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位“中学生翻译家”:妈妈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2016-05-14 12:41晓红
女士 2016年6期
关键词:亚瑟王儿子妈妈

晓红

2015年11月15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中文译本举办新书发布会。15岁的译者苏汉廷,作为国内首位完整翻译出世界文学名著并出版的中学生,格外引人注目,而他则把一切功劳归功于自己的“玩家妈妈”。

跟着路牌学英语

16岁的苏汉廷家住广州市番禺区,是仲元中学的高二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眼中,苏汉廷就像是“移动解题机”——遇到不会的问题,只要请教他,他总能给出答案,尤其在英语方面,他更是“权威”。这一切,离不开他妈妈赵玲的培养。

46岁的赵玲是广州某公司的高管,虽然工作繁忙,但对儿子的教育从不假他人之手。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带着孩子出去逛逛,让儿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广州街面上有不少路牌都是双语提示,上面一排汉字下面一行英语。赵玲每次都会指点着路牌,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孩子。母子俩经常在大街小巷寻找有英语标识的路牌,看谁找得多。通过和妈妈竞争,苏汉廷爱上了英语。

一次,苏汉廷刚学会“银行”两个汉字,但英语怎么说他不知道。在楼下散步时,母子俩遇到一位美国人。赵玲鼓励儿子:“你去问问那位叔叔。”见苏汉廷有些不好意思,赵玲推了推他:“如果你问清楚了,明天妈妈给你做红烧排骨。”苏汉廷鼓起勇气,走过去询问。老外亲切地蹲下身子,不仅告诉他“银行”的英语译法,还顺带说明银行是存钱的地方。

回到家,苏汉廷嚷着让妈妈给他压岁钱。“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会给我什么凭证吗?不然怎么证明这些钱是我的?”赵玲没想到孩子才6岁就会思考这个问题,一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等妈妈给出答案,苏汉廷已经想到了办法:“妈妈你看,这些钱上面都有一串序号,每串数字都不一样,我把这些序号登记下来,这样就能证明钱是我的了。”赵玲没有纠正儿子的做法,也没有告诉他到银行存钱会有存折,而是夸赞说:“你真聪明。”

苏汉廷开心地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记录序号。赵玲非常欣慰,那些生活上的常识,儿子迟早都会明白,但是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发现问题、找到方法,比直接告诉他答案更能激发他的兴趣。

在妈妈的引导下,苏汉廷在上学前便记住了不少英语单词。上学后,为了把儿子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赵玲经常陪他看英语电影。两人从动画片开始看起,然后看纪录片、故事片。虽然纯英文的字幕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搞笑的画面依然让苏汉廷乐不可支。看的次数多了,他渐渐能听懂剧中人物的英语对话。他会故意考验妈妈:“刚才那句台词什么意思?”赵玲装作不知道,让儿子给她当老师。能给妈妈当老师,一度让苏汉廷特别自豪。

苏汉廷从看懂动画片,到看懂了战争片、动作片、文艺片。每次看完,母子俩都要用英语探讨一番剧情。一开始,妈妈说得很溜,苏汉廷常常处于下风。他私下里看了很多英语影评,记下了不少词汇。很快,母子俩打成平手。后来,苏汉廷赢的机会多于妈妈,而赵玲也乐意当个输者。

快乐是人生最好的学校

上初中后,苏汉廷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版名著。一次,赵玲见儿子捧着一本《福尔摩斯全集》读得津津有味,便问:“这书读起来有困难吗?”苏汉廷点点头,指指桌上一本词典:“看到不认识的词,我就查字典,以后再碰到就认识了,就当是在玩游戏。”儿子能保持这样的学习心态,让赵玲很宽慰。

2014年,在初三期中考试之前,苏汉廷班上一位同学的亲戚从美国买来一本英文原版的《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霍华德·派尔于1903年出版的《亚瑟王》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余下三部分别是《圆桌高手传》《兰斯洛特骑士和他的同伴》《圣杯的故事与亚瑟王之死》。这部作品详细描写了亚瑟王从出生到登基、娶妻的冒险过程,由于篇幅较长,因此存在大量的缩写版及改编作品,国内目前只有缩写版的译文,还没有完整版的译著。

由于这本书完成的时间比较早、使用的语言为美式英文,所以许多语法都与中国教学的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与现代英语的习惯也不同,再加上书中有大量的古代地名,苏汉廷的这位同学虽然一边看书一边查字典翻译,却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想向苏汉廷求助,又怕苏汉廷不耐烦。

苏汉廷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我想帮他,可我总不能把一本书的故事逐字逐句地讲给他听,我既没有这么多当面教授的时间,而他一下子也记不住我说的内容。”赵玲鼓励他:“你想帮助同学,这是好事,妈妈支持你,但你得想个办法才行。”苏汉廷想了想:“要不我把这本书全部翻译过来,让他照着译文看。”

赵玲应允了儿子的提议,让他向同学借来了那本书。此后,白天在学校,苏汉廷连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不浪费,拿出书来翻译几句;晚上回到家,完成一天的课业后,他又抽出时间翻译。每天苏汉廷房间里的灯都亮到很晚,赵玲心疼儿子,常常送去饮料和水果。

在翻译的过程中,苏汉廷时常和妈妈讨论问题。每次翻译完一个章节,苏汉廷都会请妈妈阅读、评价,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地方。赵玲发现,儿子翻译的中文不仅贴近原文的本意,而且读起来非常连贯,丝毫不觉得生硬拗口。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第一版8万字的译稿终于完成,然而因为电脑发生故障,这份译稿全部丢失了。儿子的辛苦劳作打了水漂,赵玲比谁都要心疼。苏汉廷却安慰妈妈:“翻译的过程更重要,我已经感到满足和开心,这就够了。再说,第一版还有很多语句生涩的地方,我不是很满意,第二次翻译就当是做调整了。”

苏汉廷重新对这本书做了翻译和校对。虽然这次的翻译比第一次熟练了许多,但他的态度却更加严谨、认真,并且对部分汉语文法和典故引用都重新做了调整。3个月后,第二版译文出炉,赵玲觉得果然比第一稿成熟了许多。苏汉廷把原作和译文交给了同学,同学十分感动,一再道谢。

第一个翻译出世界名著的中学生

赵玲把儿子的译稿寄给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出版社认为这份稿子很有出版价值,还特别邀请了专家进行了审定。中央民族大学翻译学教授何克勇评价说:“苏汉廷翻译的中文语言,很优美,文笔流畅。这孩子不像是初试牛刀的样子,倒像是在译海里浸泡很久。”

更加难得的是,苏汉廷作为一个16岁的少年,对作品的理解、感悟也与成年人不同。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诠释作品,更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出版苏汉廷的译本,并且计划以这本书为基础,策划出版《小小翻译家译丛》系列,旨在发掘和鼓励有志少年,用孩子的眼光和视角来诠释世界文学名著。

出版社把苏汉廷选为译丛系列的小小翻译家,希望与他进行长期合作。赵玲激动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苏汉廷十分开心。

苏汉廷考入重点中学后,为了奖励儿子,赵玲带着他来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让他和出版社的老师们交流。出版社委托苏汉廷翻译第二套作品《树屋》系列。苏汉廷每天专注地翻译,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开心。

暑期,学校安排了一次旅行,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国外游玩。出发的前几天,赵玲听朋友说,四川藏区有一所色乌绒小学缺英语老师,希望有老师去支教。赵玲觉得儿子很符合招募的条件,可她陷入了矛盾中——支教显然不如旅游轻松舒适,但是可以让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赵玲决定听听儿子的意见,尊重他的选择。苏汉廷毫不犹豫地说:“妈,我要去四川。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我想把这种快乐传递给藏区的小朋友。”赵玲马上联系了色乌绒小学校的负责人,并帮儿子买了机票。苏汉廷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带上要翻译的《树屋》原著,从北京前往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贡嘎山乡色乌绒村。

苏汉廷被安排教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学英语。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赵玲,苏汉廷白天在山下的小学教书,晚上则住在山上的寺庙里,每天都要来回爬山。每节课,他都上得很认真。他用心备课,还要抽出时间翻译,每天都忙到深夜。学校里没有汉餐,苏汉廷就跟着孩子们一起吃藏族的食物。生活上的困难,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半个月后,学校放暑假了,苏汉廷回到广州。谈及支教的体会,苏汉廷对妈妈说:“那些孩子的心灵比星空还要美。我发现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别人,是如此的快乐。”

《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中文译本新书出版后,苏汉廷向色乌绒小学捐赠了一些图书,希望那里的孩子可以继续学习英语。2016年,他的第二部译作《追寻魔磁谷》系列(共3册)也即将出版。

赵玲说,儿子打算完成《亚瑟王》四部曲的全部翻译,这将是国内第一部完整的《亚瑟王》四部曲的中文译本。对于未来,赵玲说:“我对儿子没什么要求,他开心就好。人生的路很长,能做自己爱做的事,才不会觉得枯燥。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时给他一些鼓励和掌声。”

编辑 魏光

猜你喜欢
亚瑟王儿子妈妈
打儿子
《亚瑟王:斗兽争霸》23分钟片段抢先放映
自爆从小喜欢亚瑟王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鸟妈妈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儿子
失去神话光环的亚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