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丹
摘 要 信息化时代,我国博物馆事业获得充分发展,场馆学习也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为场馆学习带来巨大机遇,也为场馆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只有打破传统场馆学习的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场馆建设中,才能进一步激发受众的兴趣,充分发挥场馆学习的教育职能,真正使场馆成为全民教育的基地。
关键词 博物馆学习;智能虚拟技术;数字化场馆学习;智能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041-02
1 前言
目前,移动技术、资源开发、管理技术和虚拟技术已经成为场馆学习的三大支撑技术。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领域被广泛应用,极大加强了场馆学习的互动性、体验性和高效性,充分发挥了非正式学习的魅力与作用,为场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说,在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撑下,场馆学习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2 信息技术与场馆建设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信息战略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化,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产生了信息技术教育这个新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方面指的是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是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宏观层面理解信息技术教育,而后者则从微观层面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归纳可知,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信息技术,并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目的。
场馆学习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时代延伸,属于场馆建设的一大核心职能。而作为博物馆的另两大职能,收藏展览和科学研究职能归根结底是为教育职能所服务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语境下,将包括博物馆、科技馆等在内的场馆作为终生教育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发展趋势。尽管我国许多场馆都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其建设重点依然在收藏展览和科学研究上,场馆学习的功能与作用尚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化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只有打破传统场馆学习的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场馆建设中,才能进一步激发受众的兴趣,充分发挥场馆学习的教育职能。
3 移动技术与场馆建设
移动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实现了便携式博物馆,其显著特征在于参观者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获取所需资源和信息。移动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应用,实现了参观者和场馆资源的深层交互以及无缝对接,具有极强的应用功能,因此成为各级各类场馆关注的重点。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43%的受访者表明其所在场馆已经采用移动技术,也有23%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场馆即将采用移动技术,但是也存在25%的受访者表明其所在的场馆在短期内没有使用移动技术的计划[1]。不难发现,随着信息化技术日趋完善,移动技术在博物馆中的使用率已经得到很大提高,成为博物馆中重要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对场馆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场馆建设中的移动技术有许多,最为常见或最具前景的移动技术主要包括终端APP、基于定位的服务和社交媒体。其中,终端APP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使场馆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建立起良好的受众互动平台。场馆能够利用此类技术为受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包括展教活动和展品资源等。而受众还能够利用社交媒体与终端APP完成知识共建和虚拟体验,实现高效、个性、便捷的在线场馆学习。定位服务就是可以显示受众实时位置的技术,它能够随时记录人们感兴趣或者参观过的展品信息,当观众再次观看这些展品面前时,就会向参观者提供有关展品的具体信息或相关活动信息。据2014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指出,定位服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率在三到五年间得到快速增长[2]。
4 资源开发技术和场馆建设的结合
资源开发技术指的是以博物馆展品为中心,实现数字化内容创造和互联网出版的技术。资源开发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于场馆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但就使用现状来讲,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硬件设备投入成本较高,造成博物馆精力和资源的大量浪费。资源开发与管理并非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取得成效,这就使资源开发技术的广泛使用形成了阻碍。
目前来讲,实物展品依然是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内,场馆学习的主流资源形态。但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短时间内,数字出版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领域,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数字化场馆学习资源,而这时资源开发与管理就需要相关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在场馆学习中,数字保存和开发内容技术是资源开发管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数字保存技术指的是为所有展品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赋予其时代性内涵和色彩,以便充分满足观者的个性化需求。当下,数字保存技术在场馆建设中的应用,依然存在较大障碍和制约,并集中体现在政策和战略方面。据权威调查结果显示,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博物馆曾经制定过数字保存政策或者战略的不到10%,而档案馆和图书馆已经达到50%,甚至达到60%[3]。因此,博物馆在数字保存政策或者战略制定上和图书馆、档案馆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前,在开发内容技术的支持下,场馆展品开发开始朝数字化网络资源发展,数字化网络资源进行共享、利用后就成为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近些年来,博物馆开放内容技术不断深入,展品所有权、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成为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一方面,理论上讲,博物馆应成为开放内容开发的先锋者;另一方面,站在现实角度来想,开放内容的开发需要在资源共享与尊重原创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此才能构建起完善的开放内容开发与利用体系。
5 虚拟技术和场馆建设的结合
在打造数字化博物馆的过程中,虚拟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场馆学习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智能虚拟技术能够根据参观者存在的差异化特征,为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全方位地加强他们的参观感受。比如:情境智能技术支持的博物馆导引系统为参观者的信息服务更加个性、智能、精准[4]。智能虚拟技术不仅能够为参观者提供近似真实的电子展品,而且能营造一种浸入式交互环境,进而极大地强化参观者在场馆学习中的交互体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基于智能虚拟技术的三维在线虚拟博物馆能够凭借全新的、充满正面性的方式,强化参观者在场馆学习中的各项体验[5]。
目前,较为常见的智能虚拟技术主要有基于手势的运算技术、虚拟访问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所谓的基于手势的运算技术,就是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媒介,参观者能够借助身体部分实现相关操作,最显著特征就是能够使展品在交互的过程中和参观者进行互动回应。虚拟访问技术则完全打破了以往场馆学习中禁止触摸的指令模式,参观者能够通过相关信息终端媒介与展品展开互动,以弥补传统场馆学习模式下无法与原件进行互动的遗憾。而增强现实技术能够让博物馆中不可见的事物变得可见,特别有助于参观者在非正式学习情境中尽快掌握和深入理解相关概念[6]。
它让参观者站在新的立场来审视各类展品,并能够获取有关展品的详细信息,在与现实世界对接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展品的理解和认知。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获得充分发展,场馆学习也逐渐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注意。但是,和国外场馆相比,我国场馆学习在教育重视程度和科技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为场馆学习带来巨大机遇,也为场馆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要充分发挥场馆学习的社会效益与教育作用,真正使场馆成为全民教育的基地。
参考文献
[1]Tallon L. Mobile strategy in 2013: An analysis of the annual museums and mobile survey[R].London: Pocket-Proof,2013.
[2]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Freeman A. 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3 museum edition[R].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3.
[3]Sheldon M. Analysis of current digital preservation policies: Archives, libraries and museums[EB/OL].http://blogs.loc.gov/digitalpreservation/2013/08/analysis-of-current-digital-preservation-policies-archives-libraries-and-museums/.
[4]Garcia O, Alonso R S, Guevara F, et al. Artizt: Applying ambient intelligence to a museum guide scenario[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Ambient Intelligence-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2011:173-180.
[5]Dalba A, Jones G.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a 3D online virtual museum in visitors discourse, attitudes, preferences,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M]//Nettleton K F, Lennex L. Cases on 3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 IGI Global,2013:26-47.
[6]Yoon S A, Wang J.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in sciencemuseums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s[J].TechTrends,2014(1):49-55.