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从“互联网+”着手,建立的是政府管理的新生态,而它必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一种政务新生态,一种良性机制,正在不断壮大。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99.36%,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91.73%,这两个耀眼数据的取得殊为不易。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广州作为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之一,已于2015年提出建设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理念,并正在全市推进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广州采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对国家推进“互联网+政务”的先行先试。广州的“互联网+政务”实践为政府服务变革与流程再造提供了新的思路框架,营造了新的生态环境。那么,广州的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又将取得什么预期效果呢?
网上办结率99.36%的背后
从2015年10月起,广州民政部门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市民如需使用“单身证明”时,相关政府部门将自行与民政部门进行内部核查,市民无需跑腿。婚姻证明的开具向来备受市民诟病,广州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广州的社保卡已完成包括婚姻状况在内的个人信息录入,可查询和证明婚姻状况。
目前,广州社保卡已整合了医疗保险卡、诊疗卡、老人优待卡、社保卡4种卡证应用,并正在推进个人参保证明、计划生育服务证、健康卡、优抚优待凭证、残疾人证等82种卡证应用的整合,最终将实现86种卡证应用的整合,使社保卡成为全市通用的市民办理政府日常业务、网上办事的身份凭证和获取各类证件信息的“钥匙”。
在“一卡通”的基础上,广州还优化了“一网”办事流程。目前,已有46个市级部门和6个中央直属单位进驻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12个区(县级市)全部设立分厅,市、区共发布事项8033个,170个街(镇)办事站开通网上办事站。
在广州,电子证照系统与部门信息系统及“一窗”综合受理等全市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平台已成功对接,现有证照电子化转化应用正在开展,已确定第一批纳入电子证照管理的个人类证照证明82个,注册登记类证照29个,建设工程类证照批文47个。未来将逐步实现网上提交电子扫描件即可办事,而不用去服务大厅等候排队。
此外,广州探索整合梳理部门间服务事项前后关联关系,将入户、生育、教育、出入境、购车、四证联办、外商投资企业多证联办等公众关注度高、业务办理频繁的11类服务形成办事专题,总结攻略式办事服务指引,形成链条式服务模式,使群众办事从各部门“多次跑”变为“一次跑”。
为延伸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广州还开展市民个人网页和企业专属网页建设。企业专属网页正式上线试运行以来,已为20万个企业开设专属服务空间账号,为企业办事人提供信息主动推送、办事温馨提醒、申报材料重复使用等个性化服务。
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
“从‘互联网+着手,打造政府管理新的生态链,建立的是政府管理的新生态,而它必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构建一个循环,一种政务新生态,一种良性的机制,不断壮大。”广州市政务办曾这样总结“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红利。
以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提升和先行,广州换来了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和群众办事的便利。
首先是全事项精细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制度,实行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运行,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务服务事项主要包含三类:一是行政审批、备案事项;二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涉及事项;三是面向法人、个人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编制标准化的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清单,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逐步实行全市联网通办。目前,广州市已有9个部门的600多类业务在全市或部分区域实行联网通办,最大限度满足了企业、办事群众的需要。
其次是全层级集成服务。建立完善了“两级平台、三级管理、四级联动、五级服务”政府服务管理体系。一是市、区、街道、社区按照功能定位提供“精准”服务。市政务服务中心主要办理专业性强、业务复杂程度高,以及跨部门、跨区域、跨平台的事项;区政务服务中心主要办理除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以外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的事项;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主要办理面向公民的事项;社区公共服务站提供审批代办服务。二是建立跨部门、跨层级审批事项“一口受理、一次交件、一表录入、一网预审、同步办理、统一出件”工作机制,实现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精简了申报材料,减少了审批环节,大幅压减审批时间。
此外,广州全渠道提升体验,实现从办事大厅8小时服务向全天候24小时自助服务转变。以荔湾区为例,该区利用邮政点多网密的“蜜蜂箱”布点,实行“自助终端递交网上申请、蜜蜂箱快递纸质材料、政务中心部门集中审批、蜜蜂箱收取办理结果”的“一柜式”微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口延伸至社区(村)、住宅小区。
信用指数撞上
“互联网+政务”的风口
如果一卡一网一窗仅仅是整合服务和再造流程,还上升不到制度改革的层面,那么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则是利用“互联网+”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
在廣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套即将试运行的信用指数系统正等待提取广州市政府的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已投入研发,这是国内首个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数。广州指数以“只减分不加分”的打分模式,对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的投标人、招标代理、招标人和评标专家四类主体进行评价。不断变化的指数反映动态的信誉变化,被寄望于实现对公共资源市场诚信行为的有效监管。
当前,全国已有数百座城市试点布局“智慧城市”,其中的“电子政务”在简化事前审批方面多有成效,但不少城市由于缺少必要的数据“沉淀”仍难以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的大数据应用。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市政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领域的招投标,围标、串标等现象偶有发生,历来是监管、服务的重要阵地。从这两个层面看,广州指数或将打开大数据应用的一道缺口。
广州指数不仅能动态反映市场交易主体的信誉变化,而且还逐步建立起“一处受罚、处处受制”的惩戒机制。这一惩戒机制指的是跨行业和跨区域的数据互通,即企业在交通领域犯下的错影响到在市政工程领域投的标,在国内违的规影响到在广州的信誉。
这样的构想,实现的几率有多大?首先需要回答“数据从哪里来”这一基本问题。这一问题也是时下国内诸多城市探索大数据应用绕不开的问题。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能解决部分数据的来源问题。从2010年开始,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在房屋建筑、政府采购等领域建立投标人评价管理,其主要方式是“每日一评”。由于涉及到同一家企业每日更新的评价信息和同一家企业在不同行业的信用信息,因而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沉淀”数据能部分解决前述动态评价、跨行业两大问题。而“每日一评”机制的小有所成,正是促成广州指数研发的原因之一。
不过,依然有许多数据掌握在行业组织的手中。对于行业组织、行业龙头来说,当然不希望行业话语权旁落。广州的想法是,先把信用指数做得足够好,让行业组织觉得对交易有利,再进一步找他们共享数据。若广州指数能客观反映相关主体信誉,将能被越来越多的投标人、招标人作为决策依据之一,这将形成全行业、全社会监督的局面。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科院政治法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