的气,一种稳健的魂。他和你的交谈中,流淌出一种纯真的情趣,一种率直的秉性……

在贺伯看来,报纸是一部天天在出版、日日在充实、时时在更新的百科全书,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这里面都是历史,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从我收集的《史海回眸》里,你能从里面知道许多特定时期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是镜子,温故知新,使我从中得到启迪。”

老人过去曾在文化馆工作,从年轻时就喜欢读书看报,而且对文学也很热爱。收集报纸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保存那个时代的经典文字。

“30多年过去了,只要一看到报纸上有我觉得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就会把它剪下来,保存下来。”这样的执著,老人一坚持就是三四十年。

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报纸剪页,老人还专门买来白纸,裁成32开的书本大小,然后把报纸剪页用浆糊整齐地粘合、归类、整理,再用透明包书壳夹住成册,放进书柜里。不管是拿是看,都小心翼翼。

贺伯虽然没有统计过收藏报纸的具体数量,但保守的估计应该有上万份。这些报册,整齐地排列在书柜里,默默地记录着贺伯的努力。

现在,贺伯一天差不多要花4小时的时间阅读报纸杂志。收藏报纸,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限于收藏本身,学习、研究成为收藏之外更重要的乐趣,也是陪伴他一辈子的挚爱。“在泛黄的纸张中回望历史风云,感受祖国的变迁,诉说自己对祖国的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快乐远远大于自己的付出。”

贺伯说,这些报纸光自己看还不够,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所以,老干局的同志提出想要办展览,展示这些报册,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家都经历了什么,家乡都有哪些变化。贺伯很愉快地答应了。对于这些老报纸今后的处理,贺伯目前还没有打算,他只说了一句:“谁要谁拿走!”

不光是老报纸,现在每天发行的新报纸也成了贺伯收集的重点,“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要把今天的报纸收集起来,这是今天中国发展的历程,中国梦实现的历程。”而这,似乎也是贺伯对祖国最持久最深情的爱吧!

记者手记:

从贺伯家回来,翻阅采访笔记,我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尊敬、值得我倾注感情书写的地方。

我不想要拔高,不想要煽情,只想实事求是地写出贺伯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写出他的坚持和率直的秉性。应该说,贺老还不能完全称得上一个楷模式的人物,他只是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践行着弘扬和传播正能量。可是他的感人之处在于此,突出特点也在于此。正能量,不就是代表着一种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正面情绪吗?所以,我写他不求全,不求完美,只是展现他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面。

弘扬和传播正能量,一直以来是我们老干部退休后的人生价值所在。对于贺伯,可以说,他活了大半辈子,学了大半辈子,只为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保持一份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猜你喜欢
写字台书柜报纸
写字台
整理书柜
确实不容易
写字台
整理书柜
非常魔典
梦想家
捉迷藏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