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让美浸润课堂

2016-05-14 01:43徐爱梅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荷塘雨滴荷叶

徐爱梅

语文是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篇篇经典文章本就流淌着浓浓的情感。低年级的孩子们天生是幻想家,他们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充满聪慧,简直就是一个个小诗人、小画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生动优美、活泼轻快的散文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语言浅显明快,亲切生动。教学中,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品味和想象中,巧妙地实现学生与诗人的心灵相会。有了这心灵意会,低年级语文课堂就有了诗情画意。

一、充分领略插图的意境美

低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文本中的插图非常精美,图中的夏日荷塘长满了碧绿碧绿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大大小小的荷叶丛中,冒出些许粉红色的荷花。圆圆的荷叶上滚动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雨滴。夏日的风轻轻吹来,荷叶摇曳生姿,透明的小水珠也随着滚过来,晃过去,就像躺在摇篮里的娃娃,那么舒适,那么悠闲!满池的荷叶早已吸引了小蜻蜓、小蝴蝶们在叶间飞舞。看,小蜻蜓飞累了,立在饱满的莲蓬上休息呢,像小飞机停在了机坪上!听,夏日的小歌手蝈蝈惬意地蹲在池边草丛中大展歌喉,动情地唱着!清凌凌的河水中,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自由地游来游去,快乐地吐出了一串串泡泡……多么美的画面呀!孩子们仿佛已经到了荷塘边,立即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美丽的画面充分再现了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让自己的心灵领略到了美!

二、设置情境,感受美好情感

低年级是小学学习阶段的基础,课堂上教师应规范学生的表达,同时也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作者在描绘美景的过程中,传递了许多美好的情感,如荷叶是雨滴的摇篮、小蜻蜓的停机坪、小鱼儿的凉伞、蝈蝈们的歌台……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了快乐,小动物和荷叶之间的情感是美好的、和谐的。这种情感让孩子们受到了好的熏陶。儿童是有着丰富情感的群体,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主动,更深刻。低年级孩子天真可爱,对周围充满好奇心,也特别喜欢美丽的夏天,所以,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充分感受这些美好的情感。在课的开始,可用课件播放“戏鱼”的动态画面,伴着轻柔优美的音乐,描述夏日荷塘的情境,从而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然后,联系文中精美的插图进入第二节的教学,可用课件出示雨滴的动画:“看,晶莹的小雨滴正惬意地躺在荷叶上眨着小眼睛好奇地望着世界呢!荷叶是小雨滴的摇篮,它躺在摇篮里轻轻摇晃可舒服啦!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左,右,左,右,大家说说这是怎样的感觉呀?”老师和学生一起轻轻地摇摆,入情入境,陶醉其中,孩子们对荷叶、夏日的喜爱,尽在不言中。

三、品析字词,领悟诗意

文本在内容描写从整体到部分都自成画面,在语言表达方面也蕴含了美感。首先,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腻地描绘了荷塘的景色,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透明小雨滴舒适的摇篮、是鱼儿们大大的遮阳伞,动静相宜,让夏日的荷塘充满了无限生机。其次,文本恰当运用了叠音词,使人读之朗朗上口,清脆悦耳。如“清凌凌、弯弯的、静静地、大大的”等叠音词的运用尽显散文诗的节奏美、意境美。“清凌凌”一词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比较陌生,教师可出示清澈的小河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小河的感觉。孩子觉得小河很清很清,透亮透亮的。教师再引导:书上有一个词最能形容这河水的,看谁能找出来。不需要老师的解释,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清凌凌”的意思。再次,动词的使用也很精当、准确。如“睡”“游”“举”“穿梭”“歌唱”“嬉戏”等。教学时,可抓住这些动词,让孩子们模仿着去做做这些动作,去演一演,自由地去表达。孩子们可以是躺在荷叶上的小雨滴,是在花丛中穿梭的蝴蝶,是放声高歌的蝈蝈,是碧波中畅游的鱼儿。“穿梭”这个词也相对难理解一些。在组织演一演时,一开始,扮演美丽蝴蝶的孩子在讲台前来回飞舞,老师说:“这群蝴蝶不是在穿梭哦,是在翩翩起舞呀!”聪明的“蝴蝶们”马上明白了,她们从这朵花前穿过,又从那朵花后绕过,多么快乐呀!孩子们就在这样快乐的场景中感受了词意和情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品析动词的传神,感受了荷叶之美,荷塘之乐。

四、诗意阅读,引发情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读出语言的节奏美,读出文本的意境,读出作者的情感。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读能悟出文意,能给课堂增添色彩,能在师生合作的朗读中尽显诗意。如在学习文本第二小节中,可直接抓住“透明”一词,先图片欣赏,感受雨滴的晶莹剔透,再通过教师的课文范读,学生将课桌想象成绿叶睡在上面,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雨滴的快乐,让学生移情体验。学生们快乐极了,有的说:“呀,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说:“啊,真好玩。”然后让孩子们融入自己的感情反复朗读,真正地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诗意的阅读中,孩子们用心灵感受到了文本的意境。在教学中,让孩子以一颗纯真的童心走进文本,进入角色体验中,从读中感受文本的内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指导孩子们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多次播放抑扬顿挫的范读,老师也可声情并茂地范读,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感受深情地朗读;然后让学生欣赏着画面、配上舒缓的音乐,融入到诗意的情境中,从而产生与文本中相同的情感。如若只是一般化地读,那种感受只能是生硬的、只触及到文字层面的。而通过诗意的媒体音乐、诗意的阅读,一下子触及到了文字的内涵,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诗人的心灵际会,教学也就有了真趣和诗意。

五、随文说话写话,享受“活语文”

我最想变什么呢?夏日的荷塘边,莲叶何田田,雨滴晶莹透亮在莲叶上轻轻打着滚,风儿吹动莲叶,雨“滴滴答”一声落进清澈的河水中。鱼儿成群结队在享受夏日的快乐……这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之一。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可设计“( )来了,在荷叶上( )”这一句式,先让学生练习想象说话。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生成了一些较为特别的体会,加上老师的激励和赞美,孩子们更增强了信心。师接着问:荷叶呀,荷叶,你这样默默地举着,你不累吗?学生换位移情体会荷叶虽累,但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心里是很高兴的。再让学生说说,夏天来了,你还想变成什么?学生有的想变成快乐的小鸟,站在枝头为大家唱歌;有的想变成清清的河水,让小鱼儿在自己的怀抱中快乐地嬉戏……然后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自己的快乐心情。这个教学环节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智慧。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句式练习,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训练了想象思维,而且还帮助孩子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课堂,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巧妙而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文本,是作者的一种精神表达。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作者有丰富的梦想、有太多的思索、有无穷的喜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须用情去解读文本,用自身的情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和老师一样融入文本,一起快乐着、自豪着、兴奋着……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中获得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和丰厚语感的提升。

猜你喜欢
荷塘雨滴荷叶
荷叶像什么
荷塘里的“怪物”
四季的荷塘
真想变成圆圆的雨滴
荷叶圆圆
小雨滴
小世玉智闯荷塘
荷塘蛙鸣
荷叶游乐园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