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馨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湿地被专家们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采取各种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湿地。
今年已经走过第20个年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
福建湿地保护应独辟蹊径
这一主题如何解读?福建湿地保护态势怎样?有何新特点、新进展?如何强化湿地保护?记者专访了福建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冬良。
记者:“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是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您对此作何理解?确定这样的主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周冬良:湿地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基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如我国湿地贮存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400吨污水,全国湿地可净化154亿吨污水;占全球陆地总面积6%的湿地储碳量约为7700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湿地为全球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维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我国有3亿多人直接依赖湿地生活,湿地产品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计;湿地周边的温度一般较其他地区低2℃~3℃,湿度高5%~20%,可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湿地不仅关系人类文明兴衰和自然生态平衡,也关系淡水资源安全、粮油食物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20届世界湿地日主题诠释了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映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没有湿地就没有我们的未来。呼唤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湿地、了解湿地、保护湿地,确保人类的未来。
记者: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为福建的主要湿地类型,特别是浅海、河口、滩涂和红树林湿地是福建省重点湿地,占天然湿地总面积的85%以上。在湿地保护上,是否也具有福建特色?
周冬良:福建是一个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据2010年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21型,总面积87.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滨海、河流和人工湿地是福建省的主要湿地,特别是浅海、河口、海湾、滩涂和红树林是福建省重要湿地。
由于福建地形复杂,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河流多数省内发源,独流入海,并且福建省为红树林在我国自然分布的北界,且福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线路的重要节点上,沿海众多湿地成为国际候鸟的越冬地、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水鸟分别有118种和58种,包括黑脸琵鹭、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中华燕鸥等珍稀濒危物种,福建省的泉州湾、闽江河口、兴化湾等多个河口海湾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这些都构成福建湿地独具特色,同时也使得福建省湿地保护与众不同,以沿海港湾、河口、红树林等特色为主构建的沿海迁徙候鸟保护网络,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许多环保组织对福建湿地保护十分关注,福建湿地保护关系到国际湿地公约的履行,关系到福建形象和中国形象。
湿地危机:仍被大肆入侵
我国是《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确保我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意见》还明确要求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该方案同时要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对围填海面积实施约束性指标管理。
国家林业局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湿地面积为8.01亿亩(折合5340万公顷)。
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保尔森基金会(美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战略研究项目报告称,若按至2020年滨海湿地的围填需求57.8万公顷估算,未来5年的年均围填面积将到达11.5万公顷,即使不考虑滨海湿地以外的其他湿地丧失,“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底线也将被突破。
由于保护区海岸线长,管理范围广,周边养鱼、养鸭、养蟹规模不断增大,海边养殖的撒料、消毒工具对湿地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保护区内,撒网捕鸟、挖泥抽砂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了湿地保护与管理成本的上升。
经济发展永无止境,生态保护同样没有尽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由12.76万公顷增加到129.28万公顷,增长了近10倍。
国家林业局、中科院等部门和机构的监测还显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中国已经损失了53%的温带滨海湿地。这其中,围垦和基建占用是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的两个最关键因素。
中国是《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肩负着保护湿地的重任。而来自多方的行动正试图唤起人们对湿地的关注,以期保护这一生态系统及其附属水鸟。
没有一部湿地综合法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湿地公约》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雷光春曾在2015年10月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法律对这些湿地进行保障”,目前不仅没有一部资源类的综合法,更没有一部湿地的综合法。
雷光春说,在中国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沿海湿地受到的威胁最严重,但保护力度却最小。按照2016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沿海湿地遭围垦破坏,总面积势必突破政府划定的8亿亩湿地保护“红线”,而这是维护中国基本生态安全的底线,包括提供水产品、淡水和防洪等。
在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中,由于“要素式”的管理体制,同一湿地上可能同时存在着多个部门的管理活动,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冲突。比如,在同一湿地上,可能存在着农业部门管种田、渔业部门管捕鱼,水利部门管水(闸坝调度),而林业部门只能管“天上的飞鸟”——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被分割管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姜鲁光指出,沿海湿地在空间规划上由国家海洋局管理,而项目开发则涉及环保、林业等多个部门。“可以说湿地管理不同部门之间既分割管理,又相互牵制,但万一出了事儿很难找到具体负责的部门,更难以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管理。”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委员会首席执行官Spike Millington,一直关注中国的候鸟迁徙及填海问题,他说:“我并不是说经济发展不重要,只是应该和环境保护平衡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用短期刺激发展经济。如果在更长的时间尺度里去看待这些问题,短期刺激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对于沿海地区发展,我们的思考应当富有远见和平衡。试想一下海平面会上升、更多的风暴这些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沿海滩涂湿地在缓解这些危机时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
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在孕育和丰富地球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家对湿地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成立了湿地保护机构和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等。我国在湿地保护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全国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别再在沼泽里打上桩基盖大楼,别再把工业园开进湿地,别再让影视剧组到湿地拍摄,别再打湿地“生态牌”搞旅游开发,别再做以满足地方GDP增长而伤害“地球之肾”的蠢事。这显然也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同时,一方面是相关审批和监管等部门也应该负起责任来,对肆意践踏湿地的行为应该依法严厉查处,不能再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湿地问题,并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湿地队伍中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地球之肾”再受到人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