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醉南山”舞美随笔

2016-05-14 07:40何雄
艺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步竹海舞美

何雄

〔摘要〕舞美艺术是一门涉猎多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化、服、道、效既是有机的结合,又是有机的对比,舞美艺术是心灵表现的直接载体,心有多大舞美就有多大。

〔关键词〕文化元素旅游元素灵与肉虚与实绿叶与鲜花

“中华历史千年悠悠,一曲山歌八方来和,奇妙地与时间倒走,来到古老的尽头。三苗古国璀璨神州,一城之美醉是歌喉,自南向北一路牵手,把山歌浸染到漫江碧透。”2015中国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开幕式暨“南山牧业杯”首届全国山歌大赛颁奖晚会,让我们又一次欢聚在民俗璀璨、山水奇秀的湘西南边陲———大美城步。聆听着来自雅鲁藏布江的高歌,跟着黄河雄浑激荡的节奏,随着珠江婉约柔情的吟唱,我们在这古老民族雄起的前奏里,化为一个个音符,伴着时代高潮永远演奏。

晚会以发展湘西南区域文化旅游为重心,以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为特点,以促进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为目的,以“一路山歌上南山”为主题,旨在突出“山歌”这一文化元素,突出“南山”这一旅游元素。在这样一个命题中,晚会的舞美表现形式自然就以如何呈现“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为重点。“六月六山歌节”是一次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因此颁奖晚会要求时尚大气,且符合民族特色,同时,又要具备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晚会选址湖南邵阳城步民族文化体育中心。这是一个新近落成的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场。整个体育场被一个风雨桥式造型的建筑群包裹着,北面群山比肩,南面楼宇点阵,真可谓“半城山水半城楼”!距城步县城西南80公里处有座奇山,位于雪峰山脉南段,绵延80余里,平均海拔1760米,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她得天独厚,48坪———坪坪芳草茵茵,48溪———溪溪清流涓涓;她兼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与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坐拥23万亩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的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建有南国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她就是我们这场晚会设计的主角———“八十里大南山”。

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符号的诞生与发展其实就是源于自然,源自于生活。有感于此,我把目光投向自然。希望能在保持与传统民族文化紧密联系的同时,寻求符合当下电视舞台美学走向的可能,并从舞美表现上寻求新的变化。

一、虚与实的结合

出于对南山牧场的浓厚兴趣,我在舞台设计中以“山”与“田”的结合为主要元素,同时在造型上选择了不是山的山———LED屏幕,此为“虚”。于是舞台正中便有了一块长18米、高9米的矩形LED屏幕,再结合变向思维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演员的串场以及其他舞台设备的安放与调度,在它两边分别设计三块宽3米、高9米的束状LED屏幕。由大小不一的块面(LED屏幕)组合成高低起伏的南山与南山草原。再融进线条的变化———自然而然三层梯田式的舞台基础依山而现,此为“实”。虚实的变化、线面的结合,便是此次舞美设计的表现形式。当LED屏幕出现的是南山和南山草原时,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层层梯田包裹下的南山草原;当LED屏幕上出现的是夕阳水景时,它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渔歌晚唱的绝美画面;当LED屏幕上出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时,它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幅现代化都市的美好蓝图……凡此种种,它就是一幅画,时而写实,时而写意的人文风景画。一个好的创意,应该就是一副囊括写实与写意于的一体立体空间画,有时间,有空间,而且这时间、空间是随着节目的需要随时变化的,既快捷又便利。回想以往场景的变化都是靠实物场景的,更换耗时费力不说,每每长时间的大型场景变换都要放在广告时段,造成本不应该出现的曲目因为换景的时间问题而不得不放在这一时段,而且也大大制约了大型场景变化的次数。LED屏幕在舞台上的运用极大地解决了这一耗时费力的场景变化,也增加了场景变化的次数。

二、灵与肉的碰撞

演员与舞台的互动,就好比鱼与水、山与海、灵魂与肉体的碰撞,他们既可擦出火花,又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如果能让演员可以在山中、山前、山后自由呈现,那便解决了互动的最核心的问题。创意之初,在梯田舞台的两侧设计了四座高4米长10-15米不等的写实的南山山坡,由泡沫雕刻而成。经过仔细斟酌,考虑到这个形式的局限性太大,倘若不想表现南山风光,它便如跗骨之蛆般让画面恶心,且避无可避,我便果断舍弃了这种实体的呈现方式,最终选择包容性较大的LED屏幕做为基础载体。有人曾说,LED屏幕最大的优势便是它可以自由播放不同的画面,呈现不同的场景,唯一的缺陷便是它如电视机般只能呈现二维空间,无法直观呈现三维空间。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在不同的运用中LED屏幕恰好是表现三维空间的最佳方式之一,就看你如何用它来切割空间,组合空间了,当然仅仅只是把它放在一个横轴面上,那它是无法实现三维呈现的,而一旦掌握了层次的运用,能够将它的摆放进行前后错落的有致调整,并且在形状上、大小上敢于打散重组,那么它就会给你一个非常巧妙而且灵动的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原理上很像房屋装修的墙纸、建筑施工的外墙砖的功能。于是,我将山形实体景变为通用屏幕,并在这4组高2———2.5米、长12———14米的长条状LED屏幕后面设置了宽2.5米的表演平台,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舞台空间的包容度。当演员登上平台时一如踏着青青草原而来,二如婉转在田田荷叶之中的歌者;当演员走到平台后面时,又恰如竹海中的樵夫;而走在它前面时,既是主持人很好的单个背景画面,又是舞台上下场通道的屏风,起到上下场转换口的一切功能。

“线面”即“血肉”,“点”即“灵魂”。“点、线、面”的构成赋予了设计“灵与肉”的碰撞,营造了意与实的三维空间,也给观众创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不正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吗?

三、绿叶与鲜花的有机互动与变化

舞台艺术是“绿叶”的艺术,同时也是“鲜花”的艺术。一个好的舞美必须服务于晚会,给导演以充分的表现空间和多样的可选择手段,做好陪衬的同时有时往往又要有超出陪衬的觉悟。

像“城步吊龙”、“竹海传说”等这一类演员、道具众多的表演节目,舞美背景就要呈现一些具象或者是抽象的空灵大画面,就要做好“绿叶”的本分。以开场歌舞“城步吊龙”为例。“城步吊龙”,本身是中国龙舞种类之一,是集手工艺术、绘画、布艺、剪纸、贴花、文学、光学、表演、音乐、武术以及巫傩文化、梅山文化、礼仪习俗等综合为一体的古老艺术,从中可以探究苗族人民的精神信仰、文化生活和手工技艺。每条龙由15人操作,每段龙骨架皆由剪纸灯笼组合而成,夜晚观看就如发光的真龙一样,披着彩衣穿梭在无尽天地,美轮美奂。这时的舞美背景应该呈现为繁星点点的夜空,再加上部分翻滚的祥云,以烘托出光龙飞舞的形态,如若不然,舞美背景比光龙还要抢眼,还要亮的话,那么龙的发光体就表现不出来了。又比如“竹海传说”这样的节目。“竹海传说”,是由30多位瑶族男女拿着高矮粗细不一的竹梆,举于胸前互击发声,其中最高的竹梆达到了4.7米,舞蹈没有任何配乐,仅通过村民唱、说、喊、敲汇合成音乐,让人振奋的敲梆节奏,仿佛敲出了瑶族人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那么舞美背景就应该呈现为一望无际的竹海,与舞蹈道具融为一体,形成层林尽染、碧绿处处有竹林的一派壮观场景。

一个成熟的舞美作品应该充分考虑到做好一个艺术晚会“绿叶”的功能,也要做好随时成为“鲜花”的准备。比如,其中的歌王展演“家乡是个好地方”和“纤夫号子”这类舞群比较少的独唱曲目,就需要舞美背景极大地来渲染意境。根据音乐的旋律变换不同的场景,根据歌词大意表达直观或抽象的意境,让歌者融入到背景中,让观者闻声有画,从而产生视、听、觉一体的心灵共鸣,听出画面、看出歌意、觉出时空的变换。

舞美艺术是一门涉猎多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化、服、道、效既是有机的结合,又是有机的对比,舞美艺术是心灵表现的直接载体,它是传载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曲艺艺术的最好垫脚石,心有多大舞美就有多大。(责任编辑:刘小红)

猜你喜欢
城步竹海舞美
吴本忠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湖南城步苗乡木叶吹歌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做强民族旅游产业,着力打造苗族特色文化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家乡的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