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晰雯
他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且传承、保护这门中国传统技艺,弘扬珐琅彩绘画艺术
在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深藏着一个文化气息浓厚、制作精巧的珐琅彩画工艺制作基地——东方绚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其创始人张廉,用娴熟的珐琅画工艺,巧妙地将佛像、动植物等制作成精美的珐琅彩画,并在传统景泰蓝掐丝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成功创制手工掐丝珐琅铂晶画。
据他介绍,珐琅,又称“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传入我国已有600余年历史。“上世纪以前,由于烧制水平限制、工艺复杂,珐琅工艺品多以器皿为主。直到10余年前,珐琅工艺才运用到作画上,并逐步从铜板作画发展到木板作画。”
珐琅彩画是在景泰蓝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又一杰作。它高雅简约,金色的线条,斑斓的色彩,使整个画面厚重、逼真、透亮,极富装饰性,并能提升居家场所内在欣赏品味,增强艺术氛围。而手工掐丝珐琅铂晶画则是以中国古老的珐琅彩釉料制成砂粒状,再经过特种工艺烧制后作为着色材料的特种绘画艺术。它兼采中西绘画艺术之长,线条细腻灵动,色彩鲜亮,永不褪色。因材质高贵、处理技术独特,具有极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被业内专家评定为“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端艺术画派——珐琅彩绘画艺术”。
感悟、挚爱
张廉生长在一个医务工作者家庭,“记得小时候,常有人深夜敲我家的门,找父亲看病,无论多晚,父亲从来没有怨言,有时病人来不了,父亲就亲自去病人家里看病。那时,我也梦想着长大后能像父亲一样治病救人。”
结婚后,张廉的妻子热衷佛教,师傅是当时的广济方丈明哲法师,他经常和妻子一起去拜见法师,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廉是深圳弘法寺拜方丈印顺大和尚的弟子,皈依后,师傅给他起法号为顿廉。“师傅以佛理感悟人生,与我畅谈佛法与人生之道,他睿智的言语让我铭记在心。”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廉接触到了景泰蓝珐琅掐丝平面佛像,“当时给我的感觉太震撼了,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传承和保护。”自此,他一心钻研,至今创作了大小不同的手工掐丝珐琅铂晶佛像,最高的4米左右,最小的60公分左右,并先后给广济寺、八大处灵光寺、五台山文殊寺、深圳弘法寺等捐赠了手工掐丝珐琅铂晶佛像。
他制作的《法界源流图地屏》获第四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大奖。画框和底座材质是红木雕花縷空,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正面是《法界源流图》,背面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界源流图》又名《千佛图》,1180年,画工张胜温奉大理国利贞皇帝段智兴之命,绘成《大理国梵像卷》。此画经历宋、元、明、清500余年,多次改画,至清乾隆年间进入皇帝内府。笃信佛教的乾隆皇帝对《大理国梵像卷》极为爱惜,命当时宫廷画家丁观鹏,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指导下重新整理和临摹,对《大理国梵像卷》进行勘误,将神像及人物的名位和序列重新排列。这项集佛学、艺术、历史及民俗研究的重大工程,历时数载,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完成,题为《法界源流图》。”张廉讲道,“《法界源流图》为横幅巨制,布局谨严饱满。在构图方式和任务设置上,除了微小的部分有些变化之外,整体气势冲和一致,甚至有的地方比原作更加集中,用笔更为健劲有力。比如图中以释迦牟尼为中心,引用对称的构图方法,把众多人物分别聚集两边,彼此又自有其序,既有连续性,又有独立性,这就是虽然人物繁多但无一点杂乱之感的原因。在技法上,此卷以重设色大描金的方法画成。运用刚劲有力的‘细铁线,人物形体准确,神态生动。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绘画才能。”
他强调,《法界源流图》有乾隆皇帝亲笔写图名、手书《心经》、加盖多方皇印,一直是皇室代奉珍品、秘藏珍稀之宝,被誉为世界“佛文化、绘画”艺术巅峰之作,世界无价之宝。据国家相关部门鉴定,这幅画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被誉为首款高规格佛教文化收藏品。集“首款、文物、佛文化、名画”完美结合,业界公认是收藏、投资、馈赠和留给子孙后代的吉祥财富。为了抢救濒临失传的国宝文物,国家启动了浩大的文物复苏工程,随着高仿复制品的问世,使这一皇宫秘藏之宝,秘不示人的珍品走进更多寻常收藏者。同时,这也是全世界信佛华人的福音。
弘扬、创新
“想要制作一幅精美的珐琅画,首先要有一张完美的图纸。”张廉说,“最难要数掐丝这一步,需要将铜丝按照图纸的样子掐出形状,需要足够的耐心,还需要精艺的手工技巧。一丝一毫都不能差。”他说,在将掐好形状的铜丝进行镶嵌后,要进行填色,填色也是珐琅画制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道工序,一定要将釉沙填平整、均匀。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保护,张廉成立了一家专业生产珐琅彩画的公司——北京东方绚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公司有多名资深画家,高级技术人员曾为中国邮票发行提供作品,为多名国家领导人作画。我们生产的珐琅掐丝工艺画和珐琅彩不掐丝艺术作品,是家庭、宾馆、大行会所、商场、酒店等场所装饰佳品,更是赠送亲朋好友最有意义的礼品。”
让张廉骄傲的是,经过多位资深专业画家10多年来精心研究和发掘,以各种绘画艺术理论为基础,吸收各类画种画派之特点,融合中西方艺术为一体,创造并完善了其独有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法,弘扬各家之长,在舍弃了传统的掐丝工艺后,采用珐琅彩颜料直接绘画的独特技艺,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画派——珐琅彩绘画艺术。有专家评价道:“此派把珐琅彩绘画提升到一个新颖的艺术高度,欣赏价值也随之上升,使人耳目一新,不愧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
张廉制作的《大自在菩萨》非常受欢迎,最大的140×170厘米,最小的70×90厘米。“观自在菩萨塑造于宋代,地点在山西平遥双林寺,自在观音原名‘水月观音。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人们于是忘却了她本来的名字,亲切地称她自在观音。古代雕塑家既遵照了佛教的印相之规,又以特有的思想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打破了佛门中的清规戒律,冲出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融入进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其造诣之高深为今人称叹。”张廉说,“自在观音,至于称观世自在者,观世界形能自在无碍,对苦恼众生能自在拔苦与乐。观世音,亦译‘光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她以大悲大慈为德性,据称遇难者只要念诵其名号,观音菩萨就会及时‘普救众生苦难。有很多观世音,成为无处不在的菩萨。”
多年来,张廉始终潜心向佛,钟情于珐琅彩绘画艺术,他创作了《水月观音》《观世音菩萨》《动漫十八罗汉》《郎世宁——雪点雕图》《国色天香》《松龄鹤寿》《春夏秋冬——花鸟四条屏》《孔子像》《关公像》《本焕像》等作品。
“手工掐丝铂晶画是在传统景泰蓝工艺基础上开创出的高端艺术流派,每幅作品均采用金丝(如果是特殊定制,可以用24K纯金金丝)与天然珐琅彩岩颜料等高贵材质打造,需经过研磨、掐丝、点蓝、抛光等诸多的复杂工序才能完成,几十种颜色的釉料先以玛瑙研钵磨制为极为精细的粉末,再经过手工层层点染,最终成为层次变化丰富,线条灵动细腻。其画面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即使历经百年也依然能保持天然釉料的鲜艳光泽、绚烂如新。”张廉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且传承、保护这门中国传统技艺,弘扬珐琅彩绘画艺术。
责任编辑 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