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性思辨

2016-05-14 17:11肖家芸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屋张爱玲

开栏语:理性思辨决定一个人思维的高品质,而思维的高品质决定他为人处事的高境界。为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我们的高考试题也一直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今后这一趋势会越来越显著。

本栏目旨在通过简约清晰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例析,以例话与操练的方式,通俗而有趣地启迪读者,什么是理性思辨,怎样用好理性思辨以进入语文学习和高考作文的卓越境界,同时提升为人处事的品位。

肖家芸,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上海教育年度人物、上海市育德之星等称号。出版有《理性思辨与高考作文修炼》《理性思辨例话》等著述。

【思辨导引】

事物有多少个点面,就有多少个视角;事理有多少种联系,就有多少种视角。视角不同,视像不同,感受领悟就不同。所谓换个角度天地新,说的是多面性思辨的重要性。认知多面性思辨,是为了从多视角中巧选视角,写出与众不同,而不是面面俱到。

【思辨例析】

一、视点的多面性思辨

(一)时空视角的多面性思辨

事物与事物之间,在不同时空下,存在着多个视点,如纵与横、远与近、高与低、正与侧、今与昔、实与虚等。不同视点有不同见闻感悟,完整凸显理当多视角。如台湾作家李乐薇思辨写作《我的空中楼阁》。

首先是从不同空间观察思辨:

近观——小屋点缀着山,“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远观——小屋在树上,“凌空而起……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

反观——树又点缀了小屋。“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这样多面观察描写,使得小屋在多棱镜的凸显之下,尽显其艺术灵性。

其次是从不同时间观察思辨:

晨观—— 破晓时分,只有一浮微光,山是柔静的。

日观—— 自早晨到中午、晚上,随着光线的明暗转移,山是流动的,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渐明渐暗,如同花绽花收。

夜观—— 深夜,山上山下,灯光夜色相映,宛如虚幻缥缈的空中楼阁。

这样多面观察描写,使得小屋在不同时段的变换中,尽显其意蕴魅力。

(二)认知视角的多面性思辨

事理与事理之间,在认知上存在着多个视角,如历史与现实、生活与哲学、哲学与艺术、心理与社会、民族与世界等。视角不同,认知不同,就会见仁见智。如: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

材料把窗子比作画框,雅、俗、闹、静等便是不同的画面。窗外的世界并没有不同,可是人们看到的风景却迥异。这里的“风景”,既可以指自然风景,又可以指社会人生。之所以不同,取决于人们认知视角不同。

从心理认知视角——看到的是心态决定物态,眼界决定视界。可联系社会现实,谈如何看待社会阴暗面。

从哲学认知视角—— 看到的是心外无物,世界是心灵的世界。联系历史人物,谈如何面对打击迫害。

从历史认知视角——看到的是人们对历史的不同看法。可以联系自我,谈如何看待人生道路的坎坷,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角色的多面性思辨

一个事件或事物,往往涉及多个对象。同一事件或事物中,不同对象充当的是不同角色。从不同角色去看同一事件或事物,自有不同的视角,不同视角的所见所得各不相同。尤其是涉及两人以上的素材对象,如现实事件、寓言故事等,不同的人在情境中扮演的是不同角色,对情境的发展及其寓意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赋予了不同的意象。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分而观之这个《滥竽充数》故事,其内在的可视角色有三个—— 南郭、君王、乐工(同伙),每个角色所观,其象不一,其感不同。

从南郭先生这个角度思辨,得出的是一种寓意,即讽刺不懂装懂混日子的人下场可悲。

从君王角度思辨,人们不禁要问:南郭先生在齐宣王时混得挺逍遥,到气湣王时为何混不下去了?由此可得,这则寓言揭示了大锅饭体制实际上是“混混”的保护伞,南郭的闹剧根本是体制问题。哪个地方有南郭出现,在治南郭的同时,应当追究当地的“齐宣王”之责任,否则是治标不治本。

从其他乐工角度思辨,南郭在齐宣王时混了那么长时间,无论是吹出不和谐的音调,还是装腔作势不出声,都逃不过身旁同伙的耳目,为何一直隐而不揭?无非是以为,俸禄有皇帝给,皇帝不管,与我何干。由此可知,这则寓言揭露的是,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个人切身利益不受损,得过且过,其他人爱怎么就怎么,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正是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劣根性,使得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正气不盛,邪气猖獗。

从整体看,南郭先生蒙混得逞,上下有因,绝非偶然。由此又可以悟出,制假使假是由种种因素促成,屡禁不止,则有种种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伞在。真正打假,须标本兼治,从每个人做起。

三、关联的多面性思辨

事物(事理)与事物(事理)之间的联系,有内部与外部之分,有点与面之分,有聚合与发散之分,有纵向与横向之分。每个面的关联,都是思辨的切入点,都有不同的感悟。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

对于“板桥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个评价,材料给出的多面联系有:

其一,纵向关联——“用隶书参以行楷”,由此可悟:板桥之书源于继承前贤“行楷”基础,“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意谓板桥的书体独创。由此思辨,可谈“继承与创新”的话题。

其二,横向关联——“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由此可见:个体与整体的艺术处理很重要。“歪歪斜斜”是说个体差异,“错落有致”是说整体和谐,“别有韵味”是独具特色的形容。由此思辨,可谈个体(当下)与整体(传统)融合艺术的道理。

其三,点面关联——“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由此思辨,可谈成功在于特色的道理。“板桥体”正是因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才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具有超乎寻常的价值。在倡导多元、高扬个性的时代,这个见解尤其显得亮丽。

其四,分合关联——将上述三个定向整合起来,用纵横联系的类比、比较等多层面、多方式的思维联系、提炼、升华,可以层层演绎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深刻主题。立体思辨,使得文章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有充实的内容和不凡的气度。

四、多面性思辨中的巧思辨

所谓巧思辨是指,在多视角中选择最能显出与众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辨。思辨的视角之巧,体现如下:

一是扬己所长。如“一(二)”中,对现实感受深的考生,可能联系思辨的“优势”在其一;对历史积累厚的考生,可能联系思辨的“优势”在其二其三。

二是避陈就新。同一个思想问题,传统那么看那么说,适当地避开,换一换思路,或许就有新的看法说法。如“二”中,南郭这个传统视角已无新意,当避之;其二其三是新视角新感悟,而且还有很强的现实性,是较优思辨;“上下透视,标本兼治”的整体视角,落在人人相关的共同体上,思辨透彻,立意深辟,是更优思辨。

三是虚实结合。记叙文的灵性与魅力在于虚实相生,有空白可填,读起来才有余味可品。虚可以是侧显烘托,可以是想象凸显,可以是联想充实。如“一(一)”中,正是小屋的美妙想象与联想,赋予小屋“空中楼阁”的神奇意蕴。

四是紧扣当下。针对性强,受众面广,现实意义就大。如“三”中,其二、其四是从大处高处看,不易驾驭写好;其一,着眼于继承与创新,可联系可阐发的抓手多,较容易写;其三,结合当下现实紧密,易感发,好出新。

五是避粗就细。常言道:“以巧取胜,巧在精微。”尤其是当下,小清新胜过空洞的高大上,而大切入、短时间、小篇幅总是难以通透。

【思辨揭秘】

●多面性思辨的要点有二:一是学会发现事物、事理的多面性联系,“一中见多”,拥有的多,自由度大;二是学会优选多面视角中的最佳视角,“多中见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选“优”自然是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感触、最有风采的亮剑,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自取其短、弄巧成拙。

【思辨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自选角度思辨作文。

当今社会有一种“张爱玲现象”:被研究的张爱玲,被赞美的张爱玲,她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身世的离奇,爱情的骇世惊俗;她的姿态会永远被人记得……但是她的作品与创作,在各种热闹的解读与考证的语境中,时常只是辅佐轶闻和谈资的边角料。很少借由她本真的创作,拂去萦绕在她身上种种的谜团与微尘,来洞见张爱玲才华与思想真正发光的部分。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对于这类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思辨例文】

褪去浮躁,回归本真

@华东师大二附中2016届 晏子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一种名曰“张爱玲现象”的潮流甚嚣尘上:人们习惯了热衷于“张爱玲们”的离奇身世、旷世奇恋,却鲜少问津这些名人们的才华与思想。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正是当下人们功利浮躁的心态的产物。这个时代的快餐文化使得人们在接受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不再深究——毕竟耳边那些新奇有趣的名人八卦传闻,比起那些隐匿在名典古籍中深奥的思想,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若真要探得那些深邃的哲思,需要耗费多大的经历和时间?现代人们把这笔“账”算得“一清二楚”。

但是,如此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无论对于学界本身还是个人而言,浮躁必如一团浓密而凝滞的云雾,使学界和个人遭遇双重迷失。

试想一下,若是所有人都醉心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的金玉良缘,而无人潜心研究那一本浩浩《中国建筑史》;若是所有人都动情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浪漫逍遥,而无人再能对《再别康桥》一往情深;若所有人只顾叹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虐恋,而无人再愿去参透《茉莉香片》中蕴含的情调和哲思——那么,学界,那由先辈们的智慧凝结而成的沉甸甸的宝库,那曾经百花齐放的灿烂,终将淹没在今人对于深思静想的不屑之中,而最终成为一片荒原。

一个社会的浮躁心理同样影响着个人。当人们习惯了拿那些实际上毫无营养的奇闻轶事填塞自己空虚的心灵时,他们便无法意识到,真正的思想和人格的滋养从来都只会埋藏在最本真之处。而那些本真,只有当人们褪去浮躁后,只有当人们用心去体验时,才能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尼采说过:“一个人若想体验生命,就必须站在生命之上。”那么,一个人若想体味思想的真谛,同样需要走出浮世的纷扰。就像梭罗,走出世俗,结庐于瓦尔登湖畔,方能体味自然之理;就像当一些中国人和韩国人为孔子的身世唇枪舌战时,于丹潜心钻研《论语》,方能将千年凝结的思想智慧参透于心,并用一本《论语心得》使之流传于世。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前人才思在当下若要真正焕发,需要的必然是褪去浮躁、心无旁骛;需要的必然是一颗对智慧和思想虔诚而渴望的心灵;需要的必然是对前人思想价值最本真的回归。

如此想来,现代人们的那笔“账”真的算清楚了吗?我看未必。与其耗费闲暇时光关注名人传闻,倒真不如去花些工夫潜心挖掘前人的真知灼见,让前人这积淀下来的学养与智慧,来滋养、慰藉我们在浮躁世事中空乏干涩的心灵。

评析:

例文站在社会的大视角(宏观)思辨:首先透析“张爱玲现象”背后的东西——“正是当下人们功利浮躁的心态的产物”;然后从社会到个人,针对性地援例分析,阐明“如此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最后引大师之言,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褪去浮躁,回归前人思想价值的本真”。文章以“算账”形式,通俗而切实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令人信服。

【思辨操练】

1.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思辨作文。

泉水在地下积蓄,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

2.阅读卞之琳的《断章》,结合现实,自选角度思辨作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猜你喜欢
小屋张爱玲
糖果小屋
名人的味道
波比建小屋
山中小屋
落脚荒野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