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重拳”挥向黑臭水体

2016-05-14 16:46黄泽欣
环境 2016年6期
关键词:重拳水体整治

黄泽欣

岭南多水乡,密密麻麻、交错纵横的河涌,宛如城市的血脉。然而,由于受到污染,变得黑臭、肮脏的河涌,却成了广东城市挥之不去的痛。近日,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召开会议,宣战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老百姓身边的黑水被纳入治水主战场。

宣战:黑臭水体不再技术性忽略

河面油黑发亮,不时飘来餐盒、塑料袋,底泥黝黑,岸边总能闻到腥臭味……这一幅景象,是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很多城市建成区河涌的标准“画像”。

近年来,很多城市掀起轰轰烈烈的治水战,但是河涌的黑臭却淡定依然。为什么市内河涌还是没变化?一位地方环保部门的负责人解释:“这些年的治水,主要目标是纳入功能区的河流,河涌是没有划入功能区要求的。”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这些河涌不是自然水体,而是排洪排污渠,没有设置水功能区目标,因而在一些地方就不属于治水工作的对象。

事情在2015年出现转机,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对黑臭水体治理和水体水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对老百姓来说,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反映强烈的就是身边的黑臭水体。“以没有纳入功能区管理为托辞而无视内河涌黑臭,这种做法行不通了。”业内专家表示说。

黑臭水体的认定也终于有了官方标准的指标。去年9月住建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对黑臭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透明度低于25厘米、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氧化还原电位-200到50毫伏,氨氮指标不高于8毫克/升,可视为轻度黑臭;透明度低于10厘米、溶解氧低于0.2毫克/升、氧化还原电位低于-200毫伏、氨氮指标高于15毫克/升,可视为重度黑臭。如认为存在“黑”或“臭”问题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则应认定为“黑臭水体”。

从无视到正视,从技术性忽略到无条件治理,被城市居民诟病多年的黑臭水体,终于纳入了治水的主战场,也成为了各地治水的硬骨头。环保部吴舜泽表示,在“水十条”提出的众多目标任务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治理城镇黑臭水体。

把脉:广东黑臭水体数量最多任务最重

据国家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结果显示,截至2月16日,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77座城市没有发现黑臭水体。在其余218座城市中,共排查出黑臭水体1861个,地域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其中广东黑臭水体数量最多,以242个居首,其中轻度黑臭水体占56%,重度黑臭水体占44%。

排查结果发布后,马上引起了广东省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胡春华批示“不能当这个第一”,省长朱小丹也要求“抓紧制定行动计划,尽早部署,强力推进”。

省住建厅副厅长杜挺介绍,按区域划分,珠三角地区黑臭水体最多,有153个;从城市来讲,除韶关市外,其余20个城市均有黑臭水体,超过10个以上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东莞、中山、阳江、湛江、茂名市,总数量为203个,占全省的8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黑臭水体是如何炼成的?从今年2月开始,省住建厅联合环保、水利等部门组织专家到10个黑臭水体较多的地市进行实地调研摸查,得出初步原因分析。一是外源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初期雨水等直排造成水体污染。二是内源污染,垃圾直接倾倒水体、水面漂浮物清理不及时,沉入水底形成淤泥,导致水体变黑变臭。三是水体缺乏流动性,填河建路、建楼等形成了许多断头涌,直接破坏了水体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

规划:“一河一策”打响歼灭战

之前也有过治理,为何效果不佳?杜挺分析表示,主要是由于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方法,流域统筹和城市联动不足,黑臭现象往往“死灰复燃”。

“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治理就难以形成合力。”华南环科所专家说。据悉,省住建厅正在制定《广东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计划》,待省政府审定后就可以出台。

“治理工作要做到‘熟水性、善治理”,在5月召开的现场会上,副省长许瑞生强调。住建厅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治污的科学性、系统性,从水系出发,与现有水污染防治有关方案、规划相衔接,统筹做好整治目标。同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治理项目;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统筹推进。

“水活了,黑臭就少了”杜挺表示,将协调水利部门配合做好城市河涌的水资源调度,提高河涌水的流动性。对于截污工程措施,住建厅表示,黑臭水体治理除考虑必要的“大截排”模式大型工程措施外,还应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排入黑臭水体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与此同时,将大力推广自然生态处理技术,开展湿地公园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提升质量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资金是一个大难题。”杜挺说,目前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来源单一。惠州、茂名、湛江等市的副市长在5月的现场会上也纷纷提出这个难题,希望省里加强资金支持。“拓宽资金来源,用好用足国家资金优惠政策”,许瑞生副省长给出了答案,即用好国家有关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优惠政策,广东黑臭水体治理可以使用这些专项基金和政策性贷款,充分利用这些低成本、中长期的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投向项目建设。此外,还可以统筹做好项目捆绑打包,进行合理搭配,增强市场吸引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资本参与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政府要加强监管,并以水质目标作为绩效考核和按效付费的依据。”许瑞生表示。

关键:“河长制”倒逼治水决心

“千难万难,一把手下决心就不难。”一位曾参与汕头贵屿治污的专家说,贵屿污染,三十年的顽疾,前两年省委领导说干不好就撤市主要领导的职。这促使当地真正下了大决心,贵屿终于用一两年时间得到根本改观。黑臭水体也一样,真正下决心了,就能干成。

据了解,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治水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成立了由省委书记胡春华书记担任组长、省长朱小丹为常务副组长、许瑞生做副组长,珠三角区域9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13个省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珠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打响黑臭水体的歼灭战。

“市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黑臭水体治理负总责。”许瑞生强调,要建立黑臭水体治理的“河长制”,多部门协调治污,“今年起,省政府将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重点督办事项”。

今年5月,省环境保护厅上线广东电台民声热线栏目,石井河再次发黑发臭,广州河涌治理成为媒体和群众口诛笔伐的热点,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陈光荣就在节目中指出,广州治水的力度、决心跟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为节目评议团的省监察厅领导也当场指出,重两岸绿化美化,轻水质改善,只重面子不重里子,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不但要落实责任,而且要增强实效性,坚持一河一策,”住建厅杜挺表示,在建立河长制的同时,将要摸清底数、瞄准问题,精准治理,按照“一河一策”制定治理方案,对每个黑臭水体明确整治时间表和责任单位、责任人,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措施。

据省住建厅介绍,目前,各地市已经基本完成“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全省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投资规模约170亿元。

猜你喜欢
重拳水体整治
撮粮之术(下)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特朗普“重拳”搅动世界经济
比“弹棉花”还轻的“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